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洗地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洗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洗地机器人是用于清洁地面、地板或者地毯等的清洁工具。通常的洗地机器人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地面、地板或者地毯的机构。洗地机器人在清洁地面的时候需要喷出液体,例如清洗剂、水等,清洗完毕的液体需要回收至洗地机器人的内部。在清洗前清洁的液体盛放在固定容纳空间的水箱内,受污染的液体回收至另一个固定容纳空间的水箱内。这样就造成了在清洁前盛放污染的液体的水箱形成空置,而清洗完毕盛放清洁的液体的水箱形成空置,上述的结构使得洗地机器人的空间浪费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地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洗地机器人的空间浪费较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地机器人,包括:壳体;洗地组件,洗地组件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洗地结构和回收结构,洗地结构与第一水箱相连通,回收结构与第二水箱相连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具有共用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水箱和/或第二水箱为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二水箱为硬质材料制成,第一水箱为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水箱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水箱内。
进一步地,第二水箱包括箱体和盖设在箱体上的箱盖,箱盖上设置有与洗地结构相连通的出水口,箱盖上还设置有与回收结构相连通的污水入口。
进一步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放口。
进一步地,第二水箱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水箱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水箱内。
进一步地,洗地机器人还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洗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行走机构电连接以控制行走机构自主移动、自动避障、防跌落和防碰撞。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包括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设置在壳体上。
进一步地,洗地结构包括清洗刷,清洗刷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回收结构包括污水回收吸盘,污水回收吸盘位于壳体的底部,清洗刷位于污水回收吸盘的前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洗地机器人具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具有共用的容纳空间,这样在清洁前洗地机器人的第一水箱盛放清洁液体较多,此时第一水箱可以占用共用的容纳空间,清洁完毕后洗地机器人的第二水箱盛放污染的液体较多,此时第二水箱可以占用共用的容纳空间。上述结构大大地节省了洗地机器人的液体的盛放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地机器人的空间浪费较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洗地机器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洗地机器人的左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洗地机器人的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配合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洗地机器人的第二水箱的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1的洗地机器人的第二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20、洗地组件;21、第一水箱;22、第二水箱;221、箱体;222、箱盖;23、洗地结构;24、回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洗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0和洗地组件20。洗地组件20包括第一水箱21、第二水箱22、洗地结构23和回收结构24,洗地结构23与第一水箱21相连通,回收结构24与第二水箱22相连通,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具有共用的容纳空间。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洗地机器人具有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具有共用的容纳空间,这样在清洁前洗地机器人的第一水箱21盛放清洁液体较多,此时第一水箱21可以占用共用的容纳空间,清洁完毕后洗地机器人的第二水箱22盛放污染的液体较多,此时第二水箱22可以占用共用的容纳空间。上述结构大大地节省了洗地机器人的液体的盛放空间。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地机器人的空间浪费较多的问题。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水箱21为柔性材料制成。这样当第一水箱21盛放清洗液体的时候,第一水箱21占用较大的容纳空间,当第一水箱21内的清洗液体使用的较少的时候,第一水箱21占用的体积较小。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可以同时为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可以为塑料、橡胶等材料。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水箱22为硬质材料制成,第一水箱21为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水箱21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水箱22内。上述结构节省空间、节省材料。第二水箱22可以为硬质塑料、铝材料、钢或者铁材料制成。也可以先做一个箱体,第一水箱21和第二水箱22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共同放置在上述的箱体内。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水箱22包括箱体221和盖设在箱体221上的箱盖222,箱盖222上设置有与洗地结构23相连通的出水口,箱盖222上还设置有与回收结构24相连通的污水入口。上述结构操作方便,加工成本较低。箱盖222上设置有操作杆,通过图1可以看出,操作杆为与洗地机器人相适配的弧形,可以通过操作杆对洗地机器人进行搬运,转移方向等。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箱体22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放口。这样可以排放洗地机器人收纳的污水。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水箱22与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水箱21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水箱22内。上述结构使得第二水箱22容易拆卸,进行检维修、更换等工作。第一水箱21更换比较方便。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水箱21可以较容易的更换,因此第一水箱21没有设置污水排放口。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洗地机器人还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上述结构使得洗地机器人容易移动。行走机构为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的三个车轮,一个车轮设置在洗地机器人的前部,两个车轮设置在洗地机器人的后部。前部的一个车轮较小,后面两个车轮较大。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行走平稳。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图中未示出),洗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行走机构电连接以控制行走机构自主移动、自动避障、防跌落和防碰撞。控制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洗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这样可以省时省力。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组件包括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设置在壳体10上。雷达探测器的设置有利于洗地机器人躲避障碍物。雷达探测器为多个,多个雷达探测器设置在壳体10的前侧。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洗地机器人的后侧,这样当洗地机器人后退的时候也可以避障。控制组件还包括防跌落传感器,防跌落传感器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当检测高度差突然发生变化,来控制洗地机器人停止行走、转弯或者后退。防碰撞是通过多种传感器进行探测,例如雷达探测器等。本实施例中雷达探测器为激光雷达探测器,也可以与红外传感器组合使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洗地结构23包括清洗刷,清洗刷安装在壳体10的底部,回收结构24包括污水回收吸盘,污水回收吸盘位于壳体10的底部,清洗刷位于污水回收吸盘的前侧。清洗刷为三个,在清洗的时候清洗刷转动清洁,清洗刷边转动洗地结构23边向外喷水。污水回收吸盘为与洗地机器人相适配的弧形,污水回收吸盘的前后设置有胶垫,中间设置有吸水通道,前侧的胶垫的底部具有孔,清洁完毕的水可以通过前侧的胶垫的底部的孔进入吸水通道,污水通过吸水通道进入第二水箱22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
洗地组件(20),所述洗地组件(20)包括第一水箱(21)、第二水箱(22)、洗地结构(23)和回收结构(24),所述洗地结构(23)与所述第一水箱(21)相连通,所述回收结构(24)与所述第二水箱(22)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箱(21)和所述第二水箱(22)具有共用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21)和/或所述第二水箱(22)为柔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22)为硬质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水箱(21)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水箱(21)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水箱(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22)包括箱体(221)和盖设在所述箱体(221)上的箱盖(222),所述箱盖(222)上设置有与所述洗地结构(23)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箱盖(22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回收结构(24)相连通的污水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21)的底部设置有污水排放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22)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水箱(2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水箱(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地机器人还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地机器人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行走机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行走机构自主移动、自动避障、防跌落和防碰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雷达探测器,所述雷达探测器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地结构(23)包括清洗刷,所述清洗刷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回收结构(24)包括污水回收吸盘,所述污水回收吸盘位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清洗刷位于所述污水回收吸盘的前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