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载具领域,涉及一种托盘,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缓冲托盘。
背景技术:
hit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晶体硅基板和非晶硅薄膜制成的混合型太阳能电池,它是采用hit结构的硅太阳能电池;所谓hit(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结构就是在p型氢化非晶硅和n型氢化非晶硅与n型硅衬底之间增加一层非掺杂(本征)氢化非晶硅薄膜,采取该工艺措施后,改变了pn结的性能。
申请号为201910850024.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沉积装备及其沉积方法,它包括:沉积组件,所述沉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l/l腔室、第一本征i层沉积腔室、p型掺杂非晶硅薄膜沉积腔室、第一转换腔室、第二本征i层沉积腔室、n型掺杂非晶硅薄膜沉积腔室、第二转换腔室、pvd腔室以及第二l/l腔室,各腔体之间采用真空锁结构连接;输料组件,所述输料组件用于硅片的进料和出料,包括安装在所述沉积组件两端以及其各腔体内的输料单元。通过在沉积组件的两端以及其各腔体内安装输料单元,能够实现硅片的自动化进料和出料,从而提高了其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然而,托盘与传动支撑框体组之间通常采用硬性接触,存在齿条与齿轮卡死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缓冲托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取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缓冲托盘,它包括:
承载本体;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的上方;
多组行走轮组,每组所述行走轮组安装在所述承载本体的侧面上;
多组连接机构,每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内的连接销以及一端通过腰型孔与所述连接销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齿条相连接的连接块;
多组第一缓冲机构,每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一端插在所述承载本体内且另一端插在所述齿条内的销轴以及套设在所述销轴上的弹簧。
优化地,所述承载本体包括支撑块、安装在所述支撑块底面的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侧面且设置有多个硅片载位的载料板;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行走轮组相对应的多个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组包括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在所述支撑块两侧面上且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安装板、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一根连接轴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轴两端的行走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销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优化地,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与所述齿条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缓冲托盘,通过在承载本体和齿条之间安装多组连接机构和多组第一缓冲机构,这样齿条在外部齿轮的带动下运动时,利用连接机构和第一缓冲机构的配合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而不会造成齿条和齿轮卡死,保证托盘正常、连续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缓冲托盘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缓冲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可移动缓冲托盘,主要包括承载本体1、齿条2、行走轮组3、第一缓冲机构4和连接机构5等。
其中,承载本体1包括支撑块11、安装在支撑块11底面的支撑板12以及固定在支撑板12侧面的载料板13(前述安装或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常规的螺栓、螺钉等实现;载料板13上设置有多个薄片载位,可以用于安装硅片、氧化硅片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其它形状或材料的载板);支撑块11的顶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凹槽111。齿条2设置在承载本体1的上方(即支撑块11的上方),其延伸方向与支撑块1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齿条2与外部的齿轮相啮合)。行走轮组3有多组,它们安装在承载本体1的侧面上;每组行走轮组3包括通过第一紧固件34(紧固件通常是螺栓、螺钉等常规的部件)安装在支撑块11两侧面上且与凹槽111相对应的安装板31(即安装板31为两块,对应安装在支撑块11的侧面上)、穿设在两块安装板31上的至少一根连接轴33(本申请中为2根)以及安装在连接轴33两端的行走轮32;行走轮32用于支撑在其它与托盘相配套的支撑结构上,外部的齿轮转动而驱动齿条2移动时,行走轮32在支撑结构上滚动使得整个托盘向下游移动。第一缓冲机构4有多组而间隔设置,每组第一缓冲机构4包括一端插在承载本体1内(即插入支撑块11内)且另一端插在齿条2内的销轴41(支撑块11上表面、齿条2下表面均形成有插孔,销轴41插入该插孔中)以及套设在销轴41上的弹簧42(弹簧42的下端嵌入支撑块11内)。连接机构5也有多组(但是其数量通常小于行走轮组3或凹槽111的数量);每组连接机构5包括设置在承载本体1内的连接销51(即连接销51设置在凹槽111内)以及一端通过腰型孔521与连接销51相连接且另一端与齿条2相连接的连接块52;该连接块5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53与齿条2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利用弹簧42的弹性形变、腰型孔521和连接销51的配合实现托盘移动过程中的缓冲而避免卡死。
上述结构的可移动缓冲托盘不仅仅可以用于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沉积装备领域,还可以应用其它任何产品需要竖直放置并向下游输送的机械设备领域。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移动缓冲托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承载本体(1);
齿条(2),所述齿条(2)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1)的上方;
多组行走轮组(3),每组所述行走轮组(3)安装在所述承载本体(1)的侧面上;
多组连接机构(5),每组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本体(1)内的连接销(51)以及一端通过腰型孔(521)与所述连接销(51)相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齿条(2)相连接的连接块(52);
多组第一缓冲机构(4),每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4)包括一端插在所述承载本体(1)内且另一端插在所述齿条(2)内的销轴(41)以及套设在所述销轴(41)上的弹簧(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缓冲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本体(1)包括支撑块(11)、安装在所述支撑块(11)底面的支撑板(12)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2)侧面且设置有多个硅片载位的载料板(13);所述支撑块(11)上开设有与所述行走轮组(3)相对应的多个凹槽(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缓冲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组(3)包括通过第一紧固件(34)安装在所述支撑块(11)两侧面上且与所述凹槽(111)相对应的安装板(31)、穿设在所述安装板(31)上的至少一根连接轴(33)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轴(33)两端的行走轮(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缓冲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51)设置在所述凹槽(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缓冲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53)与所述齿条(2)相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