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用边刷。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叫懒人扫地机,是一种能对地面进行自动清洁的智能家用电器。因为它能对房间大小、家具摆放、地面清洁度等因素进行检测,并依靠内置的程序,制定合理的清洁路线,具备一定的智能性,所以被人称之为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在工作时,机器人内部的电动机高速旋转,在主机内形成真空,由此产生高速负压气流,扫地机底部的边刷将地面上的垃圾杂质扫到机器人的主吸入口,杂质则因负压被从吸入口吸进扫地机中,吸入扫地机的垃圾,被积蓄在布袋机中,被过滤网净化过的空气,则边冷却电动机,边被排出扫地机。
边刷作为扫地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主要包括中央的固定部和安装在固定部上的清扫部,清扫部主要由多根刷毛组成,考虑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行阻力和保证清扫强度等因素,现有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的刷毛大多由纤维材料制成,刷丝表面较为光滑,对细灰的粘附性较差,这种材料在清扫颗粒较大的杂质的效果较好,但是清扫颗粒较小的细灰时效果则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用边刷,结构简单,对颗粒较小的细灰有很好的清扫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边刷,包括固定部和设在固定部底部且沿圆周均匀设置的数个清扫部,所述清扫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连接套和固定连接在连接套开口内的数根刷毛,所述刷毛一端连接在连接套开口内、另一端向远离固定部的斜下方延伸,在刷毛外周包覆绒纤维形成植绒层。
进一步地,所述植绒层的绒纤维是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刷毛表面的
进一步地,所述植绒层中的绒毛由抗菌、防水、防尘的纤维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植绒层的绒纤维表面涂覆纳米离子液或硅油起到防水防粘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新型公开的扫地机器人用边刷,结构简单,通过在刷毛外周胶黏绒纤维形成植绒层增加了与清扫面的接触面,同一时间段内的清扫覆盖面更广,清扫更为全面;相较于表面光洁的刷毛丝,绒纤维对细灰的清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扫地机器人用边刷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清扫部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固定部,2-连接套,3-刷毛,4-植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为了能对清扫面上的细灰有更好的清除效果,本新型公开一种扫地机器人用边刷,包括固定部1和设在固定部1底部且沿圆周均匀设置的数个清扫部,所述清扫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的连接套2和固定连接在连接套2开口内的数根刷毛3,所述刷毛3一端连接在连接套2开口内、另一端向远离固定部1的斜下方延伸,在刷毛3外周包覆绒纤维形成植绒层4,所述植绒层4的绒纤维是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刷毛3表面的,通过在刷毛3表面植绒,加大了刷毛3与清扫面的接触面,显著提高了同一时间段内的清扫效率。
为了延长刷毛植绒纤维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清洁,所述植绒层4中的绒毛由抗菌、防水、防尘的纤维材料制成。
同时,为了防止细灰过于紧实的粘附在植纤维上而不能被吸尘口内的负压吸走的问题产生,在植绒层4的绒纤维表面涂覆抗菌抗静电的纳米离子液或硅油起到防水防粘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扫地机器人用边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和设在固定部(1)底部且沿圆周均匀设置的数个清扫部,所述清扫部包括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的连接套(2)和固定连接在连接套(2)开口内的数根刷毛(3),所述刷毛(3)一端连接在连接套(2)开口内、另一端向远离固定部(1)的斜下方延伸,在刷毛(3)外周包覆绒纤维形成植绒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用边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层(4)的绒纤维是通过胶黏的方式固定在刷毛(3)表面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用边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绒层(4)中的绒毛由抗菌、防水、防尘的纤维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用边刷,其特征在于,在植绒层(4)的绒纤维表面涂覆纳米离子液或硅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