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71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使用较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在长时间使用后,一些零部件必定会出现损坏,为了维修方便,维修人员需要将自行车悬挂起来,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位置,以增加维修效率,目前,常用的维修方法就是将自行车倒立进行维修或者通过固定的维修架将自行车悬挂起来进行维修,但是由于传统的维修架的高度不易调节位置也可能是固定的,不同身高的维修员使用同一个维修架势必会出现不适应,操作不方便的现象,而且传统的维修架不具备工具搁置的功能,当维修工具较多时,会出现工具没地儿放,放置凌乱的现象。

    但是现有的自行车维修支架还存在着不方便根据使用所调节卡箍的高度,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和不方便对工具进行挂放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以解决现有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存在着不方便根据使用所调节卡箍的高度,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和不方便对工具进行挂放的问题。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包括横向底板,纵向固定架,螺纹孔,左侧支脚,右侧支脚,工具存放挂架结构,辅助加强架结构,可调节挂接结构,矩形提携环,防滑套,左侧定位托板和右侧定位托板,所述的纵向固定架焊接在横向底板的中上部;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横向底板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支脚和右侧支脚分别胶接在横向底板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安装在纵向固定架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加强架结构安装在横向底板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挂接结构安装在辅助加强架结构的上部;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矩形提携环的上部外侧;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和右侧定位托板分别螺栓安装在横向底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挂接结构包括纵向调节架,调节插孔,调节套管,固定卡箍和固定插销,所述的调节插孔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纵向调节架上;所述的调节套管套接在纵向调节架的外侧下部;所述的固定卡箍焊接在调节套管的前侧;所述的矩形提携环焊接在纵向调节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加强架结构包括左侧加固架,右侧加固架,横向连接板,连接插孔和连接螺栓,所述的左侧加固架和右侧加固架分别焊接在纵向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并在下部与横向底板的上部焊接设置;所述的横向连接板设置在左侧加固架和右侧加固架的上部;所述的连接插孔开设在横向连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纵向调节架焊接在横向连接板的中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包括储存框,横向连接架,工具挂钩,防护盖和把手,所述的横向连接架螺栓安装在储存框的西部;所述的防护盖轴接在储存框的前侧;所述的把手胶接在防护盖的中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插销贯穿调节套管插接在调节插孔的内侧,所述的调节插孔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螺栓贯穿连接插孔分别与左侧加固架的上部和右侧加固架的上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工具挂钩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工具挂钩分别焊接在横向连接架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加固架和右侧加固架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支脚和右侧支脚分别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橡胶支脚。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和右侧定位托板的上部分别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套的外侧还刻画有网格状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储存框螺栓安装在纵向固定架的前侧中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插销贯穿调节套管插接在调节插孔的内侧,所述的调节插孔设置有多个,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调节固定插销贯穿调节套管插接在调节插孔内的位置,从而方便调节固定卡箍的高度。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螺栓贯穿连接插孔分别与左侧加固架的上部和右侧加固架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利用连接螺栓贯穿连接插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能够节省可调节挂接结构的占用空间。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工具挂钩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工具挂钩分别焊接在横向连接架的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工具进行挂放,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取拿工具。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侧加固架和右侧加固架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自身的固定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侧支脚和右侧支脚分别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橡胶支脚,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该支架与地面接触时的防滑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和右侧定位托板的上部分别设置为弧形,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自行车车轮起到托起作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套的外侧还刻画有网格状防滑纹,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使用者握持时的防滑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存框螺栓安装在纵向固定架的前侧中上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工具进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加强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挂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横向底板;2、纵向固定架;3、螺纹孔;4、左侧支脚;5、右侧支脚;6、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1、储存框;62、横向连接架;63、工具挂钩;64、防护盖;65、把手;7、辅助加强架结构;71、左侧加固架;72、右侧加固架;73、横向连接板;74、连接插孔;75、连接螺栓;8、可调节挂接结构;81、纵向调节架;82、调节插孔;83、调节套管;84、固定卡箍;85、固定插销;9、矩形提携环;10、防滑套;11、左侧定位托板;12、右侧定位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包括横向底板1,纵向固定架2,螺纹孔3,左侧支脚4,右侧支脚5,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辅助加强架结构7,可调节挂接结构8,矩形提携环9,防滑套10,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所述的纵向固定架2焊接在横向底板1的中上部;所述的螺纹孔3开设在横向底板1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支脚4和右侧支脚5分别胶接在横向底板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安装在纵向固定架2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加强架结构7安装在横向底板1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挂接结构8安装在辅助加强架结构7的上部;所述的防滑套10套接在矩形提携环9的上部外侧;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分别螺栓安装在横向底板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支脚4和右侧支脚5分别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橡胶支脚,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该支架与地面接触时的防滑效果,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的上部分别设置为弧形,在使用时方便对自行车车轮起到托起作用,所述的防滑套10的外侧还刻画有网格状防滑纹,在使用时能够增加使用者握持时的防滑效果;所述的可调节挂接结构8包括纵向调节架81,调节插孔82,调节套管83,固定卡箍84和固定插销85,所述的调节插孔82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纵向调节架81上;所述的调节套管83套接在纵向调节架81的外侧下部;所述的固定卡箍84焊接在调节套管83的前侧;所述的矩形提携环9焊接在纵向调节架81的上端;所述的固定插销85贯穿调节套管83插接在调节插孔82的内侧,所述的调节插孔82设置有多个,在使用时方便根据使用所需调节固定插销85贯穿调节套管83插接在调节插孔82内的位置,从而方便调节固定卡箍84的高度。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加强架结构7包括左侧加固架71,右侧加固架72,横向连接板73,连接插孔74和连接螺栓75,所述的左侧加固架71和右侧加固架72分别焊接在纵向固定架2的左右两侧,并在下部与横向底板1的上部焊接设置;所述的横向连接板73设置在左侧加固架71和右侧加固架72的上部;所述的连接插孔74开设在横向连接板7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纵向调节架81焊接在横向连接板73的中上部;所述的连接螺栓75贯穿连接插孔74分别与左侧加固架71的上部和右侧加固架72的上部螺纹连接,在不使用时利用连接螺栓75贯穿连接插孔74与螺纹孔3螺纹连接,从而能够节省可调节挂接结构8的占用空间,所述的左侧加固架71和右侧加固架72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在使用时能够增加自身的固定效果。

    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包括储存框61,横向连接架62,工具挂钩63,防护盖64和把手65,所述的横向连接架62螺栓安装在储存框61的西部;所述的防护盖64轴接在储存框61的前侧;所述的把手65胶接在防护盖64的中上部;所述的工具挂钩63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工具挂钩63分别焊接在横向连接架62的下部,在使用时方便对工具进行挂放,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取拿工具,所述的储存框61螺栓安装在纵向固定架2的前侧中上部,在使用时方便对工具进行储存。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所需调整调节套管83在纵向调节架81上的位置,且在调节完毕后固定插销85贯穿调节套管83插接在调节插孔82的内侧对其进行固定,接着讲自行车的车轮分别放置在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的上侧,并把自行车的坐杆卡接在固定卡箍84的内侧,以便对其进行固定,然后维修人员可拿放储存框61内或工具挂钩63上的工具,对自行车进行维修,且在不使用时将连接螺栓75贯穿连接插孔74与螺纹孔3螺纹连接,从而能够节省可调节挂接结构8的占用空间,然后握持矩形提携环9即可进行携带。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包括横向底板(1),纵向固定架(2),螺纹孔(3),左侧支脚(4),右侧支脚(5),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辅助加强架结构(7),可调节挂接结构(8),矩形提携环(9),防滑套(10),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所述的纵向固定架(2)焊接在横向底板(1)的中上部;所述的螺纹孔(3)开设在横向底板(1)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侧支脚(4)和右侧支脚(5)分别胶接在横向底板(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安装在纵向固定架(2)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加强架结构(7)安装在横向底板(1)的上部;所述的可调节挂接结构(8)安装在辅助加强架结构(7)的上部;所述的防滑套(10)套接在矩形提携环(9)的上部外侧;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分别螺栓安装在横向底板(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挂接结构(8)包括纵向调节架(81),调节插孔(82),调节套管(83),固定卡箍(84)和固定插销(85),所述的调节插孔(82)由上至下依次开设在纵向调节架(81)上;所述的调节套管(83)套接在纵向调节架(81)的外侧下部;所述的固定卡箍(84)焊接在调节套管(83)的前侧;所述的矩形提携环(9)焊接在纵向调节架(81)的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加强架结构(7)包括左侧加固架(71),右侧加固架(72),横向连接板(73),连接插孔(74)和连接螺栓(75),所述的左侧加固架(71)和右侧加固架(72)分别焊接在纵向固定架(2)的左右两侧,并在下部与横向底板(1)的上部焊接设置;所述的横向连接板(73)设置在左侧加固架(71)和右侧加固架(72)的上部;所述的连接插孔(74)开设在横向连接板(7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纵向调节架(81)焊接在横向连接板(73)的中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存放挂架结构(6)包括储存框(61),横向连接架(62),工具挂钩(63),防护盖(64)和把手(65),所述的横向连接架(62)螺栓安装在储存框(61)的西部;所述的防护盖(64)轴接在储存框(61)的前侧;所述的把手(65)胶接在防护盖(64)的中上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插销(85)贯穿调节套管(83)插接在调节插孔(82)的内侧,所述的调节插孔(82)设置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螺栓(75)贯穿连接插孔(74)分别与左侧加固架(71)的上部和右侧加固架(72)的上部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挂钩(63)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工具挂钩(63)分别焊接在横向连接架(62)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加固架(71)和右侧加固架(72)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支脚(4)和右侧支脚(5)分别采用厚度为五毫米至八毫米的橡胶支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定位托板(11)和右侧定位托板(12)的上部分别设置为弧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套(10)的外侧还刻画有网格状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自行车维修支架,包括横向底板,纵向固定架,螺纹孔,左侧支脚,右侧支脚,工具存放挂架结构,辅助加强架结构,可调节挂接结构,矩形提携环,防滑套,左侧定位托板和右侧定位托板,所述的纵向固定架焊接在横向底板的中上部;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横向底板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固定插销贯穿调节套管插接在调节插孔的内侧,有利于调节固定卡箍的高度;连接螺栓贯穿连接插孔分别与左侧加固架的上部和右侧加固架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不使用时利用连接螺栓贯穿连接插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能够节省可调节挂接结构的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齐;白恒;张金锁;淡团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崔奥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5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