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8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复合软管广泛应用于远程供水、抗洪抢险、消防救灾、液体油料和天然气输送等多个领域。为了提高软管的耐压强度,软管中间都有一层纤维增强骨架层,该纤维骨架层多数采用圆形经纬编织机编织而成。

    目前,复合软管应用需求向多元化、多用途、大口径方向发展,尤其应用于页岩气开采所需的可扁平收卷复合软管的市场前景巨大。

    现有技术的圆形经纬编织机在编织大口径筒型编织物时,由于编织物的口径变大,编织机各个零部件的直径以及整体体积也会相应变大,而受现有零部件加工制造设备条件的限制,部分关键零部件由于直径超大而无法加工,因此现有技术的圆形经纬编织机,其编织得到的筒型编织物会受到限制,最大编织口径仅可达24英寸,难以满足上述页岩气开采等需求大口径的筒型编织物的场合的应用,且现有技术的圆形经纬编织机在传动结构上使用的齿轮较多,使得传动结构复杂,不仅容易发生故障,在工作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并且由于编织机中使用的梭子数量不易进行改变,使得编织出的编织物种类也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突破目前的编织口径限制从而编织得到大口径筒型编织物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用于对多股纱线进行编织从而得到筒型的编织物,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环形框体,具有用于引导作为经线的纱线的导纱环、沿该导纱环上侧的边缘延伸的上框部以及沿该导纱环下侧的边缘延伸的下框部;编织物导筒,用于收集编织好的编织物;回转部,具有围绕编织物导筒设置的转盘以及与该转盘一体形成的装有回转齿轮的配合部;驱动部,用于驱动回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以及多个梭子,安装在环形框体中,用于装载并引导作为纬线的纱线,其中,环形框体包括呈环状的导纱环、沿该导纱环上边缘延伸的上框部以及沿该导纱环下边缘延伸的下框部,上框部设有沿导纱环边缘延伸的上导槽,下框部设有沿导纱环边缘延伸的下导槽,转盘上设有推梭轮,该推梭轮位于梭子的尾部,转盘上设有分线盘,该分线盘轮位于梭子的头部,用于对经线进行分经,梭子的数量根据编织需求进行改变,梭子的数量为两个、四个或六个,梭子被设置在推梭轮与分线盘之间,并且容纳在环形框体中,分别与上导槽和下导槽嵌合,从而随着转盘的转动而转动并在经线之间引入纬线,进而完成编织物的经纬编织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支撑部,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座支撑架以及设置在底座支撑架上的底座,回转部设置在底座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底座下方还设有织物牵出部,该织物牵出部用于将编织物牵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底座外侧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底座外侧的的驱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与回转齿轮和驱动电机的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得驱动电机运行时通过驱动齿轮组驱动回转齿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上导槽与下导槽均具有与导纱环具有第一夹角的斜面,梭子与上导槽与下导槽相对应的表面为与转盘具有第二夹角的斜面,该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的角度一致,从而使得梭子与上导槽和下导槽嵌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个筒口,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编织物导筒中,用于在对不同直径的编织物进行编织时安装在编织物导筒上从而对不同直径的编织物进行引导。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盘上还设有与分线盘一一对应的挑线杆,该挑线杆用于与分线盘进行配合来对引入的经线进行分经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回转部与编织物导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降低旋转摩擦的钢珠,编织物导筒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珠的调整螺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环形框体的座板上固定安装有墙板,该墙板上设置有经线张力控制组件以及设置在该经线张力控制组件下方的经线断线自停组件。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因为设有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以及回转齿轮,通过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组来带动回转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转盘进行旋转,来使得梭子进行转动从而引入纬线完成经纬编织动作,所以,实现了新的传动结构,这种传动结构来无需使用直径超大的零部件就能进行大口径筒型编织物的编织,且这种传动结构设置的传动齿轮少,仅设有驱动电机的齿轮、驱动齿轮组以及回转齿轮,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机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同时有效降低了机器的故障发生率;因为设置有具有斜面的上导槽和下导槽来嵌装梭子,并使梭子沿着上导槽和下导槽进行转动,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梭子转动工作时会意外脱出,保证梭子平稳地进行转动,保证了编织效率;因为在无需变更其他机构的条件下,仅对使用的梭子数量进行改变就能完成不同的编织需求,且能通过增加梭子的数量来进行更加高效的编织,所以,能够高效的满足各类编织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传动结构简单、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维护简单,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筒型编织物的编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形框体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形框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环形框体中放置有两个梭子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环形框体中放置有四个梭子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环形框体中放置有六个梭子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梭子的放置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梭子置于环形框体中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100,用于对多股纱线进行编织从而得到筒型的编织物,具有环形框体1、编织物导筒2、回转部3、驱动部4、梭子5以及支撑部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形框体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环形框体的俯视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环形框体1具有用于引导作为经线的纱线的导纱环11、沿该导纱环11上侧的边缘延伸的上框部12以及沿该导纱环11下侧的边缘延伸的下框部13。

    环形框体1包括呈环状的导纱环11、沿该导纱环11上边缘延伸的上框部12以及沿该导纱环11下边缘延伸的下框部13,上框部12设有沿导纱环11边缘延伸的上导槽,下框部13设有沿导纱环11边缘延伸的下导槽。

    环形框体的座板上固定安装有墙板14,该墙板14上设置有经线张力控制组件15以及设置在该经线张力控制组件15下方的经线断线自停组件16。其中,经线张力控制组件15用控制经线张力,经线断线自停组件16用于在经线断线时停止设备工作,本实施例的经线张力控制组件15和经线断线自停组件16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中的常规结构,其工作原理也与现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编织物导筒2用于收集编织好的编织物。

    编织物导筒2中具有能够可拆卸地安装的多个筒口21,用于在对不同直径的编织物进行编织时安装在编织物导筒2上从而对不同直径的编织物进行引导,编织物的口径可达24英寸以上。

    本实施例中,编织物导筒2的上部内侧边缘设有具有螺栓固定孔的筒口座,筒口21呈圆柱形,并且筒口21的下部外侧边缘设有螺栓孔,安装筒口21时使用螺栓穿过螺栓孔与螺栓固定孔来将筒口21固定编织物导筒2上,当更换筒口21时,松开螺栓并卸下筒口21,从而使的筒口21可拆卸地安装在编织物导筒2中。

    回转部3具有围绕编织物导筒设置的转盘31以及与该转盘31一体形成的装有回转齿轮的配合部32。

    转盘31呈圆环形状。

    配合部32位于转盘31下方并与转盘31一体形成。

    配合部32与编织物导筒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降低旋转摩擦的钢珠,编织物导筒2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珠的调整螺钉,钢珠固定在编织物导筒2外壁,调整螺钉设置在编织物导筒2内壁。

    驱动部4用于驱动回转齿轮转动从而使得配合部32转动并带动一体的转盘31进行转动。

    梭子5安装在环形框体1中,用于装载并引导作为纬线的纱线,梭子5的数量能够根据不同编织物的组织结构的要求来进行更换。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环形框体中放置有两个梭子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环形框体中放置有四个梭子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环形框体中放置有六个梭子的示意图。

    如图5至图7所示,当梭子5的数量为两个时,完成一圈编织每圈编入2纬,在进行普通的双层斜纹交织时,效率一般;在不改变其他机构的情况下,将梭子5的数量增加为四个,此时完成一圈编织每圈编入4纬,在进行普通的双层斜纹交织时,编织效率为使用两个梭子5时的2倍;在不改变其他机构的情况下,仅改变梭子的长度,将梭子5的使用数量增加为六个时,完成一圈编织每圈编入6纬,在进行普通的双层斜纹交织时,编织效率为使用两个梭子5时的3倍,并且当梭子5的数量为六个时,还可以编织三层结构的编织物,三层结构编织物比二层结构编织物更耐压。

    梭子5包括具有第一斜面以及与该第一斜面相对向的第二斜面的梭体、设置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处的多个梭轮51、设置在梭体外侧表面的与导纱环11接触的圆状滚轮52、设置在梭子头部的梭箭53、设置在梭子尾部的梭尾轮54、通过第一梭柄和第二梭柄与梭体固定连接的针板以及位于第一梭柄和第二梭柄之间的设置在梭体内侧的纡管。

    本实施例中,转盘上还设有设有推梭轮311,梭子5尾部的梭尾轮54与推梭轮311相接触,从而对梭子5放置位置进行固定,

    转盘上31设有分线盘312,梭子5头部的梭箭53与分线盘312相接触,通过分线盘312将经线分经后,使梭子5在分经后的经线中进行穿梭。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梭子的放置位置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梭子置于环形框体中的剖面图。

    如图8和图9所示,梭子5被设置在推梭轮311与分线盘312之间,并且容纳在环形框体1中,分别与上导槽和下导槽嵌合,从而随着转盘31的转动而转动,来在分经后的经线中穿梭并引入纬线,进而完成编织物的经纬编织动作。

    支撑部6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座支撑架61以及设置在底座支撑架61上的底座62,回转部3设置在底座62的中心位置。

    上导槽与下导槽均具有与导纱环11具有第一夹角的斜面,梭子5与上导槽与下导槽相对应的表面为与转盘31具有第二夹角的斜面,该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的角度一致,从而使得梭子5的与上导槽和下导槽嵌合。

    底座62下方还设有织物牵出部7,该织物牵出部7用于将编织物牵出。本实施例中,织物牵出部7具有多个牵引轮,并通过牵引轮来将编织物牵引出来。

    驱动部4包括设置在底座62外侧的驱动电机41以及设置在底座62外侧的的驱动齿轮组42,驱动齿轮组42与回转齿轮和驱动电机41的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得驱动电机41运行时通过驱动齿轮组42驱动回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配合部32一体形成的转盘31进行转动。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分线盘312安装在转盘上,具有间隔分布的凸起与凹陷,这些凸起和凹陷分别用于对进入的经线进行分线。该分线盘312处还安装有转动电机,使得分线盘312跟随转盘31转动时,通过转动电机驱动分线盘312自身也进行转动,并通过该转动动作来让引入的经线分别经由凹陷与凸起后进行分线,来对引入的经线完成分经动作。

    转盘31上还设有与分线盘312一一对应的挑线杆313,该挑线杆313用于与分线盘312进行配合来对引入的经线进行分经动作。

    本实施例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设备运作时,驱动电机41带动驱动齿轮组42转动,驱动齿轮组42带动与其啮合的回转齿轮转动,转盘31随着回转齿轮的转动进行转动,并带动设置在推梭轮311与分线盘312之间的梭子5沿着上导槽与下导槽进行转动从而引入纬线,经线从导纱环11引入并通过分线盘312完成分经后与纬线完成经纬编织,编织物收集于编织物导筒2并通过织物牵出部7来进行牵出。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因为设有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组以及回转齿轮,通过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组来带动回转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转盘进行旋转,来使得梭子进行转动从而引入纬线完成经纬编织动作,所以,实现了新的传动结构,这种传动结构来无需使用直径超大的零部件就能进行大口径筒型编织物的编织,且这种传动结构设置的传动齿轮少,仅设有驱动电机的齿轮、驱动齿轮组以及回转齿轮,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机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同时有效降低了机器的故障发生率;因为设置有具有斜面的上导槽和下导槽来嵌装梭子,并使梭子沿着上导槽和下导槽进行转动,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梭子转动工作时会意外脱出,保证梭子平稳地进行转动,保证了编织效率;因为在无需变更其他机构的条件下,仅对使用的梭子数量进行改变就能完成不同的编织需求,且能通过增加梭子的数量来进行更加高效的编织,所以,能够高效的满足各类编织需求。因此,本实施例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传动结构简单、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维护简单,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筒型编织物的编织。

    另外,编织物导筒中具有能够可拆卸地安装的多个筒口,用于在对不同直径的编织物进行编织时安装在编织物导筒上从而对不同直径的编织物进行引导,且编织物的口径可达24英寸以上,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大口径的编织物的制造。

    进一步地,因为配合部与编织物导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降低旋转摩擦的钢珠,所以降低了旋转阻力,能够保证转盘顺畅地进行转动。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用于对多股纱线进行编织从而得到筒型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框体,具有用于引导作为经线的所述纱线的导纱环、沿该导纱环上侧的边缘延伸的上框部以及沿该导纱环下侧的边缘延伸的下框部;

    编织物导筒,用于收集编织好的所述编织物;

    回转部,具有围绕所述编织物导筒设置的转盘以及与该转盘一体形成的装有回转齿轮的配合部;

    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回转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盘进行转动;以及

    多个梭子,安装在所述环形框体中,用于装载并引导作为纬线的所述纱线,

    其中,所述环形框体包括呈环状的导纱环、沿该导纱环上边缘延伸的上框部以及沿该导纱环下边缘延伸的下框部,

    所述上框部设有沿所述导纱环边缘延伸的上导槽,所述下框部设有沿所述导纱环边缘延伸的下导槽,

    所述转盘上设有推梭轮,该推梭轮位于所述梭子的尾部,

    所述转盘上设有分线盘,该分线盘轮位于所述梭子的头部,用于对所述经线进行分经,

    所述梭子的数量根据编织需求进行改变,所述梭子的数量为两个、四个或六个,

    所述梭子被设置在所述推梭轮与所述分线盘之间,并且容纳在所述环形框体中,分别与所述上导槽和所述下导槽嵌合,从而随着所述转盘的转动而转动并在所述经线之间引入所述纬线,进而完成所述编织物的经纬编织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支撑部,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座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支撑架上的底座,

    所述回转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底座下方还设有织物牵出部,该织物牵出部用于将编织物牵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底座外侧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底座外侧的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齿轮组与回转齿轮和所述驱动电机的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得所述驱动电机运行时通过所述驱动齿轮组驱动所述回转齿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上导槽与所述下导槽均具有与所述导纱环具有第一夹角的斜面,

    所述梭子与所述上导槽与所述下导槽相对应的表面为与所述转盘具有第二夹角的斜面,该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的角度一致,从而使得所述梭子与所述上导槽和所述下导槽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筒口,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编织物导筒中,用于在对不同直径的所述编织物进行编织时安装在所述编织物导筒上从而对不同直径的所述编织物进行引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转盘上还设有与所述分线盘一一对应的挑线杆,该挑线杆用于与所述分线盘进行配合来对引入的所述经线进行分经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回转部与所述编织物导筒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降低旋转摩擦的钢珠,

    所述编织物导筒内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钢珠的调整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环形框体的座板上固定安装有墙板,该墙板上设置有经线张力控制组件以及设置在该经线张力控制组件下方的经线断线自停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型编织物制造设备,用于对多股纱线进行编织从而得到筒型的编织物,包括:环形框体,具有导纱环、沿该导纱环上侧的边缘延伸的上框部以及沿该导纱环下侧的边缘延伸的下框部;编织物导筒;回转部,具有围绕编织物导筒设置的转盘以及与转盘一体形成的装有回转齿轮的配合部,驱动部,用于驱动回转齿轮并带动转盘转动;以及多个梭子,安装在环形框体中,用于装载并引导作为纬线的纱线,其中,上框部设有沿导纱环边缘延伸的上导槽,下框部设有沿导纱环边缘延伸的下导槽,转盘上设有推梭轮与分线盘轮,梭子被设置在推梭轮与分线盘之间并容纳在环形框体中,与上导槽和下导槽嵌合,梭子的数量根据编织需求变更为两个、四个或六个。

    技术研发人员:蔡卫丰;蔡宝祥;徐建辉;樊柳;唐蓉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倍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