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行业用的钛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筒状钛篮。
背景技术:
钛篮是电镀设备中用于放置阳极的一种挂具。以电镀镍为例,钛篮内会放置镍饼作为阳极,阴极放镀件。以电镀铜为例,那么钛篮内就放置铜球作为阳极,阴极放镀件。电镀时,接通直流电后钛篮内的阳极会逐渐溶解,而钛的稳定性很强,则不会被溶解,所以经常用钛作为阳极挂具的材质。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失去电子后会溶解进入溶液,但阳极上的不活泼杂质不失去电子,而是以小颗粒的形式沉入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随着电镀的持续,钛篮中通常会堆积越来越多的阳极泥,当阳极泥堆积到一定程度,由于现有设计的钛篮底部焊接盖上仅钻4个φ5的孔来排出阳极泥,因此这样当阳极泥累积至一定量时,阳极泥的排出将十分困难。而因钛篮内阳极泥不断的增加,钛篮的空间随之减少,导致阳极利用效率降低,镀层极易产生毛刺和粗糙等缺陷。
另外就是当阳极溶解到足够小时,会极大影响钛篮上下的阳极面积,从而影响电镀的均匀性。具体的,在电镀过程中阳极不断溶解变小,随着阳极电流密度的加大,黑膜的生长速度加快,同时由于阳极上可能有大量的氧气产生,造成黑色磷膜的脱落,因此加速了阳极泥的产生,进入镀液造成镀层粗糙。阳极电流密度对磷铜阳极的正常溶解起着决定性影响。特别全电镀槽应该经常性补加铜阳极,以保持阳极面积。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筒状钛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筒状钛篮;包括一筒状主体以及可拆卸地套设于该筒状主体底端开口处的一端盖;
所述筒状主体内具有一腔室,该腔室中用于容纳数个阳极球;
所述端盖包括一盖板以及一翻边;所述盖板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数个挡杆,相邻两所述挡杆间形成一漏料通道,且该漏料通道的宽度与所述阳极球的直径比为1:2至1:4;所述翻边呈两端开口的筒状,下端开口连设于所述盖板的边缘,上端开口包覆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底端外侧;
其中,所述翻边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侧壁间设有一装配结构,通过该装配结构达成所述翻边与所述外侧壁的锁止及解锁,进而构成所述端盖与所述筒状主体可拆卸。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定位槽以及与该定位槽的槽宽对应的一定位销,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端盖的翻边以及所述筒状主体的外侧壁上;
并且,所述定位槽呈l形开设,其末端还沿筒状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凹部,用以定位所述定位销。
2.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端盖与所述筒状主体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端盖的盖板与所述筒状主体的前端开口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阳极球的直径。
3.上述方案中,所述筒状主体的上端外侧还固设有一挂钩,该挂钩向下设置,用于将筒状本体挂扣于电镀槽的槽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筒状钛篮;包括筒状主体及可拆卸地套设于筒状主体底端开口的端盖;筒状主体内具有腔室,用于容纳阳极球;端盖包括盖板及翻边;盖板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数个挡杆,相邻挡杆间形成漏料通道;翻边呈筒状包覆于筒状主体的底端外侧;翻边与筒状主体的外侧壁间设有装配结构,构成端盖与筒状主体可拆卸。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端盖设计,且端盖通过挡杆形成多个漏料通道,构成当钛篮内产生阳极泥时能够顺畅排出,以确保电镀质量的稳定性,且当阳极泥有淤积时可方便地通过拆下端盖进行深度清洁;另外通过挡杆间形成漏料通道的设计,还有利于阳极球变小后便于排出筒状主体,因此可在筒状主体中放满阳极球始终保证阳极的有效面积,有利于提高电镀效率并减少阳极泥的产生。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使用等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端盖部分透视);
附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图1右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端盖部分透视);
附图6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筒状主体;2.端盖;3.腔室;4.阳极球;5.盖板;6.翻边;7.挡杆;8.漏料通道;9.定位槽;10.定位销;11.凹部;1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反应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参见附图1~6所示,一种新型筒状钛篮;包括一筒状主体1以及可拆卸地套设于该筒状主体1底端开口处的一端盖2。
所述筒状主体1内具有一腔室3,该腔室3中用于容纳数个阳极球4。该阳极球4可为铜球,也可以为镍饼,具体根据电镀需要而选定。
所述端盖2包括一盖板5以及一翻边6;所述盖板5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数个挡杆7,构成所述盖板5呈栅板状。相邻两所述挡杆7间形成漏料通道8,且该漏料通道8的宽度与所述阳极球4的直径比为1:2至1:4。借此设计,一方面可将阳极球4保持在筒状主体1的腔室3中,另一方面可方便地排出阳极泥以及损耗较大的阳极球4。因此既可缩短阳极泥的排放时间,提高电镀的工作效率,还可将体积较小的阳极球4排出腔室3,减少对腔室3内阳极面积的影响程度。所述翻边6呈两端开口的筒状,下端开口连设于所述盖板5的边缘,上端开口包覆于所述筒状主体1的底端外侧。
其中,所述翻边6与所述筒状主体1的外侧壁间设有一装配结构,通过该装配结构达成所述翻边6与所述外侧壁的锁止及解锁,进而构成所述端盖2与所述筒状主体1可拆卸。
优选的,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定位槽9以及与该定位槽9的槽宽对应的一定位销10,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端盖2的翻边6以及所述筒状主体1的外侧壁上。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定位槽9呈l形开设,其末端还沿筒状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凹部11,用以定位所述定位销10,进而锁定所述端盖2与所述筒状主体1的装配状态。
优选的,在所述端盖2与所述筒状主体1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端盖2的盖板5与所述筒状主体1的前端开口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阳极球4的直径。借此设计,有利于最下端的阳极球4尽快溶解,提高电镀效率。
其中,如图5、6所示,所述筒状主体1的上端外侧还固设有一挂钩12,该挂钩12向下设置,用于将筒状本体1挂扣于电镀槽的槽边。构成在钛篮使用时,其下端向下浸泡于电镀液中。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端盖设计,且端盖通过挡杆形成多个漏料通道,构成当钛篮内产生阳极泥时能够顺畅排出,以确保电镀质量的稳定性,且当阳极泥有淤积时可方便地通过拆下端盖进行深度清洁;另外通过挡杆间形成漏料通道的设计,还有利于阳极球变小后便于排出筒状主体,因此可在筒状主体中放满阳极球始终保证阳极的有效面积,有利于提高电镀效率并减少阳极泥的产生。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使用等实用进步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型筒状钛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筒状主体以及可拆卸地套设于该筒状主体底端开口处的一端盖;
所述筒状主体内具有一腔室,该腔室中用于容纳数个阳极球;
所述端盖包括一盖板以及一翻边;所述盖板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数个挡杆,相邻两所述挡杆间形成一漏料通道,且该漏料通道的宽度与所述阳极球的直径比为1:2至1:4;所述翻边呈两端开口的筒状,下端开口连设于所述盖板的边缘,上端开口包覆于所述筒状主体的底端外侧;
其中,所述翻边与所述筒状主体的外侧壁间设有一装配结构,通过该装配结构达成所述翻边与所述外侧壁的锁止及解锁,进而构成所述端盖与所述筒状主体可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筒状钛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包括定位槽以及与该定位槽的槽宽对应的一定位销,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端盖的翻边以及所述筒状主体的外侧壁上;
并且,所述定位槽呈l形开设,其末端还沿筒状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凹部,用以定位所述定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筒状钛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与所述筒状主体的装配状态下,所述端盖的盖板与所述筒状主体的前端开口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阳极球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筒状钛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主体的上端外侧还固设有一挂钩,该挂钩向下设置,用于将筒状本体挂扣于电镀槽的槽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