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
背景技术:
车辆制造领域,经常需要对线束端子进行拉力试验。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拉力试验采用专用的拉力试验设备完成。现有的拉力试验设备所用的拉线夹头采用楔形夹头,在夹紧时夹紧块通过斜面机构产生的向内的压力把试件夹紧锁牢,在拆卸试件残体时应该方便、省力。但是楔形夹头在拉力试验中,常常出现“锁死”试件,或者出现试样“打滑”及“崩齿”等现象,给试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夹紧块外侧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楔形夹角,楔形夹角较小时,虽然夹头自锁性能好,容易把试件夹紧锁牢,但是夹得越紧、锁得越牢,试件残体的拆卸就越困难,即出现“锁死”现象。但是在若楔形夹角较大,则卡口夹紧行程的扩张量大,试件容易装卡与拆卸,但自锁性能差,试件容易在卡口中“打滑”。针对不同粗细、不同材质的线束往往要使用楔形夹角对应的夹头,才能在“锁死”和“打滑”之间得到平衡,这样一个拉力试验设备在应用于不同线束时需要对应更换的多个夹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力试验设备在应用于不同线束时需要有对应更换的多个夹头,成本较高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包括机座、升降机构、顶板、拉力传感器、拉线夹头和操作面板,所述拉线夹头包括夹头体、一对楔形夹紧块、拉杆、一对夹角调节块、一对盖板和圆柱,所述夹头体前面设有下端小于上端的梯形槽,所述夹头体下端设有连通到所述梯形槽的放线开口,所述梯形槽两侧设有插接所述夹角调节块的调节块插槽,螺钉尾端穿过所述盖板和所述夹角调节块连接到所述夹头体,所述盖板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楔形夹紧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梯形槽中,所述夹角调节块朝内一侧与所述楔形夹紧块外侧的斜面配合接触,所述拉杆通过左右方向设置的水平转轴转动连接到所述夹头体,所述拉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梯形槽并垂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圆柱,所述圆柱与所述楔形夹紧块活动连接,一对所述楔形夹紧块和一对所述夹角调节块斜面相配合形成一组夹紧组件,每个拉线夹头有若干组斜面倾斜角度不同的夹紧组件用于替换。
优选的,所述拉线夹头还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夹头体前面的上部,安装块下端伸到所述梯形槽上部并设有拉杆安装槽,所述水平转轴安装在所述拉杆安装槽中,所述拉杆与所述水平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楔形夹紧块内侧上部具有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导槽,所述圆柱两端伸入到对应侧的所述导槽中,在所述楔形夹紧块位于最下端时,所述圆柱到所述导槽端部有间隙,所述圆柱端面到所述导槽底部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梯形槽顶部具有下端较小的梯形凸块,所述楔形夹紧块内侧上端具有与所述梯形凸块两侧斜面相配合的倒角。
优选的,所述楔形夹紧块彼此相对一侧下端具有向内伸出的夹线部,所述夹线部内侧面为锯齿面。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外壳、丝杠、螺母滑块、滑板和安装板,所述丝杠上端与所述支撑外壳顶部的所述顶板转动连接,下端转动连接到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机座内,所述机座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通过链轮机构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螺母滑块安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滑板安装在所述螺母滑块上,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外壳前部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一个拉线夹头通过所述拉力传感器连接到所述顶板的悬伸部底面,另一个拉线夹头与顶部的拉线夹头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电机和所述拉力传感器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设置夹角调节块以后,一对所述楔形夹紧块和一对所述夹角调节块斜面相配合形成一组夹紧组件,每个拉线夹头有若干组斜面倾斜角度不同的夹紧组件用于替换。通过更换不同夹紧组件,就能对应夹紧不同的线束,防止锁死和打滑现象。由于不需要更换整个夹头,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成本。
2、实际工作中,拉力试验机长期频繁使用,夹紧块与夹头体内侧之间因为接触疲劳等原因,出现小的疲劳蚀坑。由于斜面的粗糙度变大,使得原本正常的夹头也变得容易锁死,因此不得不更换整个夹头。
楔形夹紧块外侧的斜面容易打磨平滑,传统的夹头体内侧面不易打磨只能整体更换,增加了维护的成本。使用夹角调节块后,只需要对夹角调节块表面进行打磨就可以重复使用,只要保证楔形夹角不变就能重复使用,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线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楔形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线夹头的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拉线夹头,11、夹头体,111、放线开口,112、梯形槽,12、楔形夹紧块,121、夹线部,122、导槽,123、锯齿面,124、倒角,13、盖板,14、安装块,15、拉杆,16、夹角调节块,17、圆柱,18、梯形凸块,2、机座,3、升降机构,31、支撑外壳,32、支架,33、丝杠、34、滑板,35、螺母滑块,36、升降电机,37、链轮机构,4、拉力传感器,5、顶板,6、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包括机座2、升降机构3、顶板5、拉力传感器4、拉线夹头1和操作面板6。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支撑外壳31、丝杠33、螺母滑块35、滑板33和安装板,所述丝杠33上端与所述支撑外壳31顶部的所述顶板5转动连接,下端转动连接到支架32,所述支架32固定在所述机座2内,所述机座2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36,所述升降电机36通过链轮机构37与所述丝杠33传动连接,所述螺母滑块35安装在所述丝杠33上,所述滑板33安装在所述螺母滑块35上,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外壳31前部与所述滑板33固定连接。
一个拉线夹头1通过所述拉力传感器4连接到所述顶板5的悬伸部底面,另一个拉线夹头1与顶部的拉线夹头1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操作面板6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升降电机36和所述拉力传感器4信号连接。
所述拉线夹头1包括夹头体11、一对楔形夹紧块12、拉杆15、一对夹角调节块16、一对盖板13和圆柱17,所述夹头体11前面设有下端小于上端的梯形槽112,所述夹头体11下端设有连通到所述梯形槽112的放线开口111,所述梯形槽112两侧设有插接所述夹角调节块16的调节块插槽,螺钉尾端穿过所述盖板13和所述夹角调节块16连接到所述夹头体11,所述盖板13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楔形夹紧块12滑动安装在所述梯形槽112中,所述夹角调节块16朝内一侧与所述楔形夹紧块12外侧的斜面配合接触,所述拉杆15通过左右方向设置的水平转轴转动连接到所述夹头体11,所述拉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梯形槽112并垂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圆柱17,所述圆柱17与所述楔形夹紧块12活动连接,一对所述楔形夹紧块12和一对所述夹角调节块16斜面相配合形成一组夹紧组件,每个拉线夹头1有若干组斜面倾斜角度不同的夹紧组件用于替换。
所述拉线夹头1还包括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固定在所述夹头体11前面的上部,安装块14下端伸到所述梯形槽112上部并设有拉杆15安装槽,所述水平转轴安装在所述拉杆15安装槽中,所述拉杆15与所述水平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楔形夹紧块12内侧上部具有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导槽122,所述圆柱17两端伸入到对应侧的所述导槽122中,在所述楔形夹紧块12位于最下端时,所述圆柱17到所述导槽122端部有间隙,所述圆柱17端面到所述导槽122底部有间隙。
所述梯形槽112顶部具有下端较小的梯形凸块18,所述楔形夹紧块12内侧上端具有与所述梯形凸块18两侧斜面相配合的倒角124。所述楔形夹紧块12彼此相对一侧下端具有向内伸出的夹线部121,所述夹线部121内侧面为锯齿面123。
本实用新型如果出现夹头锁死或打滑现象对拉线夹头1的调节过程如下:首先卸掉连接盖板13的螺钉,将盖板13拆下,再将安装块14上的螺钉拆下,将安装块14、拉杆15以及楔形夹紧块12拆下,再将夹角调节块16拆下。检查夹角调节块16和楔形夹紧块12相接触的斜面,如果斜面表面粗糙度较差,则对二者的斜面进行打磨,直到斜面的粗糙度符合要求。将夹角调节块16装入调节块插槽,将导槽122套到圆柱17端部,将楔形夹紧块12与拉杆15端部装到梯形槽112中,将安装块14固定到夹头体11上,再将盖板13装上用螺钉固定。
如果斜面粗糙度符合要求,则说明是楔形夹紧块12的斜面的楔形夹角过大或过小,如果是打滑现象说明楔形夹角过大,则选用斜面楔形夹角更小的夹紧组件替换原有的夹紧组件;如果是锁死现象说明楔形夹角过小,则选用斜面楔形夹角更大的夹紧组件替换原有的夹紧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包括机座(2)、升降机构(3)、顶板(5)、拉力传感器(4)、拉线夹头(1)和操作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夹头(1)包括夹头体(11)、一对楔形夹紧块(12)、拉杆(15)、一对夹角调节块(16)、一对盖板(13)和圆柱(17),所述夹头体(11)前面设有下端小于上端的梯形槽(112),所述夹头体(11)下端设有连通到所述梯形槽(112)的放线开口(111),所述梯形槽(112)两侧设有插接所述夹角调节块(16)的调节块插槽,螺钉尾端穿过所述盖板(13)和所述夹角调节块(16)连接到所述夹头体(11),所述盖板(13)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楔形夹紧块(12)滑动安装在所述梯形槽(112)中,所述夹角调节块(16)朝内一侧与所述楔形夹紧块(12)外侧的斜面配合接触,所述拉杆(15)通过左右方向设置的水平转轴转动连接到所述夹头体(11),所述拉杆(15)的一端伸入所述梯形槽(112)并垂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圆柱(17),所述圆柱(17)与所述楔形夹紧块(12)活动连接,一对所述楔形夹紧块(12)和一对所述夹角调节块(16)斜面相配合形成一组夹紧组件,每个拉线夹头(1)有若干组斜面倾斜角度不同的夹紧组件用于替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夹头(1)还包括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固定在所述夹头体(11)前面的上部,安装块(14)下端伸到所述梯形槽(112)上部并设有拉杆(15)安装槽,所述水平转轴安装在所述拉杆(15)安装槽中,所述拉杆(15)与所述水平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楔形夹紧块(12)内侧上部具有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导槽(122),所述圆柱(17)两端伸入到对应侧的所述导槽(122)中,在所述楔形夹紧块(12)位于最下端时,所述圆柱(17)到所述导槽(122)端部有间隙,所述圆柱(17)端面到所述导槽(122)底部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槽(112)顶部具有下端较小的梯形凸块(18),所述楔形夹紧块(12)内侧上端具有与所述梯形凸块(18)两侧斜面相配合的倒角(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夹紧块(12)彼此相对一侧下端具有向内伸出的夹线部(121),所述夹线部(121)内侧面为锯齿面(1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线束拉力测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支撑外壳(31)、丝杠(33)、螺母滑块(35)、滑板(34)和安装板,所述丝杠(33)上端与所述支撑外壳(31)顶部的所述顶板(5)转动连接,下端转动连接到支架(32),所述支架(32)固定在所述机座(2)内,所述机座(2)内还安装有升降电机(36),所述升降电机(36)通过链轮机构(37)与所述丝杠(33)传动连接,所述螺母滑块(35)安装在所述丝杠(33)上,所述滑板(34)安装在所述螺母滑块(35)上,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外壳(31)前部与所述滑板(34)固定连接,一个拉线夹头(1)通过所述拉力传感器(4)连接到所述顶板(5)的悬伸部底面,另一个拉线夹头(1)与顶部的拉线夹头(1)相对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