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磁悬浮料理机,通常是利用主体上的电磁组件吸住组装于料理杯的刀轴上的导磁盘,借助主体内电机的转动带动导磁盘同步旋转从而使刀轴上的刀片旋转粉碎料理杯内的食材。当主体上磁盘磁力偏小,就带不动刀轴上的导磁盘从而就无法粉碎料理杯内的食材。由于电磁铁特性只有当刀轴的导磁盘完全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吸力;由于杯底外壳底部必须要压在机座内的防震垫上,以减少料理机工作中会导致剧烈摇晃及产生的噪音。现有导磁盘通常为螺丝固定没有伸缩空间导致无法完全贴合,使导磁盘吸力变小影响杯内食材的粉碎效率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料理杯组件,包括杯体及与杯体可拆卸组装的杯座,所述杯座上可拆卸组装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刀盘及组装于刀盘的刀轴,所述刀轴的顶端组装有刀片,所述刀座中心设有组装部,所述刀轴穿过所述组装部并与所述刀盘组装,所述刀盘可沿刀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通过将刀盘设置为可沿刀轴浮动的结构使用于导磁的刀盘在使用中灵活的调整位置实现导磁性能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产品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部包括连通的第一组装部及第二组装部,所述第一组装部内设有将所述刀轴固定于所述刀座的螺母,所述刀盘设置于所述第二组装部内并部分伸入所述第一组装部,所述刀轴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刀盘与螺母之间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置使刀盘的位置调整更加灵活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刀轴上设有限位部以限制所述刀盘沿轴向向上运动,当所述刀盘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相抵。由于刀盘上下有一个活动行程,设置限位部能确保刀盘即使在高速旋转时,也不会上下随意滑动,从而确保其功能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装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组装部的径向尺寸使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刀轴的尾端设有螺孔,所述刀盘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刀轴对应的组装腔,所述组装腔内设有垫片,第一螺钉穿过所述垫片将刀盘组装于刀轴。形成所述台阶可与所述限位部配合实现对刀盘轴向运动的限制同时增加了刀盘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的稳定性,通过垫片组装确保刀盘沿轴向浮动的顺滑性。

    进一步地,所述刀座与所述杯座卡扣组装或螺旋组装,所述刀座上设有第一耦合器。将刀座与杯座设置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便于产品的生产与结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1mm<d<3mm。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太小则达不到刀盘位置调整的目的,间距太大则刀盘在位置调整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且影响磁性的转换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所述机座的如上所述的料理杯组件,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与所述刀盘适配的电磁组件。利用刀盘设置方式的改变使刀盘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能与电磁组件进行较好的贴合,从而改善了二者的配合度确保了粉碎组件的粉碎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导磁件及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支架及绕制于所述线圈支架的线圈,所述导磁件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顶面凹陷形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中心设有组装柱,所述线圈支架套设于所述组装柱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通过将线圈组件与导磁件作为独立件设置,且将线圈支架组装于所述导磁件所形成的容纳腔内,利用导磁件的半封闭式结构有效的防止了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四处扩散,使磁力聚集到导磁件内部并集中在磁力面上,从而解决电磁组件磁力过小的难题。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柱上设有第一组装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孔同轴的第四组装孔,所述电机轴伸入所述第一组装孔内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电磁组件组装固定。利用螺钉将电磁组件组装于电机轴确保二者组装的稳定性,第一组装孔与第四组装孔同轴设置保证了二者的同轴度,能确保电机的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电机工作中的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外套设有与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导电片及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绝缘。通过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的设置实现了线圈与外部电源的连接,防止电磁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线圈被扯断的问题,简化了电磁组件的结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刀盘设置为可沿刀轴浮动使其在工作中能更好的与电磁组件进行贴合,从而改善了二者的配合度,确保了粉碎组件的粉碎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机的立体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杯组件的立体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杯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料理杯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刀座与粉碎组件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刀座与粉碎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磁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磁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电磁组件的立体组装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料理机100

    机座1

    电机10电机轴101第四组装孔102

    第一耦合器11第二耦合器13电源板组件12

    料理杯组件2

    杯座20杯体21刀座22

    第一组装部220第二组装部221刀盘23

    组装腔230弹性件24螺母25

    垫片26第一螺钉27

    粉碎组件3刀轴30限位部301

    螺孔302刀片31

    电磁组件5

    导磁件50主体部501容纳腔502

    组装柱503第一组装孔504第二组装孔505

    轴孔506

    线圈组件51线圈支架510第一环形面511

    第二环形面512连接部513第三组装孔514

    线圈515第一导电片52第二导电片53

    绝缘件54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11所示,本申请一种料理机100,包括机座1及设置于所述机座1的料理杯组件2。所述料理杯组件2包括杯体21及与杯体21可拆卸组装的杯座20。所述杯座20上可拆卸组装有刀座22。所述刀座22上设置有粉碎组件3。所述粉碎组件3包括刀盘23及组装于刀盘23的刀轴30,所述刀轴30的顶端组装有刀片31,所述刀座22中心设有组装部。所述刀轴30穿过所述组装部并与所述刀盘23组装,所述刀盘23可沿刀轴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所述机座1内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上设有与所述刀盘23适配的电磁组件5。本申请通过将刀盘23设置为可沿刀轴30浮动的结构,使用于导磁的刀盘23在使用中灵活的调整位置始终与电磁组件5进行较好的贴合,从而改善了二者的配合度确保了粉碎组件3的粉碎效率。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1mm<d<3mm。所述的间距d是指二者沿轴向的间距。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太小则达不到刀盘23位置调整的目的,间距太大则刀盘23在位置调整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且影响磁性的转换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部包括连通的第一组装部220及第二组装部221。所述第一组装部220内设有将所述刀轴30固定于所述刀座22的螺母25。所述刀盘23设置于所述第二组装部221内并部分伸入所述第一组装部220,所述刀轴30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刀盘23与螺母25之间的弹性件24。通过弹性件24的设置使刀盘23的位置调整更加灵活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复位弹簧。

    所述刀轴30上设有限位部301以限制所述刀盘23沿轴向向上运动,当所述刀盘2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301相抵。由于刀盘23上下有一个活动行程,设置限位部301能确保刀盘23即使在高速旋转时,也不会上下随意滑动,从而确保其功能的正常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刀盘23所在的第一位置是指刀盘23组装于刀轴30后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位置。

    所述第二组装部22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组装部220的径向尺寸使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刀轴30的尾端设有螺孔302,所述刀盘23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刀轴30对应的组装腔230,所述组装腔230内设有垫片26,第一螺钉27穿过所述垫片26将刀盘23组装于刀轴30。具体的,所述刀盘23的中心也设置有限位孔(未标号),所述刀轴30的尾端设置成扁平结构以防止其与刀盘23组装后的相对旋转从而确保组装的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可与所述限位部301配合实现对刀盘23轴向运动的限制,同时增加了刀盘2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的稳定性,通过组装垫片26确保刀盘23沿轴向浮动的顺滑性。

    所述刀座22与所述杯座20卡扣组装或螺旋组装。所述刀座22上设有第一耦合器11。将刀座22与杯座20设置为可拆卸组装的结构,便于产品的生产与结构设计,降低生产成本。诚然所述刀座22与杯座20也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所述电磁组件5包括导磁件50及线圈组件51。所述线圈组件51包括线圈支架510及绕制于所述线圈支架510的线圈515。所述导磁件50包括主体部501及自主体部501的顶面凹陷形成的容纳腔502。所述容纳腔502的中心设有组装柱503,所述线圈支架510套设于所述组装柱503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502内。通过将线圈组件51与导磁件50作为独立件设置,且将线圈支架510组装于所述导磁件50所形成的容纳腔502内,利用导磁件50的半封闭式结构有效的防止了线圈515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四处扩散,使磁力聚集到导磁件50内部并集中在磁力面上,从而解决电磁组件5磁力过小的难题。

    所述组装柱503上设有第一组装孔504。具体的,所述第一组装孔504自所述主体部501的底面沿轴向向上延伸设置并至少部分延伸至组装柱503内。自所述组装柱503的顶面沿轴向向下延伸设有第二组装孔505。所述第一组装孔504与第二组装孔505同轴并通过轴孔506连通。通过设置同轴的所述第一组装孔504与第二组装孔505便于将电磁组件5组装固定于电机10上并确保二者组装后的同轴度,能降低电机10的功耗及噪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孔506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组装孔504及第二组装孔505的孔径以满足电磁组件5与电机10组装的要求。

    所述主体部501外套设有与所述线圈515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导电片52及与所述线圈51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导电片53。所述第一导电片52与第二导电片53绝缘。通过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的设置实现了线圈515与外部电源的连接,防止电磁组件5在转动过程中线圈515被扯断的问题,简化了电磁组件5的结构。

    所述线圈支架510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组装柱503适配的第三组装孔514。

    所述电机10的电机轴10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孔504同轴的第四组装孔102,所述电机轴101伸入所述第一组装孔504内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电磁组件5组装固定。利用螺钉将电磁组件5组装于电机轴101确保二者组装的稳定性,第一组装孔504与第四组装孔102同轴设置保证了二者的同轴度,能确保电机10的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电机10工作中的噪音。

    具体的,所述线圈支架510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环形面511、第二环形面512及连接第一环形面511及第二环形面512的连接部513即所述线圈支架510沿轴向的剖面图为“工”型结构。所述线圈515环设于所述连接部513,所述线圈支架510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第三组装孔514设置于所述连接部513的中心。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三组装孔514与所述组装柱503过盈配合以防止线圈支架510与导磁件50发生相对运动,确保线圈组件51功能的正常使用。当所述线圈组件51组装于所述导磁件50后,所述线圈515处于线圈支架510与容纳腔502形成的封闭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环形面511与所述导磁件50主体部501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设置第一环形面511及第二环形面512可以防止线圈515自所述线圈支架510脱落,同时线圈组件51组装于导磁件50后使线圈515位于二者形成的封闭空间内有效防止了线圈515通电后磁力的散逸,有利于提升电磁组件5的磁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面511为靠近所述刀盘23的环形面,所述第二环形面512远离所述刀盘23。所述第一环形面51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环形面512的厚度且所述容纳腔502的底部与所述主体部501的底面具有一定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内设有控制所述电磁组件5电路通断的碳刷组件(未图示)。所述主体部501与所述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之间设置有绝缘件54确保电磁组件5功能的正常使用。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具体的,所述机座1内设有电源板组件12,所述电源板组件12内设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机10及碳刷组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碳刷组件包括抵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52的第一碳刷组件14及抵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片53的第二碳刷组件15。所述第一碳刷组件14与电路控制板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碳刷组件15与电路控制板的负极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外分别组装有滚珠轴承,通过滚珠轴承与分别与所述电源板组件12内的电路控制板的正极及负极电连接以实现对电磁组件5的供电。

    所述机座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耦合器11适配的第二耦合器13。当料理杯组件2置于所述机座1后,所述第一耦合器11触动第二耦合器13,通过电路控制板的预设程序控制电路控制板开始供电给碳刷组件或滚珠轴承。当碳刷组件或滚珠轴承通电的时候,第一导电片52及第二导电片53将会瞬间通电,利用电磁铁的特性,电磁组件5瞬间产生磁力随即可以工作;当工作完成或处于待机状态下,通过预设程序停止给碳刷组件或滚珠轴承供电,所述电磁铁将随即消磁,如此便可轻易将料理杯自所述机座1上取下。

    本申请由于放弃了传统固定刀盘23的方式,采取将刀轴30直借贯穿刀盘23,然后利用垫片26压住刀轴30与刀盘23,再通过第一螺钉穿过垫片26上的安装孔固定刀盘23,使刀盘有一定活动的空间,同时由于刀轴30上设有限位部,刀盘23的活动空间设置为满足需要为限。当杯体组装于杯座后,杯座底部压接在机座内的防震垫上,刀盘23压在电磁铁上,弹簧会让刀盘23处于一个完全贴合电磁铁的活动空间内,即使在电机高速旋转时,弹簧的弹力也会使刀盘23完全压在电磁铁上而不会上下滑动,从而使磁力最大化提升粉碎组件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21)及与杯体(21)可拆卸组装的杯座(20),所述杯座(20)上可拆卸组装有刀座(22),所述刀座(22)上设置有粉碎组件(3),所述粉碎组件(3)包括刀盘(23)及组装于刀盘(23)的刀轴(30),所述刀轴(30)的顶端组装有刀片(31),所述刀座(22)中心设有组装部,所述刀轴(30)穿过所述组装部并与所述刀盘(23)组装,所述刀盘(23)可沿刀轴(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部包括连通的第一组装部(220)及第二组装部(221),所述第一组装部(220)内设有将所述刀轴(30)固定于所述刀座(22)的螺母(25),所述刀盘(23)设置于所述第二组装部(221)内并部分伸入所述第一组装部(220),所述刀轴(30)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刀盘(23)与螺母(25)之间的弹性件(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30)上设有限位部(301)以限制所述刀盘(23)沿轴向向上运动,当所述刀盘(23)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30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部(22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组装部(220)的径向尺寸使二者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刀轴(30)的尾端设有螺孔(302),所述刀盘(23)的中心设有与所述刀轴(30)对应的组装腔(230),所述组装腔(230)内设有垫片(26),第一螺钉(27)穿过所述垫片(26)将刀盘(23)组装于刀轴(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22)与所述杯座(20)卡扣组装或螺旋组装,所述刀座(22)上设有第一耦合器(11)。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料理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间距1mm<d<3mm。

    7.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及设置于所述机座(1)的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料理杯组件,所述机座(1)内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上设有与所述刀盘(23)适配的电磁组件(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5)包括导磁件(50)及线圈组件(51),所述线圈组件(51)包括线圈支架(510)及绕制于所述线圈支架(510)的线圈(515),所述导磁件(50)包括主体部(501)及自主体部(501)的顶面凹陷形成的容纳腔(502),所述容纳腔(502)的中心设有组装柱(503),所述线圈支架(510)套设于所述组装柱(503)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50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柱(503)上设有第一组装孔(504),所述电机(10)的电机轴(10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组装孔(504)同轴的第四组装孔(102),所述电机轴(101)伸入所述第一组装孔(504)内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电磁组件(5)组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501)外套设有与所述线圈(515)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导电片(52)及与所述线圈(51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导电片(53),所述第一导电片(52)与第二导电片(53)绝缘。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机座及设置于所述机座的料理杯组件,所述机座内设有电机;所述料理杯组件包括杯体及与杯体可拆卸组装的杯座,所述杯座上可拆卸组装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刀盘及组装于刀盘的刀轴,所述电机上设有与所述刀盘适配的电磁组件;所述刀轴的顶端组装有刀片,所述刀座中心设有组装部,所述刀轴穿过所述组装部并与所述刀盘组装,所述刀盘可沿刀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浮动。本申请通过将刀盘设置为可沿刀轴浮动的结构,使用于导磁的刀盘在使用中灵活的调整位置实现导磁性能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产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倪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7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