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



    背景技术:

    打蛋器是用来将鸡蛋的蛋清和蛋黄打散充分融合成蛋液、单独将蛋清和蛋黄打到起泡的工具,可以简单而迅速地把蛋清和蛋黄打散充分融合成蛋液,以便用来做蒸蛋,家庭常用的打蛋器分两种:手动打蛋器、电动打蛋器两种,使用打蛋器能够更好地帮助使用者进行厨房事项的操作,有效提升了相关的效率;现有的打蛋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做饭将手弄湿后使用打蛋器容易手滑,其次,底部与瓷器等脆弱型器皿刮蹭时容易造成较大的破坏,还有,无法便捷的进行暂时存放,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外壁设置有环绕槽,所述环绕槽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手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四周均设置有外支架,所述外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盘,所述开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小型马达,所述小型马达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仓,所述活动仓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球。

    上述搅拌片、中心杆、连接杆等建议采用不锈钢材料,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防脱机构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环绕槽与手柄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橡胶环的数量为四组。

    优选的,所述缓冲球的外表面通过活动仓与连接杆的下端内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盘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外支架与手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片的外表面与连接杆的外壁为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外表面与中心杆的下端内表面为螺纹连接,所述中心杆的外壁设置有盛接盘。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充电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通过设置的防脱机构,能够更好地避免手弄湿之后发生打滑现象,使得打蛋器在使用时可以更牢固进行抓握,具有一定的便利,通过设置的缓冲球,能够改变传统装置的刮擦为滑动摩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降低对瓷器表面的破坏性,提升打蛋器的实用性,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外支架的设置,能够更好地将打蛋器进行临时放置,避免搅拌片与放置平面接触而弄脏,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蛋液顺着表面流淌弄脏装置本身,整个新型多功能打蛋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的图1中防脱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的图1中缓冲球1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的图1中外支架8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盘;2、开关;3、防脱机构;4、橡胶环;5、环绕槽;6、中心杆;7、连接杆;8、外支架;9、电池;10、小型马达;11、手柄;12、搅拌片;13、缓冲球;14、活动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包括手柄11,手柄11的外壁设置有环绕槽5,环绕槽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脱机构3,防脱机构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环4,手柄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2,开关2的四周均设置有外支架8,外支架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盘1,开关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9,电池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小型马达10,小型马达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中心杆6,中心杆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12,连接杆7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仓14,活动仓14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球13。

    防脱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环绕槽5与手柄11的外壁活动连接,橡胶环4的数量为四组,有利于更稳固的使用;缓冲球13的外表面通过活动仓14与连接杆7的下端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利于缓冲球13更灵活的转动;橡胶盘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外支架8与手柄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提升放置时的稳定性;搅拌片12的外表面与连接杆7的外壁为焊接连接,连接杆7的上端外表面与中心杆6的下端内表面为螺纹连接,中心杆6的外壁设置有盛接盘,有利于防止蛋液倒流弄脏手柄11;手柄1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充电口,有利于更好地使用打蛋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在使用前可以先通过手柄11一侧开设的充电孔给电池9充电,使得打蛋器在使用时能够保证电池9提供充足的电能,在使用时我们可以先将鸡蛋敲破并将蛋液放入盛放的器皿内,然后用手握住手柄11并用大拇指按下开关2即可,这样就可以控制小型马达10带动中心杆6的转动,从而使得下端安装的连接杆7同步转动,最后搅拌片12就可以对器皿内的鸡蛋进行充分搅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做饭人的双手难免无法保持干燥,这样就导致在使用打蛋器时容易发生手滑,传统装置采用单一的防滑螺纹或橡胶套的方式效果也不是很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防脱机构3来解决,在握住手柄11之前先将手指穿过橡胶环4,这样在使用打蛋器时就不会因为手滑而脱落了,使得实际的使用效果更好,并且防脱机构3可以通过环绕槽5在手柄11表面自由的调整位置,这样就使得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打蛋器使用时会产生较高的转速,这样底部与瓷器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如果形状再不规则就会容易造成瓷器表面的损坏,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缓冲球13来改善,因为缓冲球13是安装在活动仓14内部,只有整体的一部分露在外面,这样就可以使得缓冲球13在高速旋转与瓷器表面接触时,能够使得缓冲球13自身的转动来缓解摩擦力度,从而更好地缓解对瓷器表面的破坏性,在使用时经常会需要将打蛋器暂时放下的情况,但是直接放下又会导致搅拌片12弄脏,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外支架8来解决,需要暂时放置时可以将打蛋器倒过来,然后使得外支架8支撑起整个装置,这样橡胶盘1就可以与放置平台紧密接触,并且中心杆6上端的盛接盘可以有效防止蛋液倒流,从而更好地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包括手柄(1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的外壁设置有环绕槽(5),所述环绕槽(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脱机构(3),所述防脱机构(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环(4),所述手柄(1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2),所述开关(2)的四周均设置有外支架(8),所述外支架(8)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盘(1),所述开关(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9),所述电池(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小型马达(10),所述小型马达(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中心杆(6),所述中心杆(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壁设置有搅拌片(12),所述连接杆(7)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仓(14),所述活动仓(14)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球(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环绕槽(5)与手柄(11)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橡胶环(4)的数量为四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球(13)的外表面通过活动仓(14)与连接杆(7)的下端内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盘(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外支架(8)与手柄(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片(12)的外表面与连接杆(7)的外壁为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7)的上端外表面与中心杆(6)的下端内表面为螺纹连接,所述中心杆(6)的外壁设置有盛接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充电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外壁设置有环绕槽,所述环绕槽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手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四周均设置有外支架,所述外支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盘,所述开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小型马达,所述小型马达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打蛋器,设有防脱机构、缓冲球与外支架,能够避免湿手使用时的打滑现象,并能更好地降低与瓷器表面接触时的破坏性,还可以更便捷的将打蛋器进行放置,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邹传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灿欣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7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