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载孔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抗拉强度大的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属于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试验台座及反力墙结构是进行结构试验加载的部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结构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因此,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满足试验加载最大能力外,还对内嵌的安装螺母精度有极高的要求(螺栓水平偏差≤0.3mm,垂直度偏差≤1‰)。
由于反力墙及试验台座上预埋有几百个加载孔,且加载孔之间的孔距精度要求高,轴线与墙面或台面的垂直度需要高,墙与台座的表面平整度及相互垂直度要求也高,因此施工难度较大。而为了保证反力墙及试验台座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加载孔与墙面或台座的垂直度,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加载孔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820229322.3,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反力墙或反力台座上的加载孔结构,包括一符合孔径要求的钢管,该钢管的两端各固定有一钢板;在该加载孔上下两侧之一焊固有一经过精加工的角码,角码上开有孔;另在加载孔中间再加焊一经过精加工的锁接片,该锁接片与角码垂直,且其上也开有孔。
上述该类加载孔结构能够保证反力墙及试验台座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加载孔与墙面或台座的垂直度,但是该类加载孔结构的整体强度、抗拉强度低,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整体拔出的现象,不能保证整体的牢固性,进而影响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其整体结构为通孔式,在安装实验设备时,施工不方便,安全性低,并且整体结构施工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抗拉强度大,施工方便的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包括螺母垫板,螺母垫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螺母垫板的下端面上与通孔同轴一体连接有螺母套,螺母垫板的上端面上与通孔同轴一体连接有圆形钢管,螺母垫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强其整体抗拉强度的加固装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圆形钢管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用于封装圆形钢管上端面的圆形盖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母套的下方一体连接有与螺母套同轴设置的加长钢管。
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母垫板上绕通孔的轴线且靠近螺母垫板的边缘位置呈环形间隔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固装置包括锚栓,多个锚栓的上端穿过连接孔并与螺母垫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锚栓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同轴套设有第二锚栓垫板,所述锚栓上位于第二锚栓垫板的下方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先布设钢筋骨架,并对钢筋骨架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专用定位装置对多个该加载孔结构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固定钢筋骨架,然后再将各个加载孔结构的螺母垫板与钢筋骨架焊接实现固定连接,然后再锚栓的左右两侧分别横向设置加强筋,并且加强筋分别与各个加载孔结构的第二锚栓垫板进行焊接,一排的位置确定后,焊接牢固,施工下一排,直至完成,完成后拆除专用定位装置,浇筑混凝土,即可建造出抗拉强度大,施工方便,加载孔与墙面或实验台座相互垂直的反力墙或试验台座。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能够保证反力墙及试验台座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加载孔与墙面或台座的垂直度,并且整体结构强度、抗拉强度高,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整体拔出的现象,进而能够保证整体的牢固性,提高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在安装实验设备时,施工方便,安全性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母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锚栓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强筋的布设图。
图中:1-圆形钢管;2-圆形盖板;3-螺母垫板;4-螺母套;5-通孔;6-连接孔;7-锚栓;8-第一紧固螺母;9-第二紧固螺母;10-第一锚栓垫板;11-第三紧固螺母;12-第二锚栓垫板;13-加长钢管;1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包括螺母垫板3,螺母垫板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5,螺母垫板3的下端面上与通孔5同轴一体连接有螺母套4,螺母垫板3的上端面上与通孔5同轴一体连接有圆形钢管,螺母垫板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强其整体抗拉强度的加固装置。
所述圆形钢管1的内圆直径等于通孔5的直径,所述螺母套4的内圆直径等于通孔5的直径。
这样设计,能够保证圆形钢管1与通孔5和螺母套4同轴设置。
所述圆形钢管1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圆形盖板2,所述圆形盖板2通过铰链连接实现与圆形钢管1的活动连接。
这样设计,能够在使用时通过圆形盖板2用于封装圆形钢管1的上端面,进而在建筑反力墙墙体或试验台座时能够避免混凝土灌入圆形钢管1内,并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螺母套4的下方一体连接有加长钢管13,所述加长钢管13与螺母套4同轴设置。
这样设计,通过加长钢管13用于增长螺母套4的使用长度,降低整体制造成本,进而能够使安装紧固螺栓通过圆形钢管1的引导下与螺母套4螺纹连接时,通过加长钢管13增长螺母套4的使用长度,使安装紧固螺栓的下端与螺母套4螺纹连接后能够继续向下延伸。
所述螺母垫板3的整体形状呈菱形板状结构,由q345b钢板制成。
所述螺母垫板3上绕通孔5的轴线且靠近螺母垫板3的边缘位置呈环形间隔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连接孔6。
所述加固装置包括锚栓7,多个锚栓7的上端穿过连接孔6并与螺母垫板3固定连接。
所述锚栓7上位于螺母垫板3的上方同轴套设有第一锚栓垫板10,所述锚栓7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紧固螺母8。
所述锚栓7上位于螺母垫板3的下方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9。
这样设计,能够通过第二紧固螺母9用于限定锚栓7防止锚栓7向上移动,通过第一锚栓垫板10和第一紧固螺母8用于限定锚栓7防止锚栓7向下移动,进而实现锚栓7与螺母垫板3的固定连接,并且组装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省组装时间,提高制造效率。
所述锚栓7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同轴套设有第二锚栓垫板12,所述锚栓7上位于第二锚栓垫板12的下方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母11。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第三禁锢螺母11将第二锚栓垫板12限定在锚栓7上。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抗拉、抗拔强度,所述锚栓7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加强筋14,加强筋14分别与第二锚栓垫板12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14分别用于连接两相邻的第二锚栓垫板12实现多个加载孔结构之前的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先布设钢筋骨架,并对钢筋骨架进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专用定位装置对多个该加载孔结构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固定钢筋骨架,然后再将各个加载孔结构的螺母垫板3与钢筋骨架焊接实现固定连接,然后再锚栓7的左右两侧分别横向设置加强筋14,并且加强筋14分别与各个加载孔结构的第二锚栓垫板12进行焊接,一排的位置确定后,焊接牢固,施工下一排,直至完成,完成后拆除专用定位装置,浇筑混凝土,即可建造出抗拉强度大,施工方便,加载孔与墙面或实验台座相互垂直的反力墙或试验台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能够保证反力墙及试验台座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加载孔与墙面或台座的垂直度,并且整体结构强度、抗拉强度高,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整体拔出的现象,进而能够保证整体的牢固性,提高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在安装实验设备时,施工方便,安全性高。
1.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垫板(3),螺母垫板(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5),螺母垫板(3)的下端面上与通孔(5)同轴一体连接有螺母套(4),螺母垫板(3)的上端面上与通孔(5)同轴一体连接有圆形钢管(1),螺母垫板(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强其整体抗拉强度的加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钢管(1)的上端面活动连接有用于封装圆形钢管(1)上端面的圆形盖板(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4)的下方一体连接有与螺母套(4)同轴设置的加长钢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垫板(3)上绕通孔(5)的轴线且靠近螺母垫板(3)的边缘位置呈环形间隔均匀排列开设有多个连接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包括锚栓(7),多个锚栓(7)的上端穿过连接孔(6)并与螺母垫板(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反力墙深度嵌入式加载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7)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同轴套设有第二锚栓垫板(12),所述锚栓(7)上位于第二锚栓垫板(12)的下方螺纹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母(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