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2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乳酸(英文全称:polylacticacid,简称pla)纤维,使用的原料聚乳酸来源于植物,非化石燃料,纤维具有可自然降解性,同时具有类似真丝光泽和手感,具有一定吸水性,是一种很好的纤维材料,发展潜力巨大。聚乳酸异收缩纤维是由两种不同收缩程度的丝复合而成,其织物具有良好的手感,是真正的智能化多功能纤维,应用领域更加丰富。

    目前,国内生产聚乳酸异收缩丝的技术方法不是很多,技术能力还很有限,生产出来的聚乳酸异收缩丝的收缩稳定性低,致使产品的有效推广形成了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以利于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有效推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所述生产装置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干燥系统、螺杆挤压机、纺丝组件、侧吹风装置、上油装置、甬道、牵伸组件、网络器以及卷绕机,其中,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结晶器以及干燥塔,所述结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料仓的正下方,所述壳体侧部的顶部设置有除杂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

    通过至少两个进风口将热风引入,以将从所述进料口落入的聚乳酸原料中的粉尘,从除杂口排出;

    所述干燥塔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口,通过至少两个进气口引入干燥空气,以将落入到干燥塔中去除粉尘后的聚乳酸原料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箱体、熔体进料管、熔体分配管、计量泵以及纺丝器,其中:

    所述熔体进料管的一端和所述螺杆挤压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熔体进料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纺丝箱体内;

    所述熔体分配管、计量泵以及纺丝器均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内;

    所述熔体分配管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的一端均和所述熔体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上均设置有所述计量泵;

    所述纺丝器和所述熔体分配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纺丝器包括熔体输送总管、熔体处理器、熔体输送支管和纺丝板,所述熔体输送总管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熔体分配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熔体输送总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熔体处理器连接,所述熔体输送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熔体输送支管和所述熔体处理器连接,所述纺丝板设置有多个纺丝孔,所述纺丝孔和所述熔体输送支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熔体输送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纺丝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纺丝组件和所述侧吹风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可将未形成丝束的聚乳酸切片吸走。

    进一步地,所述侧吹风装置包括吹风箱体、进风筒,所述吹风箱体顶部设置有多个通丝孔,所述吹风箱体底部设置有通过孔以及风网,所述风网设置在所述通过孔的水平一侧,所述进风筒设置在所述风网的下方;

    多个所述通丝孔以及所述通过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箱体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风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风网呈锐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箱体内沿竖向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和所述风网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箱体还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两扇相对并可开启的门。

    进一步地,所述牵伸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牵伸单元和第二牵伸单元,所述第一牵伸单元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预网络器、第一对热辊组、第二对热辊组,所述第二牵伸单元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丝盘以及第二导丝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在实施时,先将聚乳酸原料通过干燥系统干燥,随后干燥后的聚乳酸原料进入螺杆挤压机进行熔融压缩;熔融压缩后的聚乳酸原料进入纺丝组件中,通过纺丝组件喷出熔体细流丝束,熔体细流丝束分为相互独立的fdy部分丝束和poy部分丝束,随后两部分丝束经侧吹风装置、上油装置和甬道进行冷却,冷却后的fdy部分丝束和poy部分丝束通过牵伸组件拉伸后,一同进入主网络器网络复合并网后,进入卷绕机卷绕成丝饼。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得到的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柔软细腻,手感舒适型优于涤纶异收缩复合丝,更适合织造优质面料,有利于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有效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纺丝组件的纺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侧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干燥系统1、螺杆挤压机2、纺丝组件3、抽吸装置4、侧吹风装置5、上油装置6、甬道7、牵伸组件、网络器13以及卷绕机16。

    图2为图1的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系统1包括结晶器1.1以及干燥塔1.2,其中,结晶器1.1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1,进料口1.11位于料仓a的正下方,壳体侧部的顶部设置有除杂口1.12,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1.13。聚乳酸原料从料仓a、进料口1.11进入到结晶器1.1中,同时,通过至少两个进风口1.13将热风引入到结晶器1.1中,热风将原料干燥,由于是采用双进风的结晶器,因此,提供的热量更足,以实现聚乳酸原料的结晶;同时,热风将干燥原料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料中混有的粉尘等轻质杂质从除杂口1.12排出,以保持聚乳酸原料的纯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送风机和输送管道将热风引入到结晶器1中。

    进一步地,结合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塔1.2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口1.21,通过至少两个进气口1.21引入干燥空气,以将落入到干燥塔中去除粉尘后的聚乳酸原料烘干。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干燥塔1.2也设置了两个进气口1.21,可以通过气泵输送更多的干燥空气,从而使聚乳酸原料的干燥效果更加均匀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杆挤压机2可以选用新型合金披覆式焙射技术处理的双金属专用螺杆挤压机,带销钉混炼头,长径比25,其具有螺杆一区进料端到六区出料端,这样可以保证熔体均匀稳定。

    图3为图1中的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内部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结合图3-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纺丝组件3包括纺丝箱体3.1、熔体进料管3.2、熔体分配管3.3、计量泵3.4以及纺丝器3.5,熔体进料管3.2的一端和螺杆挤压机2的输出端连接,熔体进料管3.2的另一端伸入纺丝箱体3.1内,熔体分配管3.3、计量泵3.4以及纺丝器3.5均设置在纺丝箱体3.1内,熔体分配管3.3设置有两个,每个熔体分配管3.3的一端均和熔体进料管3.2的另一端连接,每个熔体分配管3.3上均设置有计量泵3.4。

    图6为图3中的纺丝组件的纺丝器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纺丝器3.5和熔体分配管3.3一一对应设置,纺丝器包括熔体输送总管3.51、熔体处理器3.52、熔体输送支管3.53和纺丝板3.54,熔体输送总管3.53的一端和对应的熔体分配管3.3的另一端连接,熔体输送总管3.53的另一端和熔体处理器3.52连接,熔体输送支管3.53设置有多个,多个熔体输送支管3.53和熔体处理器3.52连接,纺丝板3.54设置有多个纺丝孔,纺丝孔和熔体输送支管3.53一一对应设置,熔体输送支管3.53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纺丝孔中。

    在实施时,处于熔融状态的聚乳酸原料经熔体进料管3.2进入到两个熔体分配管3.3,再通过计量泵3.4输出定量的聚乳酸原料至对应的纺丝器3.5中,通过纺丝器3.5的熔体输送总管3.51进入到熔体处理器3.52中进行过滤加压,再通过多个熔体输送支管3.53输入至对应的纺丝孔中,以加工成纤维丝束。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纺丝组件3还可以包括热媒管,热媒管固定设置在纺丝箱体3.1上,热媒管中流动有热媒介质,用以对熔体通过的管道加热,进而对熔体原料加热保温,防止处于熔融状态的原料凝固冷却,影响出丝。

    具体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热媒管所使用的热媒介质可以为沸点200℃左右的低温联苯醚做热媒,控制温度200~230℃,当然,热媒介质可以为热油,也可以为气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熔体分配管3.3上均设置有计量泵3.4,不仅可以实现熔体原料的输送,也可以将熔体原料连续准确地供给纺丝器,以用于定量纺丝,计量泵3.4可以选用耐腐蚀材料行星式计量泵,以使熔体原料的输送更为精确。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设置了两个纺丝器3.5,通过纺丝器3.5中的熔体处理器3.52的不同处理,分别输出左右对称等头数分布fdy部分丝束和poy部分丝束。

    进一步地,纺丝板3.54可以为半径为95~105mm的板件,而喷丝板的截面可以为圆型或异型,本能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抽吸装置4设置在纺丝组件3的下方,用于将未形成丝束的聚乳酸单体吸走,以免影响后续工艺的进行,并保证丝束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抽吸装置4可以采用循环水负压抽吸,以充分抽出单体。

    图7为图1中的侧吹风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示意图,结合图7及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吹风装置5包括吹风箱体5.1、进风筒5.2,吹风箱体5.1顶部设置有多个通丝孔,该通丝孔和纺丝组件的纺丝孔一一对应设置,吹风箱体5.1底部设置有通过孔以及风网5.3,风网5.3设置在通过孔的水平一侧,进风筒5.2设置在风网5.3的下方,多个通丝孔以及通过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使用时,纺丝组件中的纺丝孔喷出的丝束通过对应的通丝孔,并引入到吹风箱体内,再从通过孔引出,同时,吹风装置的输出部相连通的进风筒引入冷却风,进而将通过吹风箱体的丝束进行降温。

    本发明实施例的吹风装置可以为吹风机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吹风装置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制。

    结合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抽吸装置4可以包括抽吸管,该抽吸管的一端位于吹风箱体5.1内,抽吸管的一端开口,抽吸管的另一端位于吹风箱体5.1外部,进而将未形成丝束的聚乳酸单体从开口端吸走至吹风箱体5.1外部收集。

    结合图7及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吹风箱体5.1具有第一侧壁5.11,第一侧壁5.11靠近风网5.3,第一侧壁5.11和风网5.3呈锐角设置,这样可以使第一侧壁5.11形成导向板,以更高效地引入冷却风,实现丝束的快速冷却。

    结合图7及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吹风箱体5.1内沿竖向设置有过滤层5.4,过滤层5.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在侧壁5.11的顶部和风网5.3上,过滤层可以对直接和丝束进行热交换的冷却风进行过滤,避免具有高温状态的丝束上缠绕杂质,影响丝束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过滤层5.4可插拔地设置在进风箱体5.1内,这样不仅可以对进入吹风箱体内的冷却风过滤,保证丝束的生产质量,还可以定期对过滤层进行拆装清洗,保证冷却风顺利通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滤层5.4可以由沿水平向向箱体内依次设置的多孔过滤板、过滤网以及蜂窝板结合而成,这样可以由外至内对不同大小的杂质过滤。

    进一步地,结合图7及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吹风箱体5.1具有第二侧壁5.12,该第二侧壁5.12和第一侧壁5.11相对设置,在第二侧壁5.12上设置有两扇相对并可开启的门5.13,不仅可以对箱体内部进行观察,并当箱体的内部出现丝束打结等现象时,可以对丝束进行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是采用风冷方式对丝束进行冷却,不仅可以提高丝束的冷却效果,还可以提高设备的纺丝速度,提高成品纤维丝束的产量。

    进一步地,结合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吹风箱体5.1在和过滤层5.4对应的高度为吹风区,其高度为1400~1800mm,并d型出风曲线,以保证充分均匀冷却,防止骤冷,而吹风箱体5.1在纺丝箱体下方对应的高度为无风区,其高度为90~130mm,这是因为,无风区高度会直接影响到丝束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无风区高度的设置,可以避免温度下降过快,造成丝质量差的现象。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油装置6为油嘴上油系统,使用防飞溅、低摩擦、耐磨油嘴上油,这样条干稳定,保证染色均匀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甬道7为丝束自然通过的通道,用于使上油后的丝束上油充分,并防止褪色,其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牵伸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牵伸单元和第二牵伸单元,第一牵伸单元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预网络器8、第一对热辊组9、第二对热辊组10,第二牵伸单元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丝盘11以及第二导丝盘12。

    现有技术中,牵伸组件中的每对牵伸辊,通常为冷辊和热辊相互搭配使用,这样造成了对纤维丝束的张拉不充分,受热不均,致使纤维丝束的物理性能相差较大,断裂强度低,不能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本发明实施例对此进行了改进。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对热辊组9和第二对热辊组10均由两个热辊组成,从而可以使构成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fdy部分伸长及内部结构得以稳定,有效地消除了其内部的牵伸应力,提高纤维丝束的形状稳定性,并提高了纤维丝束的断裂强度,减少纤维丝束的断头率。

    本发明实施例在fdy部分丝束进入到第一对热辊组9和第二对热辊组10工序之前,还设置了预网络器8,这样可以使fdy部分丝束打结,进一步降低断头率。

    由于构成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poy部分的特性,其不需要在此拉伸,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只通过第一导丝盘11、第二导丝盘12对poy部分丝束进行导向即可。

    fdy部分丝束和poy部分丝束经过牵伸组件后,进入到主网络器复合并网,随后,通过卷绕机卷绕成丝饼。本发明实施例的卷绕机为精密防叠系统,这样可以充分保证丝成型良好,卷绕机一般为16~24头,以保证足够产能,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基于上述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9,该生产方法包括:

    s1:提供聚乳酸原料;

    s2:将所提供的聚乳酸原料干燥;

    s3:将干燥后的聚乳酸原料通过螺杆挤压机输送至纺丝组件中,聚乳酸原料经螺杆挤压机熔融压缩,形成熔融状态的聚乳酸原料;

    s4:熔融状态的聚乳酸原料经纺丝组件喷出fdy部分丝束和poy部分丝束;

    s5:fdy部分丝束和poy部分丝束同时通过侧吹风装置、上油装置和甬道;

    s6:从甬道牵引出来的fdy部分丝束依次经过第一对热辊组和第二对热辊组牵引拉伸,同时,从甬道牵引出来的poy部分丝束依次经过第一导丝盘和第二导丝盘牵引拉伸;

    s7:经牵引拉伸后的fdy部分丝束同poy部分丝束一同进入主网络器网络复合并网后,进入卷绕机卷绕成丝饼。

    本发明实施例的s1具体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乳酸原料优选为纺丝级pla聚乳酸切片,平均分子量为200000~300000,熔点173-178℃,提供高质量的聚乳酸原料是保证纺丝顺利的关键,具备上述特性的聚乳酸切片即可保证纺丝顺利。

    本发明实施例的s2具体包括:

    由于聚乳酸极易高温水解,必须严格控制含水率,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系统后,需将聚乳酸原料的含水率控制在25ppm以下,以防止原料水解,致使纺丝质量下降。

    由于聚乳酸热稳定性差,干燥温度过高影响可纺性,因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干燥系统时,结晶温度控制在85℃~105℃之间,干燥温度控制在85℃~105℃之间,干燥5~20小时。经过干燥后的聚乳酸原料的质量稳定,才能保证纺丝顺利进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s3具体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的螺杆挤压机的螺杆一区进料端到六区出料端温度控制在170℃~230℃之间,以保证熔体均匀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s4具体包括:

    由于熔融状态下的聚乳酸原料稳定性差,因此,纺丝组件的每条线的位数、头数设计,必须严格控制熔体停留时间<20min。一般每条线不超过4位,每位16-24头,停留时间过长,降解严重不利于纺丝生产,成品丝品质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纺丝组件的热媒管采用沸点200℃左右的低温联苯醚做热媒,控制温度200~230℃,并使热媒循环充分,确保加热均匀。

    本发明实施例的s5具体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吹风装置采用d型出风曲线进行送风,且送风温度为18~22℃,以保证充分均匀冷却,防止骤冷。

    本发明实施例的s6具体包括:

    第一对热辊组的辊组温度为70℃~100℃,绕丝4.5~6.5圈,第二对热辊组的辊组温度为90℃~130℃,牵伸倍数1.3~2.5,绕丝4.5~6.5圈。由于聚乳酸熔点低,热稳定差,因此,定型温度不宜超过130℃。

    本发明实施例的s7具体包括:

    fdy部分和poy部分丝束的每头一一对应合并进入主网络器复合并网,主网络压力0.4-0.6mpa。

    本发明实施例的卷绕机速度需控制为2500~3500m/min。

    通过上述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丝束,其中的poy部分丝束的伸长率60-100%,fdy部分的丝束的伸长率为25-45%,以具有较好的异收缩效果。

    具体应用:

    采用上述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制备73dtex/48f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poy部分丝束48dtex/30f,fdy部分丝束25dtex/18f,所用聚乳酸原料的分子量为210000,熔点为175℃,含水率为21ppm;采用φ105螺杆,分5区加热,各区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178℃,二区温度188℃,三区温度205℃,四区温度218℃,五区温度225℃;纺丝箱温度为228℃,无风区高度120mm,冷却装置侧吹风高度1500mm,风温21℃,风速0.35m/s,纺丝组件的喷丝板规格为φ105mm,其截面为圆形截面微孔,第一对热辊组的温度75℃,速度1510m/min,第二对热辊组的温度105℃,速度2730m/min,第一导丝盘的速度2700m/min,第二导丝盘的速度2720m/min,卷绕机的卷绕速度2710m/min。得到的成品异收缩复合纤维断裂强度≥2.2cn/dtex,断裂伸长46%,沸水收缩率51.0%,含油率0.89%,网络度35个。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得到的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柔软细腻,手感舒适型优于涤纶异收缩复合丝,更适合织造优质面料,有利于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有效推广。

    以下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下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干燥系统、螺杆挤压机、纺丝组件、侧吹风装置、上油装置、甬道、牵伸组件、网络器以及卷绕机,其中,所述干燥系统包括结晶器以及干燥塔,所述结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料仓的正下方,所述壳体侧部的顶部设置有除杂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

    通过至少两个进风口将热风引入,以将从所述进料口落入的聚乳酸原料中的粉尘,从除杂口排出;

    所述干燥塔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口,通过至少两个进气口引入干燥空气,以将落入到干燥塔中去除粉尘后的聚乳酸原料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包括纺丝箱体、熔体进料管、熔体分配管、计量泵以及纺丝器,其中:

    所述熔体进料管的一端和所述螺杆挤压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熔体进料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纺丝箱体内;

    所述熔体分配管、计量泵以及纺丝器均设置在所述纺丝箱体内;

    所述熔体分配管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的一端均和所述熔体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熔体分配管上均设置有所述计量泵;

    所述纺丝器和所述熔体分配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纺丝器包括熔体输送总管、熔体处理器、熔体输送支管和纺丝板,所述熔体输送总管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熔体分配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熔体输送总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熔体处理器连接,所述熔体输送支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熔体输送支管和所述熔体处理器连接,所述纺丝板设置有多个纺丝孔,所述纺丝孔和所述熔体输送支管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熔体输送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纺丝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组件和所述侧吹风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可将未形成丝束的聚乳酸切片吸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吹风装置包括吹风箱体、进风筒,所述吹风箱体顶部设置有多个通丝孔,所述吹风箱体底部设置有通过孔以及风网,所述风网设置在所述通过孔的水平一侧,所述进风筒设置在所述风网的下方;

    多个所述通丝孔以及所述通过孔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箱体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风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风网呈锐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箱体内沿竖向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和所述风网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箱体还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两扇相对并可开启的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组件包括并联的第一牵伸单元和第二牵伸单元,所述第一牵伸单元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预网络器、第一对热辊组、第二对热辊组,所述第二牵伸单元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丝盘以及第二导丝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包括按工艺流程依次设置的干燥系统、螺杆挤压机、纺丝组件、侧吹风装置、上油装置、甬道、牵伸组件、网络器以及卷绕机。本实用新型有利于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有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亮;唐志萍;宁宇;魏明瑞;孔维嘉;曹新荣;冯婷;冯晓宇;王慧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6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