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输送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环锭细纱机中,纱线在加捻过程中,常出现纱线断头现象,为了及时发现纱线断头的锭位,在细纱加捻处设有细纱机单锭断线检测装置,但是,单锭检测只有对锭位进行检测,但无法对环锭细纱机的纱线输送及时进行控制,使纱线在加捻处发生断头后,粗纱还继续不断向外输送,造成纱线浪费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在纱线发生断头后,对粗纱输送进行及时制停控制的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皮辊卡环、拉杆、弹簧、电磁铁、铁片、勾簧、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拉杆与所述下壳体滑动联接,所述拉杆的后端穿出所述下壳体之外,所述皮辊卡环套在细纱机纱线输送的从动皮辊上,所述皮辊卡环中的支架活插在所述拉杆前端的插接孔上,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拉杆上,另一端顶在所述上壳体上,在所述拉杆上设有止位口上,所述铁片支撑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铁片内端顶在所述止位口上,所述铁片外端与所述勾簧一端相连接,所述勾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电磁铁设在所述铁片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装置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能够人工进行粗纱制停操作,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设置:还设有手动粗纱制停装置,它包含复位杆、固定限位盖、复位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设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所述弹簧座内,所述复位杆下端穿出所述弹簧座和所述上壳体(7)顶在所述铁片上,所述固定限位盖与所述弹簧座螺旋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制停装置在人工操作过程中发生旋转,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与细纱机摇杆支架相匹配的固定圆环,在所述固定圆环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细纱机摇杆支架上的凹槽相卡配。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制停装置在细纱机上安装调节方便,对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孔在所述拉杆外端设有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粗纱制停后,也能够进行手动复位。

    2、在细纱机上安装调节方便。

    3、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也能够人工进行粗纱制停操作。

    4、能在装置固定位置和皮辊卡环之间调节距离,能实现不同机种的安装。

    5、由于采用电磁铁控制制停,因此能够与细纱机单锭断线检测装置构成纱线闭环自动输送控制系统,纱线发生断头后,及时制动从动皮辊转动,切断粗纱向外输送,避免造成纱线严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安装在细纱机上待工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安装在细纱机上制停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待工作状态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制停状态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待工作状态的主剖面图。

    图6为本实施例制停状态的主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含皮辊卡环2、拉杆3、弹簧9、电磁铁11、铁片12、勾簧10、上壳体7和下壳体8,其中:

    所述拉杆3与所述下壳体8滑动联接,所述拉杆3的后端32穿出所述下壳体8之外,所述皮辊卡环2套在细纱机纱线输送的从动皮辊1上,所述皮辊卡环2中的支架21活插在所述拉杆3前端的插接孔31上,同时,为了在细纱机上安装调节方便,所述插接孔31在所述拉杆3外端设有若干个。

    所述弹簧9一端顶在所述拉杆3上,另一端顶在所述上壳体7上,在所述拉杆3上设有止位口13上,所述铁片12支撑在所述上壳体7和下壳体8之间,所述铁片12内端顶在所述止位口13上,所述铁片12外端与所述勾簧10一端相连接,所述勾簧10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壳体8上,所述电磁铁11设在所述铁片12的下方。

    再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了使装置在不通电的情况下,能够人工进行粗纱制停操作,还设有手动粗纱制停装置6,它包含推杆61、固定限位盖62、复位弹簧63、和弹簧座64,所述弹簧座64设在所述上壳体7上,所述复位弹簧63设在所述弹簧座64内,所述推杆61下端穿出所述弹簧座64和所述上壳体7顶在所述铁片12上,所述固定限位盖62与所述弹簧座64螺旋连接。

    再如图1-图6所示,为了防止制停装置在人工操作过程中发生旋转,本实施例在所述上壳体7上设有与细纱机摇杆支架5相匹配的固定圆环4,在所述固定圆环4上设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与所述细纱机摇杆支架5上的凹槽相卡配。

    如图1、图3、图5所示,当电磁铁11处于未通电状态,勾簧10一头钩住铁片12,使其另一端向上抬起,当手动通过拉杆外端32将拉杆3向前推动,弹簧9被压缩,拉杆3上的止位口13到达铁片12最远端时,由铁片12通过止位口13将拉杆3定位在所需位置。套于从动皮辊1上的皮辊卡环2在拉杆3的推动下向后摆动,使皮辊卡环2空套在从动皮辊1上,制停装置处于待工作状态,粗纱输送正常工作。

    如图2、图4、图6所示,当细纱机出现断纱时,外置的单锭检测系统检测到断纱信号,发送指令给本实施例的粗纱制停装置,装置内部的电磁铁11通电,形成磁场,产生吸力,将原本抬起的铁片12吸下,铁片12对拉杆3解除限制,拉杆3在弹簧9的作用下向后运动,自动复位,拉杆3拉动皮辊卡环2向前摆动,使皮辊卡环2插入主动皮辊与从动皮辊1之间的缝隙,使主动皮辊不再带动从动皮辊1转动,粗纱卡在从动皮辊和皮辊卡环之间不再运动,而通过皮辊之后的粗纱由于细纱管的转动继续向外输送,从而将粗纱拉断,制停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粗纱输送被制停,达到粗纱制停的效果。

    再如图5、图6所示,当需要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人工操作粗纱制停时,手动按压复位杆61,复位杆61克服复位弹簧63弹力推动铁片12的一侧向下移动,使铁片12解除对拉杆3的限制,拉杆3在弹簧9的作用下回弹,人工操作形成粗纱制停状态。之后,在复位弹簧63的作用下,复位杆61回到原先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皮辊卡环(2)、拉杆(3)、弹簧(9)、电磁铁(11)、铁片(12)、勾簧(10)、上壳体(7)和下壳体(8),所述拉杆(3)与所述下壳体(8)滑动联接,所述拉杆(3)的后端(32)穿出所述下壳体(8)之外,所述皮辊卡环(2)套在细纱机纱线输送的从动皮辊(1)上,所述皮辊卡环(2)中的支架(21)活插在所述拉杆(3)前端的插接孔(31)上,所述弹簧(9)一端顶在所述拉杆(3)上,另一端顶在所述上壳体(7)上,在所述拉杆(3)上设有止位口(13)上,所述铁片(12)支撑在所述上壳体(7)和下壳体(8)之间,所述铁片(12)内端顶在所述止位口(13)上,所述铁片(12)外端与所述勾簧(10)一端相连接,所述勾簧(10)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壳体(8)上,所述电磁铁(11)设在所述铁片(1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手动粗纱制停装置(6),它包含复位杆(61)、固定限位盖(62)、复位弹簧(63)、和弹簧座(64),所述弹簧座(64)设在所述上壳体(7)上,所述复位弹簧(63)设在所述弹簧座(64)内,所述复位杆(61)下端穿出所述弹簧座(64)和所述上壳体(7)顶在所述铁片(12)上,所述固定限位盖(62)与所述弹簧座(64)螺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7)上设有与细纱机摇杆支架(5)相匹配的固定圆环(4),在所述固定圆环(4)上设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与所述细纱机摇杆支架(5)上的凹槽相卡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1)在所述拉杆(3)外端设有若干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输送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细纱机粗线制停装置。包含皮辊卡环、拉杆、弹簧、电磁铁、铁片、勾簧、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拉杆与所述下壳体滑动联接,所述皮辊卡环套在纱线输送的从动皮辊上,所述皮辊卡环中的支架活插在所述拉杆外端的插接孔上,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拉杆上,另一端顶在所述上壳体上,在所述拉杆上设有止位口上,所述铁片内端顶在所述止位口上,所述铁片外端与所述勾簧一端相连接,所述电磁铁设在所述铁片的下方。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纱线发生断头后,对粗纱输送进行及时制停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既能电控粗纱制停,又能人工制停;制停后手动复位方便,能够与断线检测装置构成纱线闭环自动输送控制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樊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凯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6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