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



    背景技术:

    一套冲压模具的标准件数量是非标准零件数量的3.5倍左右;其中内六角螺栓约占标准件数量的50%左右,防松螺塞约占标准件数量的8%左右,定位销钉和脱料钉等标准连接件约占标准件数量的15%左右。虽然通常一套标准冲压模具的内六角螺栓型号不超过6种,每种规格长度不超过8种;但是由于每套模具所使用的螺栓规格有些差异,一般大中型冲压模具厂所使用的螺栓规格大约为350种之多,当前模具装配以包装盒配送和取用非常不便,也时有少装和出错返工,影响了模具装配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而当前装配螺丝工作量约占模具装配工作总量的60%。

    因此,发明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包括转盘轴承、底盘、钣金支架和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第九钣金面盘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轴承上端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上端设置有钣金支架,所述钣金支架上端由内向外分别安装有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第九钣金面盘。

    优选的,所述底盘是一块二倍转盘轴承外径大的圆型金属薄板,放置于转盘轴承上面并同轴。

    优选的,所述钣金支架设置有级台阶,每级台阶均设置有自铆螺母的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第四法兰、第五法兰、第六法兰、第七法兰、第八法兰和第九法兰,并分别对应的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和第九钣金面盘进行配装并通过内六角螺栓紧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和第九钣金面盘为圆环形状,所述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和第九钣金面盘上均设置有等间距第一环形槽孔n、第二环形槽孔n、第三环形槽孔n、第四环形槽孔n、第五环形槽孔n和第六环形槽孔n,其中n等于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和第九钣金面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钣金面盘中部设置有第一六角孔、第二六角孔、第三六角孔、第四六角孔、第五六角孔以及第一六六角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阶梯扇形区域布置,符合目视习惯,以快速识别所用规格螺栓和取放;结构紧凑简单,节约场地空间,整体美观;制造工艺简单,标准化率高,成本低;有利于物流数字化、模具装配流水作业信息化及其质量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紧固装配正视图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紧固装配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a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钣金支架装配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由转盘轴承13、底盘14、钣金支架1和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第九钣金面盘11等所组成;所述转盘轴承13放置于作业小车或柜台上面,所述底盘14是一块二倍转盘轴承外径大的圆型金属薄板,放置于转盘轴承13上面并同轴,并可用手指轻松拨旋而随意转动;所述钣金支架1设置有9级台阶,每级台阶设置有自铆螺母2的第一法兰101、第二法兰102、第三法兰103、第四法兰104、第五法兰105、第六法兰106、第七法兰107、第八法兰108和第九法兰109,并分别对应的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进行配装并通过内六角螺栓12紧固连接,安放于底盘14上面并同轴;所述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由一块与底盘14直径相等的圆型金属薄板分割为9块圆环,并按内六角螺栓使用频率设置六个中心对称的扇形区域,每个区域设置对应插入内六角螺栓规格的等间隔扇形孔槽。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含有9级台阶的第一法兰101、第二法兰102、第三法兰103、第四法兰104、第五法兰105、第六法兰106、第七法兰107、第八法兰108和第九法兰109,每个法兰均设有与自铆螺母2配合的钣金通孔,所述自铆螺母2通过装钉机铆接于钣金支架1各阶梯法兰下面的钣金通孔内,在钣金支架1经装配自铆螺母2完成后,以自铆螺母2中心孔位置围绕b轴周向均布4个,然后在第一法兰101、第二法兰102、第三法兰103、第四法兰104、第五法兰105、第六法兰106、第七法兰107、第八法兰108和第九法兰109的上面分别对应安装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并分别通过内六角螺栓12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钣金支架1的料厚为1mm,所选用自铆螺母2的规格为s-m4-1,其钣金通孔的直径为φ5.4 0.08,所选用内六角螺栓12的规格为m4×5(gb/t70.1、iso476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分别含有对称中心孔均布的4个钣金通孔d,用于与内六角螺栓12紧固连接;设有钣金面盘3内径301,可用于放置内六角扳手加长套筒;钣金面盘3外径302≤钣金面盘4内径401,并依次为:钣金面盘4外径402≤钣金面盘5内径501,钣金面盘5外径502≤钣金面盘6内径601,钣金面盘6外径602≤钣金面盘7内径701,钣金面盘7外径702≤钣金面盘8内径801,钣金面盘8外径802≤钣金面盘9内径901;钣金面盘3还设有第一六角孔309、第二六角孔310、第三六角孔311、第四六角孔312、第五六角孔313和第一六六角孔314,用于放置对应规格的内六角扳手;设有等间距第一环形槽孔n03,用于放置m3、m4、m5、m6的内六角螺栓和<φ7的拔销;设有等间距第二环形槽孔n04,用于放置m10的内六角螺栓和<φ11的拔销,同时也可以根据螺栓规格比例调配放置m5、m6的内六角螺栓12;设有等间距第三环形槽孔n05,用于放置m10的内六角螺栓和<φ11的拔销;设有等间距第三环形槽孔n05;用于放置m10的内六角螺栓和<φ11的拔销;设有等间距第四环形槽孔n06,用于放置m12、m16的内六角螺栓和<φ17的拔销;设有等间距第五环形槽孔n07,用于放置m8的内六角螺栓12和<φ9的拔销,同时也可以根据螺栓规格比例调配放置m3、m4的内六角螺栓12;设有等间距第六环形槽孔n08,用于放置m8的内六角螺栓12和<φ9的拔销,以上,n分别对应表示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被安装形成明显特征:扇形区域01,主要对应放置m3、m4的内六角螺栓和<φ7的拔销;扇形区域02,主要对应放置m5、m6的内六角螺栓和<φ7的拔销;扇形区域03,主要对应放置m10的内六角螺栓和<φ11的拔销,同时也可以根据螺栓规格比例调配放置m5、m6的内六角螺栓;扇形区域04,主要对应放置m10的内六角螺栓和<φ11的拔销;扇形区域05,主要对应放置m16的内六角螺栓和<φ17的拔销;扇形区域06,主要对应放置m12的内六角螺栓和<φ17的拔销;扇形区域07,主要对应放置m8的内六角螺栓和<φ9的拔销,同时也可以根据螺栓规格比例调配放置m3、m4的内六角螺栓;扇形区域08,主要对应放置m8的内六角螺栓和<φ9的拔销;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大型和特大型冲压模具需要m20和m24规格内六角螺栓配置时,可以按照前述环形槽孔和扇形区域的设置方法进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包括转盘轴承(13)、底盘(14)、钣金支架(1)和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第九钣金面盘(11)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轴承(13)上端安装有底盘(14),所述底盘(14)上端设置有钣金支架(1),所述钣金支架(1)上端由内向外分别安装有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第九钣金面盘(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4)是一块二倍转盘轴承(13)外径大的圆型金属薄板,放置于转盘轴承(13)上面并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支架(1)设置有9级台阶,每级台阶均设置有自铆螺母(2)的第一法兰(101)、第二法兰(102)、第三法兰(103)、第四法兰(104)、第五法兰(105)、第六法兰(106)、第七法兰(107)、第八法兰(108)和第九法兰(109),并分别对应的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进行配装并通过内六角螺栓(12)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为圆环形状,所述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上均设置有等间距第一环形槽孔n03、第二环形槽孔n04、第三环形槽孔n05、第四环形槽孔n06、第五环形槽孔n07和第六环形槽孔n08,其中n等于第一钣金面盘(3)、第二钣金面盘(4)、第三钣金面盘(5)、第四钣金面盘(6)、第五钣金面盘(7)、第六钣金面盘(8)、第七钣金面盘(9)、第八钣金面盘(10)和第九钣金面盘(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钣金面盘(3)中部设置有第一六角孔(309)、第二六角孔(310)、第三六角孔(311)、第四六角孔(312)、第五六角孔(313)以及第一六六角孔(3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装配生产线内六角螺栓盒,包括转盘轴承、底盘、钣金支架和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第九钣金面盘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轴承上端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上端设置有钣金支架,所述钣金支架上端由内向外分别安装有第一钣金面盘、第二钣金面盘、第三钣金面盘、第四钣金面盘、第五钣金面盘、第六钣金面盘、第七钣金面盘、第八钣金面盘、第九钣金面盘,阶梯扇形区域布置,符合目视习惯,以快速识别所用规格螺栓和取放;结构紧凑简单,节约场地空间,整体美观;制造工艺简单,标准化率高,成本低;有利于物流数字化、模具装配流水作业信息化及其质量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如;李亨;黄丛林;王后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3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