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



    背景技术:

    在工业加工处理中,加工平台的应用很广泛,基本上每个加工岗位都会设有加工平台,工件在不同的加工平台中完成加工处理,通常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小型的人工加工平台较少,但是在个体式车间加工中,对工件的测量、打磨、精密加工都需要用到加工平台。

    但是一些常用的旋转平台都是持续转动通过通断电控制旋转,不能旋转合适的角度,致使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包括机箱、控制器,还包括旋转机构、手动换挡机构、换挡杆、自动旋转机构、供能机构、转动机构,所述机箱上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机箱前端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型号为fx3g,所述控制器一侧设置有所述换挡杆,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所述手动换挡机构,所述手动换挡机构一侧设置有所述供能机构,所述供能机构上端设置有所述自动旋转机构,所述自动旋转机构上侧设置有所述转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台、夹具、固定孔、旋转柱,所述旋转台上端设置有所述夹具,所述旋转台上设置有所述固定孔,所述旋转台下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外侧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和所述旋转台之间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手动换挡机构包括脚踏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锥形推板,所述脚踏板后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所述锥形推板,所述锥形推板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和所述锥形推板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推杆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自动旋转机构包括编码器、换挡连接环、第一主轴、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上设置有手动齿轮机构和自动齿轮机构,所述第一主轴一端设置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主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主轴一端设置有所述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型号为e6a2-c,所述手动齿轮机构包括第一换挡齿轮、第二换挡齿轮、限位环、电动气缸,所述第一换挡齿轮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换挡齿轮,所述第二换挡齿轮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环,所述电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换挡齿轮一侧,所述自动齿轮机构包括第三换挡齿轮、第四换挡齿轮,所述第三换挡齿轮前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换挡齿轮。

    优选的:所述供能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链轮、被动链轮,所述电动机一端设置有所述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上侧设置有所述被动链轮。

    如此设置,所述电动机起供能作用,通过所述主动链轮、所述被动链轮传动,保证了传动效率。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被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端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端设置有所述被动齿轮。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杆,所述第一主轴花键连接与所述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机箱,所述被动链轮键连接于所述第二套杆,所述换挡连接环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一换挡齿轮、所述第四换挡齿轮键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轴。

    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套杆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套杆起传动作用,保证了所述第一主轴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传动效率。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通过焊接和所述第二主轴连接,所述所述第二换挡齿轮花键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轴且能够在所述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换挡齿轮键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轴。

    如此设置,所述限位环起限位作用,通过焊接保证了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和所述旋转台一体成型,所述夹具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旋转台,所述旋转柱焊接于所述旋转台。

    如此设置,所述固定孔起安装作用,能够随意调节所述夹具的位置,安装多个夹具,提高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编码器、所述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机。

    如此设置,所述控制器起控制和处理作用,通过导线连接保证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旋转台上设置多个固定孔,能够随意更换夹具的型号规格,提高了实用性;

    2、设置有两种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手动换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旋转机构;2、机箱;3、控制器;4、手动换挡机构;5、换挡杆;6、自动旋转机构;7、供能机构;8、转动机构;11、旋转台;12、夹具;13、固定孔;14、旋转柱;15、支撑台;16、支撑环;41、脚踏板;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锥形推板;45、推杆;46、滚轮;47、弹簧;48、固定板;61、编码器;62、换挡连接环;63、第一主轴;64、第二主轴;65、第一套杆;66、第二套杆;67、手动齿轮机构;671、第一换挡齿轮;672、第二换挡齿轮;673、限位环;674、电动气缸;68、自动齿轮机构;681、第三换挡齿轮;682、第四换挡齿轮;71、电动机;72、主动链轮;73、被动链轮;81、被动齿轮;82、主动齿轮;83、第二锥齿轮;84、第一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包括机箱2、控制器3,还包括旋转机构1、手动换挡机构4、换挡杆5、自动旋转机构6、供能机构7、转动机构8,机箱2上端设置有旋转机构1,机箱2起承载作用,旋转机构1起旋转作用,机箱2前端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起控制和处理作用,控制器3一侧设置有换挡杆5,换挡杆5起换挡作用,机箱2内部设置有手动换挡机构4,手动换挡机构4起换挡作用,手动换挡机构4一侧设置有供能机构7,供能机构7上端设置有自动旋转机构6,自动旋转机构6上侧设置有转动机构8,旋转机构1包括旋转台11、夹具12、固定孔13、旋转柱14,旋转台11上端设置有夹具12,旋转台11上设置有固定孔13,旋转台11下端设置有旋转柱14,旋转柱14外侧设置有支撑台15,支撑台15和旋转台11之间设置有支撑环16,手动换挡机构4包括脚踏板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锥形推板44,脚踏板41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杆42,第一连杆42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杆43,第二连杆43上设置有锥形推板44,锥形推板44一侧设置有推杆45,推杆45和锥形推板44之间设置有滚轮46,推杆45外侧设置有弹簧47,弹簧47一端设置有固定板48,自动旋转机构6包括编码器61、换挡连接环62、第一主轴63、第二主轴64,第一主轴63上设置有手动齿轮机构67和自动齿轮机构68,第一主轴63一端设置有第一套杆65,第一主轴6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杆66,第二主轴64一端设置有编码器61,手动齿轮机构67包括第一换挡齿轮671、第二换挡齿轮672、限位环673、电动气缸674,第一换挡齿轮671后侧设置有第二换挡齿轮672,第二换挡齿轮672两端设置有限位环673,电动气缸674设置在第二换挡齿轮672一侧,自动齿轮机构68包括第三换挡齿轮681、第四换挡齿轮682,第三换挡齿轮681前端设置有第四换挡齿轮682。

    优选的:供能机构7包括电动机71、主动链轮72、被动链轮73,电动机71一端设置有主动链轮72,主动链轮72上侧设置有被动链轮73,电动机71起供能作用,通过主动链轮72、被动链轮73传动,保证了传动效率;转动机构8包括被动齿轮81、主动齿轮82、第二锥齿轮83、第一锥齿轮84,第一锥齿轮84设置在第二主轴64一端,第一锥齿轮84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83,第二锥齿轮83上端设置有主动齿轮82,主动齿轮82一端设置有被动齿轮81,利用第二锥齿轮83、第一锥齿轮84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第一主轴63滑动连接于第一套杆65,第一主轴63花键连接与第二套杆66,第一套杆65转动连接于机箱2,被动链轮73键连接于第二套杆66,换挡连接环62通过螺栓连接于第一主轴63,第一换挡齿轮671、第四换挡齿轮682键连接于第一主轴63,第一套杆65起支撑作用,第二套杆66起传动作用,保证了第一主轴63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传动效率;限位环673通过焊接和第二主轴64连接,第二换挡齿轮672花键连接于第二主轴64且能够在两个限位环673之间滑动连接,第三换挡齿轮681键连接于第二主轴64,限位环673起限位作用,通过焊接保证了连接强度;固定孔13和旋转台11一体成型,夹具12通过螺栓连接于旋转台11,旋转柱14焊接于旋转台11,固定孔13起安装作用,能够随意调节夹具12的位置,安装多个夹具12,提高实用性;控制器3通过导线连接于编码器61、电动气缸674、电动机71,控制器3起控制和处理作用,通过导线连接保证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

    工作原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个数的夹具12,利用螺栓通过固定孔13连接在旋转台11上,利用控制器3控制设备启动,当需要手动模式时,扳动换挡杆5切换到手动一侧,需要转动时,踩下脚踏板41,使第二换挡齿轮672和第一换挡齿轮671啮合,电动机71带动主动链轮72、被动链轮73、第二套杆66转动,第二套杆66带动第一主轴63,第一主轴63通过第一换挡齿轮671和第二换挡齿轮672带动第二主轴64,从而使转动机构8电动旋转台11转动,当旋转合适的角度后,电动气缸674将第二换挡齿轮672顶出,第一换挡齿轮671和第二换挡齿轮672不啮合,旋转台11不转动,当需要自动转动时,扳动换挡杆5切换到自动一侧,第四换挡齿轮682带动第三换挡齿轮681持续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包括机箱(2)、控制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1)、手动换挡机构(4)、换挡杆(5)、自动旋转机构(6)、供能机构(7)、转动机构(8),所述机箱(2)上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1),所述机箱(2)前端设置有所述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一侧设置有所述换挡杆(5),所述机箱(2)内部设置有所述手动换挡机构(4),所述手动换挡机构(4)一侧设置有所述供能机构(7),所述供能机构(7)上端设置有所述自动旋转机构(6),所述自动旋转机构(6)上侧设置有所述转动机构(8),所述旋转机构(1)包括旋转台(11)、夹具(12)、固定孔(13)、旋转柱(14),所述旋转台(11)上端设置有所述夹具(12),所述旋转台(11)上设置有所述固定孔(13),所述旋转台(11)下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柱(14),所述旋转柱(14)外侧设置有支撑台(15),所述支撑台(15)和所述旋转台(11)之间设置有支撑环(16),所述手动换挡机构(4)包括脚踏板(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锥形推板(44),所述脚踏板(41)后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杆(42),所述第一连杆(42)上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杆(43),所述第二连杆(43)上设置有所述锥形推板(44),所述锥形推板(44)一侧设置有推杆(45),所述推杆(45)和所述锥形推板(44)之间设置有滚轮(46),所述推杆(45)外侧设置有弹簧(47),所述弹簧(47)一端设置有固定板(48),所述自动旋转机构(6)包括编码器(61)、换挡连接环(62)、第一主轴(63)、第二主轴(64),所述第一主轴(63)上设置有手动齿轮机构(67)和自动齿轮机构(68),所述第一主轴(63)一端设置有第一套杆(65),所述第一主轴(6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套杆(66),所述第二主轴(64)一端设置有所述编码器(61),所述手动齿轮机构(67)包括第一换挡齿轮(671)、第二换挡齿轮(672)、限位环(673)、电动气缸(674),所述第一换挡齿轮(671)后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换挡齿轮(672),所述第二换挡齿轮(672)两端设置有所述限位环(673),所述电动气缸(674)设置在所述第二换挡齿轮(672)一侧,所述自动齿轮机构(68)包括第三换挡齿轮(681)、第四换挡齿轮(682),所述第三换挡齿轮(681)前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换挡齿轮(6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机构(7)包括电动机(71)、主动链轮(72)、被动链轮(73),所述电动机(71)一端设置有所述主动链轮(72),所述主动链轮(72)上侧设置有所述被动链轮(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被动齿轮(81)、主动齿轮(82)、第二锥齿轮(83)、第一锥齿轮(84),所述第一锥齿轮(84)设置在所述第二主轴(64)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84)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锥齿轮(83),所述第二锥齿轮(83)上端设置有所述主动齿轮(82),所述主动齿轮(82)一端设置有所述被动齿轮(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6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杆(65),所述第一主轴(63)花键连接与所述第二套杆(66),所述第一套杆(65)转动连接于所述机箱(2),所述被动链轮(73)键连接于所述第二套杆(66),所述换挡连接环(6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轴(63),所述第一换挡齿轮(671)、所述第四换挡齿轮(682)键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轴(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73)通过焊接和所述第二主轴(64)连接,所述第二换挡齿轮(672)花键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轴(64)且能够在两个所述限位环(67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换挡齿轮(681)键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轴(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3)和所述旋转台(11)一体成型,所述夹具(1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旋转台(11),所述旋转柱(14)焊接于所述旋转台(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通过导线连接于所述编码器(61)、所述电动气缸(674)、所述电动机(7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械加工用多工位工装,包括机箱、控制器,还包括旋转机构、手动换挡机构、换挡杆、自动旋转机构、供能机构、转动机构,所述机箱上端设置有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机箱前端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设置有所述换挡杆,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所述手动换挡机构,所述手动换挡机构一侧设置有所述供能机构,所述供能机构上端设置有所述自动旋转机构,所述自动旋转机构上侧设置有所述转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台、夹具、固定孔、旋转柱,所述旋转台上端设置有所述夹具。本实用新型旋转台上设置多个固定孔,能够随意更换夹具的型号规格,提高了实用性,设置有两种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硕力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4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