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磁悬浮料理机,通常是利用主体上的电磁组件吸住组装于料理杯的刀轴上的导磁盘,借助主体内电机的转动带动导磁盘同步旋转从而使刀轴上的刀片旋转粉碎料理杯内的食材。传统料理机通常采用的电磁组件均是将用于导电的铜线直接绕在电磁铁上,当电磁铁随电机转动的同时铜线与电磁铁的接线处存在被扯断的风险,从而使得电磁组件需要改善接线的结构设计,结构变得复杂。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电连接便捷的电磁组件,以满足料理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组件及料理机。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组件,包括导磁件及组装于所述导磁件内的线圈组件,所述导磁件外套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线圈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导电片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二轴承。通过将线圈组件设置为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并在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外设有电连接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利用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给所述电磁组件通电,简化了电磁组件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件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顶面凹陷形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设有组装柱,所述线圈组件套设于所述组装柱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通过将线圈组件与导磁件作为独立件设置,可以依照使用需要匹配合适的线圈组件降低了替换电磁组件的成本,同时可防止磁力线扩散。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支架及绕制于所述线圈支架的线圈,当所述线圈组件组装于所述导磁件后所述线圈处于线圈支架与容纳腔形成的封闭空间内。将线圈组件组装于所述导磁件所形成的容纳腔内,利用导磁件的半封闭式结构有效的防止了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四处扩散,使磁力聚集到导磁件内部并集中在磁力面上,从而解决电磁组件磁力过小的难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均为滚珠轴承,所述线圈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片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片。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避免了电磁组件的线圈在导磁件上接线的问题,从而不管导磁件怎样旋转都不会有任何干涩,利用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实现接触式给电磁组件供电,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套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绝缘以确保电磁组件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支架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组装柱适配的第一组装孔,所述第一组装孔与所述组装柱过盈配合。线圈支架与组装柱过盈配合防止线圈支架与导磁件发生相对运动,确保线圈组件功能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底面沿轴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组装孔,所述组装柱的顶面沿轴向向下延伸设有第三组装孔,所述第二组装孔与第三组装孔同轴并通过轴孔连通。设置同轴的所述第二组装孔与第三组装孔便于将电磁组件组装固定于电机上并确保二者组装后的同轴度,能降低电机的功耗及噪音。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所述机座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如上所述的电磁组件,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源板组件,所述电磁组件的第一轴承与所述电源板组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磁组件的第二轴承与所述电源板组件的负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组装有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具有圆柱形中空的固持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导电片过盈配合且其外侧壁与所述固持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导电片过盈配合且其外侧壁与所述固持部过盈配合。利用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与固持部过盈配合确保轴承组装的可靠性从而实现其供电性能稳定,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的过盈配合目的在于确保二者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二者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上设有料理杯,所述料理杯内设有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下方设有与所述电磁组件适配的导磁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圈组件设置为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并在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外设有电连接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利用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给所述电磁组件通电,简化了电磁组件的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机的立体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机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磁组件的分解示意图(未体现轴承);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磁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未体现轴承);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电磁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未体现轴承);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磁组件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料理机100

    机座1

    电机10电机轴101第四组装孔102

    第二耦合器11电源板组件12

    料理杯2

    粉碎组件3刀轴30刀片31

    导磁盘4

    电磁组件5

    导磁件50主体部501容纳腔502

    组装柱503第二组装孔504第三组装孔505

    轴孔506

    线圈组件51线圈支架510第一环形面511

    第二环形面512连接部513第一组装孔514

    线圈515第一导电片52第二导电片53

    绝缘件54第一轴承55第二轴承56

    内侧壁550、560外侧壁551、561

    轴承固定座6固持部6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组件及料理机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一种料理机100,包括机座1及设置于所述机座内的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电机轴101上设有电磁组件5。所述机座1上设有料理杯2。所述料理杯2内设有粉碎组件3,所述粉碎组件3下方设有与所述电磁组件5适配的导磁盘4。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源板组件12,所述电磁组件5与所述电源板组件12电连接。

    所述电磁组件5包括导磁件50及组装于所述导磁件50内的线圈组件51。所述导磁件50外套设有绝缘件54。所述绝缘件54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线圈组件51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所述第一导电片52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轴承55,所述第二导电片53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二轴承56。通过将线圈组件51设置为与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电性连接,并在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外设有电连接的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利用所述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给所述电磁组件5通电,简化了电磁组件5的结构。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板组件12内设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机10、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5与电路控制板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轴承56与电路控制板的负极连接。

    所述导磁件50包括主体部501及自主体部501的顶面凹陷形成的容纳腔502,所述容纳腔502的中心设有组装柱503,所述线圈组件51套设于所述组装柱503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502内。通过将线圈组件51与导磁件50作为独立件设置,可以依照使用需要匹配合适的线圈组件51,降低了替换电磁组件5的成本,同时可防止磁力线扩散。本申请利用电磁组件5结构的改善提升了磁力使其能更好的驱动导磁盘4的运转从而确保粉碎组件的粉碎效率。

    所述主体部501的底面沿轴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组装孔504。所述组装柱503的顶面沿轴向向下延伸设有第三组装孔505。所述第二组装孔504与第三组装孔同轴并通过轴孔506连通。设置同轴的所述第二组装孔504与第三组装孔505便于将电磁组件5组装固定于电机10上并确保二者组装后的同轴度,能降低电机10的功耗及噪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孔506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组装孔504及第三组装孔505的孔径。所述轴孔506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组装孔504与所述第三组装孔505的孔径以满足电磁组件5与电机10组装的要求。

    所述线圈组件51包括线圈支架510及绕制于所述线圈支架的线圈515。当所述线圈组件51组装于所述导磁件50后所述线圈515处于线圈支架与容纳腔502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本申请利用导磁件50的半封闭式结构有效的防止了线圈515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四处扩散,使磁力聚集到导磁件50内部并集中在磁力面上,从而解决电磁组件5磁力过小的难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支架51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环形面511、第二环形面512及连接第一环形面511及第二环形面512的连接部513,即所述线圈支架510沿轴向的剖面图为“工”型结构。所述线圈515环设于所述连接部513,所述线圈支架510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线圈支架510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组装柱503适配的第一组装孔514。具体的,所述第一组装孔514设置于所述连接部513的中心,所述第一组装孔514与所述组装柱503过盈配合。线圈支架510与组装柱503过盈配合防止线圈支架510与导磁件50发生相对运动,确保线圈组件51功能的正常使用。

    当线圈组件51组装于所述导磁件50后所述第一环形面与所述导磁件主体部501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设置第一环形面511及第二环形面512可以防止线圈515自所述线圈支架510脱落,同时线圈组件51组装于导磁件50后使线圈515位于二者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有效防止了线圈515通电后磁力的散逸,有利于提升电磁组件5的磁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面511为靠近所述导磁盘4的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512远离所述导磁盘4。所述第一环形面51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环形面512的厚度且所述容纳腔502的底部与所述主体部501的底面具有一定的距离。

    所述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均为滚珠轴承。所述线圈515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片52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片53。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避免了电磁组件5的线圈515需要在导磁件50上接线的问题,从而无论导磁件50怎样旋转都不会有任何干涩,利用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实现接触式给电磁组件5供电,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所述滚珠轴承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绝缘件54套设于所述主体部50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片52与第二导电片53绝缘以确保电磁组件5的正常使用。

    所述机座1上组装有轴承固定座6,所述轴承固定座6具有圆柱形中空的固持部60。所述第一轴承55的内侧壁550与所述第一导电片52过盈配合且其外侧壁551与所述固持部60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轴承56的内侧壁560与所述第二导电片53过盈配合且其外侧壁561与所述固持部60过盈配合。利用所述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与固持部60过盈配合确保轴承组装的可靠性从而实现其稳定的供电性能,所述第一轴承55与第二轴承56与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的过盈配合目的在于确保二者电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二者同步转动。

    所述电机轴10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组装孔504同轴的第四组装孔102,所述电机轴101伸入所述第二组装孔504内并通过螺钉(未图示)与所述电磁组件5组装固定。在本申请中所述电机轴101与所述第二组装孔504适配,利用螺钉将电磁组件5组装于电机轴101确保二者组装的稳定性。所述第四组装孔102的孔径与所述轴孔506的孔径相对应以使螺钉自上而下穿过第三组装孔505、轴孔506及第四组装孔102将电磁组件5与电机轴101组装固定。本申请中所述第二组装孔504与所述第四组装孔102同轴设置保证了电磁组件5与电机10组装后的同轴度,在确保电机10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电机10工作中的噪音。

    所述料理杯2的杯座上设有第一耦合器(未图示),所述机座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耦合器适配的第二耦合器11。所述粉碎组件3包括刀轴30及设置于所述刀轴30顶端的刀片31。

    当料理杯2置于所述机座1后,所述第一耦合器触动第二耦合器11,通过电路控制板的预设程序控制电路控制板开始供电给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当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通电的时候,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将会瞬间通电,利用电磁铁的特性,电磁组件5瞬间产生磁力随即可以工作;当工作完成或处于待机状态下,通过预设程序停止给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供电,所述导磁件将随即消磁,如此便可轻易将料理杯自所述机座上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磁件(50)及组装于所述导磁件内的线圈组件(51),所述导磁件(50)外套设有绝缘件(54),所述绝缘件(54)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线圈组件(51)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所述第一导电片(52)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轴承(55),所述第二导电片(53)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二轴承(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件(50)包括主体部(501)及自主体部(501)的顶面凹陷形成的容纳腔(502),所述容纳腔(502)的中心设有组装柱(503),所述线圈组件(51)套设于所述组装柱(503)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5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51)包括线圈支架(510)及绕制于所述线圈支架(510)的线圈(515),当所述线圈组件(51)组装于所述导磁件(50)后所述线圈(515)处于线圈支架(510)与容纳腔(502)形成的封闭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55)及第二轴承(56)均为滚珠轴承,所述线圈(515)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片(52)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片(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4)套设于所述主体部(501)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片(52)与第二导电片(53)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510)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组装柱(503)适配的第一组装孔(514),所述第一组装孔(514)与所述组装柱(503)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501)的底面沿轴向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二组装孔(504),所述组装柱(503)的顶面沿轴向向下延伸设有第三组装孔(505),所述第二组装孔(504)与第三组装孔(505)同轴并通过轴孔(506)连通。

    8.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1)及设置于所述机座内的电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101)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组件,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源板组件(12),所述电磁组件的第一轴承(55)与所述电源板组件(1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磁组件的第二轴承(56)与所述电源板组件(12)的负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组装有轴承固定座(6),所述轴承固定座(6)具有圆柱形中空的固持部(60),所述第一轴承(55)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导电片过盈配合且其外侧壁与所述固持部(60)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轴承(56)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导电片过盈配合且其外侧壁与所述固持部(60)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料理杯(2),所述料理杯内设有粉碎组件(3),所述粉碎组件下方设有与所述电磁组件适配的导磁盘(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组件及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所述机座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电磁组件,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源板组件,所述电磁组件与所述电源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导磁件及组装于所述导磁件内的线圈组件,所述导磁件外套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间隔设有与所述线圈组件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导电片外组装有与其电连接的第二轴承。本申请通过将线圈组件设置为与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并在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外设有电连接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利用所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给所述电磁组件通电,简化了电磁组件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倪滔;唐路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7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