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极柱性能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确保动力电池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动力电池中采用铜铝复合极柱作为电池负极使用,即在电池的外部,极柱材料为铝板,而在电池的内部,极柱的材料为铜柱,铜柱与铝板之间通过摩擦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复合极柱。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铜铝复合极柱的焊接连接部存在连接强度低的问题,这就造成铜柱与铝板的结合层在长时间受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铜柱容易从铝板中发生脱落,造成铜铝复合极柱报废而使得动力电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体积紧凑小巧、工作稳定且性能佳的能够检测铜铝复合极柱上的铜柱体部位焊接牢固性的碰撞检测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包括工作台、用于固定铜铝复合极柱(具体为上铜下铝结构)的定位台、碰撞气缸、气缸控制阀、高压气源、气压调节阀,定位台、碰撞气缸、气缸控制阀均设置于工作台上,定位台和碰撞气缸相对设置,定位台位于碰撞气缸的正前方,碰撞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碰撞板,碰撞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带动碰撞板对固定于定位台上的铜铝复合极柱的铜柱体部位进行撞击,气缸控制阀设置于碰撞气缸的一侧,气缸控制阀通过气管连接高压气源,气压调节阀安装在高压气源与气缸控制阀之间的气管上,气缸控制阀通过气管连接碰撞气缸的气源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碰撞气缸与定位台之间的间距小于碰撞气缸的活塞杆的行程距离,碰撞气缸与定位台之间的间距约为活塞杆行程距离的2/3-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碰撞气缸采用型号为mgpm25-50的薄型带导杆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台为一t形定位块,在定位块的中部设有容纳槽,铜铝复合极柱卡设于容纳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缸控制阀采用tg2521b-08手扳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压调节阀采用ar2000气动调压阀,其气压压力的调节范围为0.1-1.0mp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压调节阀控制输入气缸控制阀中的气压压力为0.1-0.7mp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气压调节阀控制输入气缸控制阀中的气压压力不低于0.2mpa。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碰撞检测治具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稳定,体积紧凑,易于实现且制造成本低,易于操作使用,通过治具中的碰撞气缸自带的碰撞板对固定于定位台上的铜铝复合极柱进行有效碰撞,以实现对铜铝复合极柱的焊接连接部的连接强度高低进行有效检测,确保铜铝复合极柱的焊接连接强度符合指标要求,另外,本治具的碰撞气压压力在0.1-1.0mpa范围内可调,有效提高了治具的适用范围,并能确保本碰撞检测治具对于不同要求的铜铝复合极柱的检测精确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碰撞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碰撞检测治具在撞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定位台,3-碰撞气缸,4-气缸控制阀,5-气压调节阀,6-碰撞板,7-铜铝复合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示出的一种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主要用于对动力电池上的铜铝复合极柱的上铜柱下铝块摩擦焊接结构的连接强度初检,包括工作台1、用于固定铜铝复合极柱7的定位台2、碰撞气缸3、气缸控制阀4、高压气源、气压调节阀5,定位台2、碰撞气缸3、气缸控制阀4均安装在工作台1上,其中,定位台2和碰撞气缸3相对设置,具体是将定位台2设置于碰撞气缸3的正前方,碰撞气缸3上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碰撞板6,碰撞气缸3的活塞杆能够带动碰撞板6对固定于定位台2上的铜铝复合极柱7的铜柱体部位进行撞击,气缸控制阀4设置于碰撞气缸3的左侧,气缸控制阀4通过气管连接高压气源,气压调节阀5安装在高压气源与气缸控制阀4之间的气管上,通过气压调节阀5来调节输入气缸控制阀4中的气压压力,气缸控制阀4通过气管连接碰撞气缸3的气源接口,通过气缸控制阀4来控制碰撞气缸3的开启与关闭,以实现对定位台2上的铜铝复合极柱7进行碰撞试验。
为了实现对铜铝复合极柱进行有效碰撞,将碰撞气缸3与定位台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小于碰撞气缸3的活塞杆的行程距离,以使得碰撞气缸3的活塞杆前端的碰撞板6能够接触到铜铝复合极柱并对其进行撞击,优选的是,碰撞气缸3与定位台2之间的间距约为活塞杆行程距离的2/3-3/4。
为了确保碰撞气缸3具备良好的碰撞效果,将碰撞气缸3采用型号为mgpm25-50的薄型带导杆气缸,该气缸的缸径为25mm,气缸活塞杆的行程距离为50mm,且易于安装使用,使用寿命长,对铜铝复合极柱的撞击位置精准可靠。
另外,所述的定位台2为一t形定位块,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在定位块的中部设有容纳槽,在碰撞前将待检测的铜铝复合极柱卡设于容纳槽中,并且为了确保在碰撞时铜铝复合极柱不会因碰撞气缸3的撞击而发生位置偏移,将容纳槽的槽深设置为略高于铜铝复合极柱下部铝块的高度。采用t形的定位块,并将定位块的前端高度设置为略低于碰撞气缸3的碰撞板6的安装高度,从而可对碰撞气缸3的碰撞板6进行导向,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伸出的碰撞板6实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保证碰撞板6在长期使用时始终具备良好的位置精准度,而不会因其自重而发生向下倾斜偏移的缺陷。
所述的气压调节阀5采用ar2000气动调压阀,其气压压力的调节范围为0.1-1.0mpa,通过该阀的气压压力可在自带的压力表上进行显示,调压方便且直观可靠。对应的气缸控制阀4采用tg2521b-08手扳阀,具有结构紧凑、外型美观、操作力小、使用简便等特点。通过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气缸控制阀4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碰撞气缸3的活塞杆的伸出与缩回动作。
此外,在本碰撞检测治具中,将气压调节阀5控制输入气缸控制阀4中的气压压力控制在0.1-0.7mpa,以有效控制碰撞气缸3对于铜铝复合极柱的撞击力度在合理范围。另外,为了实现对铜铝复合极柱的焊接连接部的连接强度高低进行有效检测,一般将气压调节阀5控制输入气缸控制阀4中的气压压力设置为不低于0.2mpa。具体的碰撞气压压力可根据铜铝复合极柱的焊接连接强度的指标要求进行具体设置,以实现本碰撞检测治具的检测精确度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用于固定铜铝复合极柱的定位台、碰撞气缸、气缸控制阀、高压气源、气压调节阀,定位台、碰撞气缸、气缸控制阀均设置于工作台上,定位台位于碰撞气缸的正前方,碰撞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碰撞板,碰撞气缸的活塞杆能够带动碰撞板对固定于定位台上的铜铝复合极柱的铜柱体部位进行撞击,气缸控制阀设置于碰撞气缸的一侧,气缸控制阀通过气管连接高压气源,气压调节阀安装在高压气源与气缸控制阀之间的气管上,气缸控制阀通过气管连接碰撞气缸的气源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气缸与定位台之间的间距为活塞杆行程距离的2/3-3/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气缸采用型号为mgpm25-50的薄型带导杆气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为一t形定位块,在定位块的中部设有容纳槽,铜铝复合极柱卡设于容纳槽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控制阀采用tg2521b-08手扳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阀采用ar2000气动调压阀,其气压压力的调节范围为0.1-1.0mp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阀控制输入气缸控制阀中的气压压力为0.1-0.7mp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碰撞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阀控制输入气缸控制阀中的气压压力不低于0.2mpa。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