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料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杯体部件和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和装配于主机部件的杯体部件,主机部件与杯体部件驱动连接。杯体部件包括杯身组件、盖设于杯身组件的杯盖组件和安装于杯身组件的搅拌刀组,搅拌刀组在主机部件的驱动下转动,以加工杯体部件内的食材。
在相关技术中,杯盖组件与杯身组件通过卡扣连接。具体地,在杯盖组件上设有卡扣部,在杯身组件上设有凸筋状的卡接部。杯盖组件盖设于杯身组件的开口处并向第一方向转动预设角度,以使卡扣部沿卡接部转动并扣设于卡接部的预设位置。反之,杯盖组件朝向第二方向转动,则卡扣部与卡接部分离。根据安规要求,在杯盖组件从杯身组件上打开时搅拌刀组应当停止转动,然而,卡接部与卡扣部两者平滑转动,用户转动开盖阻力小,开盖时间短,导致不符合安规要求。特别是干磨杯类高度低的杯体部件,刀片距离杯身组件的开口距离短。当杯盖组件的开盖时间短,极易导致开盖后碰触搅拌刀组,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杯体部件和料理机。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杯体部件,包括杯身组件和盖设于所述杯身组件的杯盖组件,所述杯身组件包括自表面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部,所述杯盖组件包括盖体和分布于所述盖体的至少一个卡扣部,所述杯身组件和/或杯盖组件设有至少一个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卡扣部连接至所述卡接部的运动路径上;
所述杯盖组件相对于所述杯身组件转动,所述卡扣部沿所述卡接部转动并在克服所述阻挡部后继续运动,直至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接部分离。
可选地,所述阻挡部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引导所述卡扣部转动至所述阻挡部的顶部。第一引导面设于卡扣部与卡接部转动分离的方向,可引导卡扣部越过阻挡部并继续运动。
可选地,所述阻挡部包括倾斜相交至所述杯身组件和/或杯盖组件表面的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引导面的斜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引导面的斜率;所述第一引导面与所述杯身组件和/或杯盖组件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a,90度≤a≤120度,所述第二引导面与所述杯身组件和/或杯盖组件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b,120度≤b≤175度。第二引导面和第一引导面相对设置,第二引导面位于杯盖组件的合盖方向,引导杯盖组件轻松连接于杯身组件。第二引导面的斜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引导面的斜率,则杯盖组件与杯身组件之间的合盖力及开盖阻力可调性好。
可选地,所述卡接部设为自所述杯身组件的外侧壁局部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筋结构,所述卡接部的外表面局部凸出形成所述至少一个阻挡部。阻挡部凸出卡接部的其中一侧表面,布局方式灵活。
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卡扣部在移动至所述阻挡部位置时弹性形变并在越过所述阻挡部后弹性复位。卡扣部弹性形变以越过阻挡部,开盖阻力大,开盖时长可调性好。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包括相交至所述盖体的连接部和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钩体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或钩体部在移动至所述阻挡部位置时弹性形变,所述钩体部勾接于所述卡接部。钩体部沿卡接部移动并抵接于受阻于阻挡部,卡扣部在外力作用下继续移动且弹性形变,直至越过阻挡部后弹性复位。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包括凸设于所述钩体部的止动凸筋,所述止动凸筋设有斜坡面,所述斜坡面引导所述卡扣部转动于所述阻挡部。止动凸筋可引导钩体部沿阻挡部的表面滑动,避免钩体部与阻挡部锁死。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引导缺口和位于所述引导缺口的导向部,所述引导缺口引导所述阻挡部推抵所述导向部弹性形变。
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及如上所述的杯体部件,所述主机部件与所述杯体部件驱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杯体部件设为干磨杯部件。干磨杯部件设有阻挡部,能延长干磨杯部件的开盖时间,使用安全性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卡扣部相对于卡接部转动并与卡接部卡扣连接,杯盖组件与杯身组件装配方便。阻挡部位于卡扣部的运动路径上,以阻碍卡扣部与卡接部分离,延长开盖时间,符合安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部连接于卡接部的杯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部相对于卡接部滑动状态下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k-k处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阻挡部设于卡接部侧面的杯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引导缺口设置于卡扣部的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阻挡部设于卡接部顶面的杯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身组件10;卡接部11;顶面111;侧面112;阻挡部12;第一引导面121;第二引导面122;卡接凸筋13;杯盖组件20;卡扣部21;钩体部211;止动凸筋2111;斜坡面2112;勾接面2113;卡接凹槽2114;连接部212;引导缺口213;导向部214;盖体22;主机部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提供了一种杯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部21相对于卡接部11滑动状态下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结合图2和图3所示,杯体部件包括杯身组件10和盖设于杯身组件10的杯盖组件20,杯身组件10包括自表面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部11和凸设于卡接部11的至少一个阻挡部12。杯盖组件20包括盖体22和分布于盖体22的至少一个卡扣部21,阻挡部12位于卡扣部21连接至卡接部11的运动路径上。杯盖组件20相对于杯身组件10转动,卡扣部21沿卡接部11转动并在克服阻挡部12后继续运动,直至卡扣部21与卡接部11分离。可选地,在合盖过程中,卡扣部21沿卡接部11转动并在克服阻挡部12后继续运动,直至卡扣部21卡扣连接于卡接部11的预设部位。
杯身组件10设为容器结构,其设有容纳食材的容纳空间。卡接部11凸设于杯身组件10的外侧壁,用于为卡扣部21提供支撑和定位。杯盖组件20盖设于杯身组件10的开口处并抵接于杯身组件10的端部,卡扣部21避开卡接部11。
杯盖组件2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杯身组件10转动,卡扣部21相对于卡接部11转动。卡扣部21相对于卡接部11转动并与卡接部11卡扣连接,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装配方便。可选地,阻挡部12设为凸出卡接部11表面的凸筋结构,且位于卡扣部21的运动路径上。相应地,当卡扣部21移动至卡扣部21时,卡扣部21克服卡接部11并继续运动。其中,克服包括但不限于:卡扣部21弹性形变以越过阻挡部12;或者阻挡部12在卡扣部21的抵推力作用下弹性形变或伸缩以避开卡扣部21。可选地,阻挡部12设为凸出杯盖组件20表面的凸筋结构,且位于卡扣部21的运动路径上。
以阻挡部12设置于杯身组件10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阻挡部12位于卡接部11的中部区域,其将卡接部11的表面分隔成多个区域。如,阻挡部12设为一个,则阻挡部12将卡接部11分隔形成一个转动区域和一个卡扣连接区域;卡扣部21在转动区域和卡扣连接区域之间移动。阻挡部12设为两个,则两个阻挡部12将卡接部11分隔形成两个转动区域和一个卡扣连接区域;卡扣部21可经过两个转动区域后进入到卡扣连接区域并与卡接部11卡扣连接。阻挡部12位于卡扣部21的转动路径上,以阻碍卡扣部21与卡接部11分离,延长开盖时间,符合安规要求。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阻挡部12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引导面121,第一引导面121引导卡扣部21转动至阻挡部12的顶部。第一引导面121凸设于卡接部11并与卡接部11的表面之间倾斜设置,以引导卡扣部21沿第一引导面121移动至阻挡部12的顶部,继而使卡扣部21越过阻挡部12并继续移动。可选地,第一引导面121设于卡扣部21与卡接部11转动分离的方向,及杯盖组件20的打开方向。可选地,第一引导面121设为斜面或凹形/凸形曲面;或,设为同时包含平面与曲面的结合面。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阻挡部12包括倾斜相交至杯身组件10和/或杯盖组件20表面的第二引导面122,第一引导面121和第二引导面122相对设置。第二引导面122与第一引导面121相对设置于阻挡部12的两侧,以提高卡扣部21克服阻挡部12移动的舒适度。相应地,第二引导面122设为斜面或凹形/凸形曲面;或,设为同时包含平面与曲面的结合面。
可选地,阻挡部12设为三角状、梯形等凸起结构。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阻挡部12呈三角状凸起,第一引导面121和第二引导面122封闭位于两三角边位置,第一引导面121与第二引导面122的相交部位即为阻挡部12的顶部,该顶部设有弧形倒角。
第一引导面121和第二引导面122均用于引导卡扣部21越过阻挡部12。可选地,第二引导面122位于卡扣部21卡扣连接至卡接部11的移动方向上,第二引导面122的斜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引导面121的斜率,以减小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合盖时的阻力,杯盖组件20合盖方便。第一引导面121的斜率大,相应地,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拆分时的阻力大,延长了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的分离时间,甚至于需要将杯体部件独立提起后掰开才能使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分离,拆分时长可控性好。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面121与卡接部11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a,90度≤a≤120度。例如,第一引导面121与卡接部11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a设为:90度、95度、100度、110度、120度等。第二引导面122与卡接部11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b,120度≤b≤175度。第二引导面122与卡接部11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b设为:120度、135度、145度、150度、160度、175度等。
图3结合图4和图5所示,卡扣部21需克服阻挡部12并继续移动以卡接于卡接部11或远离卡接部11。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卡扣部21在移动至阻挡部12位置时弹性形变并在越过阻挡部12后弹性复位。阻挡部12凸设卡接部11的表面,卡扣部21在外力作用下抵接于阻挡部12并沿阻挡部12滑动。相应地,卡接部11在沿阻挡部12的底部滑动至顶部过程中,卡扣部21弹性形变且卡扣部21与卡接部11的表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即,卡扣部21沿第一引导面121或第二引导面122移动至顶部,卡扣部21与卡接部11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当卡扣部21越过阻挡部12时,卡扣部21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并勾接于卡接部11。
卡扣部21设于盖体22的边缘处,可选地,卡扣部21的数量设有两个及以上,以实现多点定位连接。可选地,卡扣部21对称或均匀分布于盖体22,以提高盖体22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卡扣部21包括相交至盖体22的连接部212和凸设于连接部212的钩体部211,至少部分连接部212或钩体部211在移动至阻挡部12位置时弹性形变,钩体部211勾接于卡接部11。钩体部211朝向盖体22的中心方向凸出,连接部212将盖体22与钩体部211连接,以形成可弹性形变的结构。钩体部211与卡接部11相对设置,可选地,钩体部211与卡接部11互相贴合或间隔预设距离。钩体部211沿卡接部11移动并抵接于受阻于阻挡部12,卡扣部21在外力作用下继续移动且弹性形变,直至越过阻挡部12后弹性复位。
可选地,钩体部211设有勾接面2113,该勾接面2113平行于卡接部11的底面。可选地,钩体部211设有卡接凹槽2114,卡接部11设有卡接凸筋13。当卡扣部21越过阻挡部12并移动卡接部11的连接部212位时,卡接凸筋13扣入卡接凹槽2114,以避免杯盖组件20左右晃动。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卡扣部21包括凸设于钩体部211的止动凸筋2111,止动凸筋2111设有斜坡面2112,斜坡面2112引导卡扣部21转动于阻挡部12。止动凸筋2111凸设于钩体部211的表面,并能引导卡扣部21越过阻挡部12。可选地,斜坡面2112设于止动凸筋2111并位于卡扣部21转离卡接部11方向。斜坡面2112设为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可引导钩体部211沿阻挡部12的表面滑动,避免钩体部211与阻挡部12锁死。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止动凸筋2111凸设于勾接面2113。斜坡面2112与勾接面2113倾斜相交,两者的相交角度设为c,其中,120度≤c≤170度。例如,斜坡面2112与勾接面2113倾斜相交c设为:120度、135度、150度、170度等。可选地,止动凸筋2111凸设于勾接面2113的高度设为h,其中,1mm≤h≤2.5mm。例如,止动凸筋2111凸设于勾接面2113的高度h设为:1mm、1.5mm、2mm、2.5mm等。可选地,卡接凸筋13的高度小于阻挡部12的高度。阻挡部12凸设于底面的高度设为d,其中,1.5mm≤d≤3.5mm。例如,阻挡部12凸设于底面的高度d设为:1.5mm、2mm、2.5mm、3mm、3.5mm等。
图2结合图6、图7和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卡接部11设为自杯身组件10的外侧壁局部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筋结构,卡接部11的外表面局部凸出形成至少一个阻挡部12。卡接部11沿杯身组件10的径向凸出并向两侧延伸,以形成近似于导轨结构。可选地,卡接部11包括顶面111、底面、连接顶面111和底面的侧面112,其中,顶面111位于杯身组件10的开口一侧,卡扣部21勾接于底面。
阻挡部12凸设于卡接部11的表面,可选地,阻挡部12凸设于底面并与卡接凸筋13间隔分布,相应地,钩体部211设有止动凸筋2111,以引导卡扣部21弹性形变。
可选地,阻挡部12凸设于侧面112或顶面111处。卡扣部21包括设于连接部212的引导缺口213和位于引导缺口213的导向部214,引导缺口213引导阻挡部12推抵导向部214弹性形变。引导缺口213自连接部212的边缘向中心方向延伸,且不贯穿连接部212,导向部214位于引导缺口213的延伸方向。卡扣部21沿卡接部11滑动,引导缺口213罩设于阻挡部12,直至导向部214与阻挡部12的表面相互挤压。其中,导向部214的结构及功能与止动凸筋2111的功能近似相同。
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分离过程中需要调整受力,延长了杯盖组件20与杯身组件10的开盖时间。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杯体部件应用于料理机中,以使杯盖组件20的开盖时长符合安规要求。在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主机部件30及如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杯体部件,主机部件30与杯体部件驱动连接。可选地,杯体部件设为干磨杯部件。
杯体部件设为干磨杯部件或破壁料理机的杯体部件,其均需要调节开盖时间,以符合安规要求。阻挡部设置于杯身组件10和/或杯盖组件20,并阻挡杯盖组件20直接于杯身组件10平滑分离,延长了开盖时间,安全性能好。
结合图1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主机部件30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的功能组件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功能组件电性连接。控制组件安装于基座并电性连接至功能组件,功能组件可设为驱动电机、加热元件、温控组件等。操作者可通过操作控制组件,以使对应的功能组件执行相应地功能或档位。
在一实施例中,杯身组件10包括搅拌杯和装配于搅拌杯的搅拌刀组,杯盖部件盖设于搅拌杯的开口处,主机部件30与搅拌刀组驱动连接。
控制组件选择相应地功能,搅拌刀组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旋转以搅拌杯内的食材。驱动组件可设为电机组件,可选地,驱动组件直接装配于搅拌刀组的另一端,以驱动搅拌刀组旋转加工搅拌杯的食材。可选地,驱动组件通过离合器组件插接连接于搅拌刀组,以驱动搅拌刀组旋转加工搅拌杯的食材。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之间可相互组合。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1.一种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组件(10)和盖设于所述杯身组件(10)的杯盖组件(20),所述杯身组件(10)包括自表面凸出的至少一个卡接部(11),所述杯盖组件(20)包括盖体(22)和分布于所述盖体(22)的至少一个卡扣部(21),所述杯身组件(10)和/或杯盖组件(20)设有至少一个阻挡部(12),所述阻挡部(12)位于所述卡扣部(21)连接至所述卡接部(11)的运动路径上;
所述杯盖组件(20)相对于所述杯身组件(10)转动,所述卡扣部(21)沿所述卡接部(11)转动并在克服所述阻挡部(12)后继续运动,直至所述卡扣部(21)与所述卡接部(1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12)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引导面(121),所述第一引导面(121)引导所述卡扣部(21)转动至所述阻挡部(1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12)包括倾斜相交至所述杯身组件(10)和/或杯盖组件(20)表面的第二引导面(122),所述第一引导面(121)和第二引导面(1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引导面(122)的斜率小于或等于第一引导面(121)的斜率;所述第一引导面(121)与所述杯身组件(10)和/或杯盖组件(20)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a,90度≤a≤120度,所述第二引导面(122)与杯身组件(10)和/或杯盖组件(20)表面的倾斜角度设为b,120度≤b≤17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设为自所述杯身组件(10)的外侧壁局部凸出形成的长条形凸筋结构,所述卡接部(11)的外表面局部凸出形成所述至少一个阻挡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卡扣部(21)在移动至所述阻挡部(12)位置时弹性形变并在越过所述阻挡部(12)后弹性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21)包括相交至所述盖体(22)的连接部(212)和凸设于所述连接部(212)的钩体部(211),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212)或钩体部(211)在移动至所述阻挡部(12)位置时弹性形变,所述钩体部(211)勾接于所述卡接部(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21)包括凸设于所述钩体部(211)的止动凸筋(2111),所述止动凸筋(2111)设有斜坡面(2112),所述斜坡面(2112)引导所述卡扣部(21)转动于所述阻挡部(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21)包括设于所述连接部(212)的引导缺口(213)和位于所述引导缺口(213)的导向部(214),所述引导缺口(213)引导所述阻挡部(12)推抵所述导向部(214)弹性形变。
9.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部件(30)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杯体部件,所述主机部件(30)与所述杯体部件驱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部件设为干磨杯部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