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其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如发动机、传动系、悬架、转向系统、驾驶室、货箱和相关操作机构,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汽车在复杂的行驶过程中,固定在车架上的各总成和部件之间不应该发生干涉。一般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架要承受四种形式的作用力,分别为负载弯曲,非水平扭动,横向弯曲和水平菱形扭动,具体地,汽车在崎岖道路上行驶时,车架在载荷作用下可能产生扭转变形以及在高度平面内的弯曲变形;当一边车轮遇到障碍时,还可能使整个车架扭曲成菱形,这些变形将会改变安装在车架上的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例如传统车架纵梁,如图8所示,有如下缺点:第一传统车架纵梁包括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当需要对车架纵梁进行结构加强时,则需要采用双层“u”形截面或采用加厚板材的方式来实现提高车架的抗弯、抗扭、提升车架整体强度,但这样会使车架笨重,第二,传统车架纵梁的翼面仅是直边,存在上翼面边缘应力集中,断裂风险大的问题,第三,传统车架纵梁由于没有副翼面,抗弯强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轻、断裂风险小和抗弯强度高的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包括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由车架腹面和多翼面构成,所述多翼面与车架腹面两侧整体成型,且所述多翼面向内折弯,由于多翼面与车架腹面两侧整体成型,且所述多翼面向内弯曲,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向内弯曲的多翼面获得较高的抗弯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仅由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组成,所产生的抗弯强度低的问题,其优点是抗弯强度高。
优选地,所述车架腹面和多翼面是整体成型的,由于车架腹面和多翼面是整体成型的,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纵梁进行结构加强时,需要采用双层“u”形截面或采用加厚板材的方式,导致车架笨重的问题,其优点是车架轻。
优选地,所述多翼面由翼面一、翼面二、翼面三和翼面四组成或由翼面一、翼面二和翼面三组成,且所述多翼面是机械加工一体成型,由于多翼面由翼面一、翼面二、翼面三和翼面四组成或由翼面一、翼面二和翼面三组成,且所述多翼面是机械加工一体成型,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多翼面这种结构,获得较高的抗弯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仅由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组成,所产生的抗弯强度低的问题,其优点是抗弯强度高。
优选地,所述翼面四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或者向下,由于翼面四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或者向下,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向上或者向下的翼面四加强抗弯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抗弯强度不高,断裂风险大的问题,其优点抗弯强度高。
优选地,所述翼面一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由于翼面一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的翼面一分散应力,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纵梁的翼面仅是直边,存在上翼面边缘应力集中,断裂风险大的问题,其优点是断裂风险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由于多翼面与车架腹面两侧整体成型,且所述多翼面向内折弯,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向内弯曲的多翼面获得较高的抗弯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仅由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组成,所产生的抗弯强度低的问题,其优点是抗弯强度高,同时车架腹面和多翼面是整体成型的,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纵梁进行结构加强时,需要采用双层“u”形截面或采用加厚板材的方式,导致车架笨重的问题,其优点是车架轻,并且多翼面由翼面一、翼面二、翼面三和翼面四组成或由翼面一、翼面二和翼面三组成,且所述多翼面是机械加工一体成型,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多翼面这种结构,获得较高的抗弯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仅由车架腹面和车架翼面组成,所产生的抗弯强度低的问题,其优点是抗弯强度高,同时翼面四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或者向下,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向上或者向下的翼面四加强抗弯强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抗弯强度不高,断裂风险大的问题,其优点抗弯强度高,并且翼面一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能够使车架纵梁凭借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的翼面一分散应力,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架纵梁的翼面仅是直边,存在上翼面边缘应力集中,断裂风险大的问题,其优点是断裂风险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符合市场需求,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6:车架纵梁传统现有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本体;2-车架腹面;3-多翼面;4-翼面一;5-翼面二;6-翼面三;7-翼面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包括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由车架腹面2和多翼面3构成,所述多翼面3与车架腹面2两侧整体成型,且所述多翼面3向内弯曲,所述车架腹面2和多翼面3是整体成型的,所述多翼面3由翼面一4、翼面二5、翼面三6和翼面四7组成或由翼面一4、翼面二5和翼面三6组成,且所述多翼面3是机械加工一体成型,所述翼面四7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或者向下,所述翼面一4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
上述中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在传统车架翼面上向内增加了卷边结构即翼面二、翼面三和翼面四,该结构打破了传统车架单一的u形截面方式,从而提高了高抗扭能力,因为车架翼面与副翼面的圆角过渡,所以减少了车架抗疲劳变形失效的风险,而呈圆弧形状或w形状的车架翼面,除增加了外端卷边结构强度外,还提高了车架的抗疲劳变形失效风险,以上所指均为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最常遇到的载荷,实际上在车架使用时车架受到的载荷往往是相互叠加的载荷,本设计便有效的综合解决了以上问题,另外,该结构设计采用一体成型结构s设计,实现车架轻量化,减轻了汽车整体重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1.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包括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由车架腹面(2)和多翼面(3)构成,所述多翼面(3)与车架腹面(2)两侧整体成型,且所述多翼面(3)向内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腹面(2)和多翼面(3)是整体成型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翼面(3)由翼面一(4)、翼面二(5)、翼面三(6)和翼面四(7)组成或由翼面一(4)、翼面二(5)和翼面三(6)组成,且所述多翼面(3)是机械加工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面四(7)可以根据需要向上或者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汽车车架纵梁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面一(4)呈向内半圆弧形状、向外半圆弧形状或w形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