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象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还有现代机械织布机、现代数控自动织布机等。
纺织机在工作时需要将纱线从纱筒上取下,因为纱线设置密集,在纱线运动的过程中,纱线容易缠绕在一起,影响纺织机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使用到防绞纱装置。
现有的防绞纱装置缺少湿润纱线的装置,使得纱线在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干燥摩擦产生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防绞纱装置缺少湿润纱线的装置,使得纱线在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干燥摩擦产生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和纱筒,所述底板上侧设置有所述纱筒,所述纱筒一侧设置有所述侧板,所述纱筒上设置有纱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一号横杆,所述一号横杆远离所述侧板一端设置有一号导轮,所述一号横杆上侧设置有二号横杆,所述二号横杆远离所述侧板一端设置有二号导轮,所述二号导轮上侧设置有卡线环,所述卡线环与所述侧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卡线环内设置有渗水环,所述卡线环上侧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接头与所述调节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线环一侧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纱筒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纱线与所述纱筒缠绕连接,所述一号横杆与所述侧板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横杆与所述一号导轮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二号横杆与所述侧板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横杆与所述二号导轮通过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与所述卡线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环与所述卡线环通过卡槽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的防绞纱装置缺少湿润纱线的装置,使得纱线在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干燥摩擦产生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安全事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接头、卡线环、调节阀和渗水环,使得纱线在运动时可以得到湿润,避免产生静电,进而避免引发火灾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中卡线环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侧板;3、纱筒;4、纱线;5、一号横杆;6、一号导轮;7、二号横杆;8、二号导轮;9、卡线环;10、接头;11、调节阀;12、渗水环;1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和纱筒3,底板1上侧设置有纱筒3,纱筒3一侧设置有侧板2,纱筒3上设置有纱线4,侧板2一侧设置有一号横杆5,一号横杆5远离侧板2一端设置有一号导轮6,一号横杆5上侧设置有二号横杆7,二号横杆7远离侧板2一端设置有二号导轮8,二号导轮8上侧设置有卡线环9,卡线环9与侧板2通过卡槽连接,卡线环9内设置有渗水环12,卡线环9上侧设置有接头10,接头10上设置有调节阀11,接头10与调节阀11通过螺纹连接,卡线环9一侧设置有开口13。
如图1所示,底板1与侧板2通过螺栓连接,底板1与纱筒3通过卡槽连接,底板1可以为侧板2提供支撑,底板1可以使得纱筒3得到稳定支撑。
如图1所示,纱线4与纱筒3缠绕连接,一号横杆5与侧板2通过卡槽连接,侧板2通过一号横杆5可以为一号导轮6提供支撑。
如图1所示,一号横杆5与一号导轮6通过轴承连接,二号横杆7与侧板2通过卡槽连接,侧板2通过二号横杆7可以为二号导轮8提供支撑。
如图1所示,二号横杆7与二号导轮8通过轴承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接头10与卡线环9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渗水环12与卡线环9通过卡槽连接,渗水环12可以缓慢渗出水分,使得纱线得到湿润。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底板1将装置平稳支撑,然后将纱筒3固定在底板1上,并将纱线4分别绕过一号导轮6和二号导轮8,再通过开口13穿进卡线环12内,将水管连接到接头10上,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进入卡线环9的水量,使得水分通过渗水环12渗出,进而使得纱线得到湿润,避免纱线在运动的时候因为干燥产生静电,进而避免火灾的发生。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1.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侧板(2)和纱筒(3),所述底板(1)上侧设置有所述纱筒(3),所述纱筒(3)一侧设置有所述侧板(2),所述纱筒(3)上设置有纱线(4),所述侧板(2)一侧设置有一号横杆(5),所述一号横杆(5)远离所述侧板(2)一端设置有一号导轮(6),所述一号横杆(5)上侧设置有二号横杆(7),所述二号横杆(7)远离所述侧板(2)一端设置有二号导轮(8),所述二号导轮(8)上侧设置有卡线环(9),所述卡线环(9)与所述侧板(2)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卡线环(9)内设置有渗水环(12),所述卡线环(9)上侧设置有接头(10),所述接头(10)上设置有调节阀(11),所述接头(10)与所述调节阀(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线环(9)一侧设置有开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所述侧板(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1)与所述纱筒(3)通过卡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4)与所述纱筒(3)缠绕连接,所述一号横杆(5)与所述侧板(2)通过卡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横杆(5)与所述一号导轮(6)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二号横杆(7)与所述侧板(2)通过卡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横杆(7)与所述二号导轮(8)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0)与所述卡线环(9)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的防绞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环(12)与所述卡线环(9)通过卡槽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