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有更高的追求,纺织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主要取决于构成纺织品的纱线,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生活领域。
传统的纱线由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要么强度低,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断裂,使用寿命短,无法满足某些高强度产品的需求;要么弹性差,不容易伸缩,无法满足某些高弹性产品的需求。
传统纱线在应用范围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强度和弹性是纱线主要的性能指标,因此,开发一种纱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该纱线具有强度高且弹性好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包括芯层,所述芯层由四根棉化纤长丝相互交捻而成,所述棉化纤长丝分别为甲型长丝、乙型长丝和丙型长丝按不同比例混合交织缠绕而成,所述芯层内设有内层,所述内层为两根聚酯纤维长丝与两根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相互捻合而成并缠绕在所述芯层内部,所述芯层和内层之间填充聚酯纤维短纤,所述芯层外侧缠绕有四根金属细丝。
进一步地,所述甲型长丝、乙型长丝和丙型长丝分别为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棉丝。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细丝为不锈钢材质抽拉而成的纤维状细丝。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聚酯纤维长丝纤度为50-80d。
进一步地,所述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纤度为70-100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芯层中的棉化纤长丝通过为涤纶纤维的甲型长丝、氨纶纤维的乙型长丝和棉丝的丙型长丝按不同比例混合交织缠绕,可以获得强度和弹性比例不同的纱线;内层由两根聚酯纤维长丝与两根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相互捻合而成并缠绕在所述芯层内部,提高了纱线的强度和弹性,芯层和内层之间填充聚酯纤维短纤,进一步提高了纱线的强度;芯层外侧缠绕四根由不锈钢材质抽拉而成的纤维状金属细丝,极大的增强了纱线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芯层;2.棉化纤长丝;3.甲型长丝;4.乙型长丝;5.丙型长丝;6.内层;7.聚酯纤维长丝;8.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9.聚酯纤维短纤;10.金属细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的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包括芯层1,所述芯层1由四根棉化纤长丝2相互交捻而成,棉化纤长丝2分别为甲型长丝3、乙型长丝4和丙型长丝5按不同比例混合交织缠绕而成,可以获得强度和弹性比例不同的纱线,大大加强了纱线轴向的抗拉强度,降低了纱线的断线率,芯层1内设有内层6,内层6为两根聚酯纤维长丝7与两根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8相互捻合而成并缠绕在芯层1内部,使得纱线强度大、弹性好且不易变形,同时兼备了保暖、吸湿性强的优点,芯层1和内层6之间填充聚酯纤维短纤9,提高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芯层1外侧缠绕有四根金属细丝10,极大的增强了纱线的强度。
甲型长丝3、乙型长丝4和丙型长丝5分别为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棉丝,能够使纱线具有的较高的韧性,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弹性。
金属细丝10为不锈钢材质抽拉而成的纤维状细丝,利用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提升纱线的强度。
聚酯纤维长丝7纤度为50-80d。
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8纤度为70-100d。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1.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包括芯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1)由四根棉化纤长丝(2)相互交捻而成,所述棉化纤长丝(2)分别为甲型长丝(3)、乙型长丝(4)和丙型长丝(5)按不同比例混合交织缠绕而成,所述芯层(1)内设有内层(6),所述内层(6)为两根聚酯纤维长丝(7)与两根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8)相互捻合而成并缠绕在所述芯层(1)内部,所述芯层(1)和内层(6)之间填充聚酯纤维短纤(9),所述芯层(1)外侧缠绕有四根金属细丝(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型长丝(3)、乙型长丝(4)和丙型长丝(5)分别为涤纶纤维、氨纶纤维和棉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细丝(10)为不锈钢材质抽拉而成的纤维状细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长丝(7)纤度为50-8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度高且弹性好的棉化纤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棉纤维素纤维长丝(8)纤度为70-100d。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