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4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拆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

    (二)

    背景技术:

    目前除油辊轴承座的拆卸大多采用人工敲击拆卸。重物直接敲击轴承座容易造成轴承座工件表面不可修复性变形,影响轴承座的定位精度及与轴承外圈的配合精度;直接敲击,轴承座受力不均匀,敲击过程中,在冲击作用下,辊轴会把冲击传递到轴承座内轴承上,容易造成轴承滚珠及保持架滚道的损伤,进一步造成除油辊转动不平衡;敲击拆卸效率低,对施工人员体力消耗大。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采用分体式液压顶配合专用工装实现自动或手动轴承座的拆卸,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且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包括专用工装、分体式液压顶和专用顶块,所述专用工装后方内侧的中间位置设有托瓦、最前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顶柱,所述分体式液压顶装在所述托瓦上,所述专用顶块前侧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顶轴。

    优选的,所述托瓦上表面为与所述分体式液压顶外圆柱面同径的半圆弧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专用顶块前侧面上的多个顶轴之间设有筋。

    优选的,所述专用顶块前侧面上的多个顶轴与轴承座轴承内孔及除油辊同轴,且外径小于轴承座轴承内径。

    优选的,所述专用工装前方左右两侧内侧位置设有止口,所述止口的止面与顶柱内侧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专用工装左右侧面、下侧面上设有工艺孔。

    优选的,所述分体式液压顶行程与轴承座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由专用工装顶柱及止口固定轴承座一端,另一端通过分体式液压顶及专用顶块自动或手动将轴承座反向加力推出,实现轴承座的拆卸,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除油辊多个轴承的轴承座进行拆卸作业,拆卸过程单人可完成,且不需要高的拆卸技巧,提高了拆卸效率;拆卸过程中轴承座受力均匀,不会对轴承座及内部轴承造成损坏,提高了拆卸质量。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状态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状态二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专用工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专用工装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专用顶块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专用工装、11-托瓦、12-顶柱、13-止口、14-工艺孔、2-分体式液压顶、3-专用顶块、31-筋、32-顶轴、4-轴承座、5-除油辊。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装置包括专用工装1,所述专用工装1后方内侧的中间位置设有托瓦11,所述托瓦11用于放置分体式液压顶2,托瓦11上表面为与分体式液压顶2外径同径的圆弧面,分体式液压顶2后端上方有设置在专用工装1上的沿,用于固定住分体式液压顶2。专用顶块3前面设有顶轴32,顶轴32的数量根据轴承座4内轴承的数量设计,且这时专用工装1的左右宽度也会根据轴承座4的宽度重新设计,顶轴32与轴承座4内一个或多个轴承内圈、除油辊5同轴,且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圈直径,一般小5-10mm,方便顶轴32能够顶住除油辊5一端且不会碰到轴承内圈,造成轴承内圈的损坏。多个顶轴32之间设有筋31,用于加强结构强度。分体式液压顶2的行程不小于轴承座4宽度,保证能够完全将轴承座4拆下来。在专用工装1最前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顶柱12、前方左右两侧内侧位置设有止口13,止口13的止面与顶柱12内侧面平齐,顶柱12和止口13用于卡住轴承座4且在对除油辊端面施加推力时其内侧面对轴承座4提供反向的推力将轴承座4推出来。专用工装(1)左右侧面、下侧面上设有多个工艺孔14,用于在保证装置的强度前提下,减轻装置的重量。

    工作过程如下:将专用工装1装到除油辊5设备上,保证轴承座4辊子一面与顶柱12及止口13内侧面紧密贴合;将专用顶块3上的顶轴32圆形端面与除油辊圆形端面配合对齐,保证顶轴32不与轴承内圈接触到;将分体式液压顶2放入专用工装的托瓦11内,启动液压顶2,使液压顶2顶端与专用顶块3接触,手动或自动持续加力,工装带动轴承座反向轴向运动,完成轴承座拆卸作业。图1为拆卸前状态示意图,图2为拆卸后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如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分体式液压顶2伸出方向为前方,收缩方向为后方),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用工装(1)、分体式液压顶(2)和专用顶块(3),所述专用工装(1)后方内侧的中间位置设有用于安放所述分体式液压顶(2)的托瓦(11)、最前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顶柱(12),所述专用顶块(3)前侧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顶轴(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瓦(11)上表面为与所述分体式液压顶(2)外圆柱面同径的半圆弧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顶块(3)前侧面上的多个顶轴(32)之间设有筋(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顶块(3)前侧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顶轴(32)与轴承座(4)轴承内孔、除油辊(5)同轴,且外径小于轴承座(4)轴承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工装(1)前方左右两侧内侧位置设有止口(13),所述止口(13)的止面与顶柱(12)内侧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工装(1)左右侧面、下侧面上设有工艺孔(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液压顶(2)行程不小于轴承座(4)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拆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除油辊轴承座拆卸装置,包括专用工装、分体式液压顶和连接专用顶块,专用工装后方内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安放分体式液压顶的托瓦、最前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顶柱;所述专用顶块前侧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顶轴。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液压顶通过专用顶块的顶轴对除油辊轴承一端端面施加推力,这时专用工装上的顶柱及止口对轴承座有一反推力将轴承座从除油辊轴上反推下来,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且不会对轴承座、轴承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魏龙峰;益胜光;马天峰;顾永翔;滕庆凯;刘清峰;王伟;任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美达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