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或存有有害气体的密闭空间,需涉及到排风、空气过滤及空气检测工作,尤其是空气质量复杂的生物实验室。自生物安全实验室问世以来,因防护设施设计和建造质量导致的重大生物安全事故时有发生,1979年4月3日,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西南部生化武器基地炭疽芽孢杆菌泄露,造成死亡1000余人,当时病原微生物泄漏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实验室缺乏有效的设施防护和实验活动防护,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空气造成了环境污染和人员感染,所以生物试验室等空间排出气体时需现经过滤处理,处理后对气体进行检测是重中之重。

    现有的检测采样技术中,任何时间、任何采样点位,进入采样口气流速度一致,是保证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流量准确的前提,也是尘埃粒子计数器计数准确的根本。国内外实验人员和此类规范编写人员一致认为无论采样口是圆形还是矩形,当采样口面积大于10平方厘米、矩形采样口长宽比大于15:1,都会导致采样气流的不均匀,进而影响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目前国外和国内的通用标准都是采用进入到采样口的气流流量为:2.83升/分钟的采样流量。但现有的检测采样设备存着很多缺点,例如收集头形状不规则,设备结构不合理,结构复杂且操作不便等,现急需一种安全可靠且操作简便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检部和连接于所述收检部的驱动部,

    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且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收检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集装置和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收集头,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朝向所述进风口,

    所述驱动部包括穿过所述壳体侧壁的第一蜗杆和连接于所述收集装置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通过涡轮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上设置有计数器。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梁,所述第二蜗杆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上。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收集头,两个所述收集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收集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蜗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蜗杆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摇柄。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内壁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远离所述壳体进风口内壁的一端向所述收集头弯折,并伸入所述收集头进气端的延长方向内。

    可选地,所述收集头的进风端的截面具有矩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收集头包括与所述进气端相对设置的排气端,所述排气端截面积小于所述进气端截面积,所述排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穿出所述壳体的侧壁。

    可选地,两个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法兰。

    可选地,所述收集头的截面具有等腰梯形结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可实现排出气体的准确采样,保证采样准确性,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的实施例的收集头的仰视图。

    其中:

    11、壳体;12、进风口;13、出风口;14、挡风板;21、摇柄;22、第一蜗杆;23、涡轮;24、第二蜗杆;25、连接杆;26、收集头;261、进气端;262、排气端;27、排气管;28、计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包括壳体11、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收检部和连接于所述收检部的驱动部,

    所述壳体11具有中空结构且包括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

    所述收检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收集装置和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收集头,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261朝向所述进风口12,

    所述驱动部包括穿过所述壳体11侧壁的第一蜗杆22和连接于所述收集装置的第二蜗杆24,所述第一蜗杆22和所述第二蜗杆24通过涡轮23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22上设置有计数器28。

    进一步地,使用时所述采样装置设置在通风管道上,且与所述通风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12与所述通风管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气体检测装置,可检测气体内颗粒粒度和密度等,此装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头具有中空的正三棱柱结构,朝向所述进风口12的一端(进气端261)侧壁开放,通风管道内的气体由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261进入收检部,并通过排气管27到达所述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蜗杆22与所述第二蜗杆24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蜗杆24位于所述壳体11的中轴线上,垂直于所述通风管道设置。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计数器28可统计所述第一蜗杆22的旋转圈数。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排风检测采样装置设置在通风管道的顶部,所述第二蜗杆24竖直设置。

    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固定梁,所述第二蜗杆24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上均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二蜗杆24穿过所述轴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涡轮23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梁上。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收集头,两个所述收集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收集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5,所述第二蜗杆24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5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25连接在两个所述收集头靠近排气端262的外侧壁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5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蜗杆24带动所述连接杆2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所述收集头转动。

    所述第一蜗杆22伸出所述壳体11的一端设置有摇柄2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通过人工旋转所述摇柄21,带动所述第一握杆转动。

    所述壳体11的进风口12内壁设置有挡风板14,所述挡风板14远离所述壳体11进风口12内壁的一端向所述收集头弯折,并伸入所述收集头进气端261的延长方向内。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14沿所述壳体11的进风口12内壁周向设置,且靠内侧的一端向所述出风口13弯折。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挡风板14将进入所述壳体11的部分气体挡至所述收集头26内,避免气体从所述收集头26与所述壳体11的内壁之间的缝隙穿过。

    所述收集头的进风端的截面具有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收集头26进风端的截面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矩形采样口长宽比小于15:1。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头26进风端的截面面积为9.84平方厘米,其中长12厘米,宽0.82厘米,长宽比为14.63。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头整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收集头的竖截面具有等腰梯形结构,横截面具有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等腰梯形的高与腰的夹角为30度。

    所述收集头包括与所述进气端261相对设置的排气端262,所述排气端262截面积小于所述进气端261截面积,所述排气端262连接有排气管27,所述排气管27穿出所述壳体11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27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收集头均设置有所述排气管27。

    两个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261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收集头并列设置,且两个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261边缘外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261的底面短边相连接。

    所述壳体11的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出风口13设置有法兰。

    所述收集头26的截面具有等腰梯形结构。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摇柄21通过偏心轮与电机相连接,通过所述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所述摇柄21旋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检部和连接于所述收检部的驱动部,

    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且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收检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集装置和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收集头,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朝向所述进风口,

    所述驱动部包括穿过所述壳体侧壁的第一蜗杆和连接于所述收集装置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通过涡轮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上设置有计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梁,所述第二蜗杆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固定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收集头,两个所述收集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收集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蜗杆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摇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内壁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远离所述壳体进风口内壁的一端向所述收集头弯折,并伸入所述收集头进气端的延长方向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头的进风端的截面具有矩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头包括与所述进气端相对设置的排气端,所述排气端截面积小于所述进气端截面积,所述排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穿出所述壳体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法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头的截面具有等腰梯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检部和连接于所述收检部的驱动部,所述壳体具有中空结构且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收检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集装置和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接的检测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收集头,所述收集头的进气端朝向所述进风口,所述驱动部包括穿过所述壳体侧壁的第一蜗杆和连接于所述收集装置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通过涡轮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上设置有计数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排风检测采样装置,可实现排出气体的准确采样,保证采样准确性,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同海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