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焚烧炉炉排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炉排组装拉架。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具有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社会效益,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垃圾通常是在焚烧炉内燃烧,垃圾进入焚烧炉后会落在焚烧炉的炉排上,通常焚烧炉中的炉排设有多层,(多层炉排将焚烧炉划分为干燥区、燃烧区、燃尽区),多层炉排之间交错运动,炉排之间的交错运动能够使垃圾依次通过炉排上的各个区域,直至燃尽排出炉膛。在垃圾焚烧中,炉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炉排的安装定位要求也非常的严格。
通常炉排在横向上和竖向上均安装有多排,为了使炉排能够运行顺畅,在组装的过程中应当保证炉排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线排列,从而保证炉排的水平度,另外,同样还需要保证炉排在竖直方向上呈直线排列,从而保证炉排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排组装拉架,旨在为炉排在安装的过程中提供安装基准,保证炉排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炉排组装拉架,包括支撑柱和调节架,所述支撑柱与调节架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第二调节板,所述调节架上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位于同侧,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上端设有第一绕线器,第一绕线器内设有可收卷的水平拉线,调节架上还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一调节板的上方,水平拉线远离第一绕线器的一端与固定块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上端设有第二绕线器,所述第二绕线器内设有可收卷的竖直拉线,所述竖直拉线与第一滑动板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第一调节板之间固定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方案中第一调节板上的第一绕线器与固定块相连接,通过调节第一滑动板在第一调节板上的位置,使水平拉线在水平方向上被拉直,从而可以对炉排的水平安装位置设立了一个基准,本技术方案中还设置了第二调节板,并且将第二调节板与第一调节板设置在同侧,这样,通过滑动第二滑动板使其与第一滑动板正相对后,然后滑动第一调节板,使第一调节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滑动板垂直连接的竖直拉线被拉直,实现对炉排竖直方向的基准定位。本技术方案中只需要一个装置就能够同时实现对炉排的水平基准定位和竖直基准定位,使用灵活方便,结构简单。
2.本技术方案中固定块与第一调节板之间固定连接,当第一调节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固定块能够同时产生移动,从而保证水平拉线在随着第一调节板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确保水平拉线的水平度准确。
3.第一滑动板与第一调节板横向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滑动板与第二调节板横向滑动连接,能够根据炉排组装长度随时调节水平拉线和竖直拉线的长度,操作灵活。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相互平行设置。
本技术方案提高了对炉排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定位基准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设有刻度线。
刻度线方便操作者准确调节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刻度线与第二调节板的刻度线的刻度值相等,且第一调节板的刻度线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与第二调节板的刻度线的首端和尾端对齐。
本技术方案中能够提高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之间定位的精确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本技术方案中调节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的位置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将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的中轴线对准,从而保证第二绕线器内设置的竖直拉线与第一滑动板之间的垂直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绕线器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出线孔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技术方案中能够保证水平拉线与水平面平行,提高对炉排水平定位的精确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板横向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二调节板横向设有第二条形孔,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固定。
当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的位置确定后通过螺栓将两者分别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固定,防止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出现位移而增大定位基准的误差。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滑块,固定块通过上滑块与调节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滑块,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下滑块与调节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本技术方案中设置的上滑块和下滑块使固定块和第一调节板在调节架上滑动更加顺畅和平稳,连接板的设置使得固定块和第一调节板能够同时滑动。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调节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把手和万向轮的配合方便移动本技术方案中的炉排组装拉架,并且移动炉排组装拉架的过程中更加省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动板下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竖直拉线靠近第一滑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接触时相吸。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相吸附作用,从而将竖直拉线固定在第一滑动板上,而且采用磁铁的吸附作用将竖直拉线与第一滑动板实现固定连接,能够更具实际的需要选择竖直拉线是否与第一滑动板连接,操作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排组装拉架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第一滑动板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柱1、调节架2、把手3、第一调节板4、第二调节板5、第一滑动板6、第二滑动板7、第一条形孔8、第二条形孔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滑槽121、下滑块12、上滑块13、固定块14、第一绕线器15、水平拉线16、连接板171、第二绕线器18、竖直拉线19、第一磁铁20、第二磁铁21、万向轮22、出线孔2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炉排组装拉架,包括支撑柱1和调节架2,支撑柱1与调节架2垂直连接,且调节架2与支撑柱1的上端焊接,调节架2的左侧焊接有把手3,支撑柱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2,本实施例中万向轮22的数量为四个。
调节架2的右侧设有第一调节板4,调节架2的右侧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121,第一调节板4的左端焊接有下滑块12,第一调节板4通过下滑块12与调节架2竖直滑动连接。
支撑柱1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调节板5,第一调节板4和第二调节板5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正对设置,第一调节板4横向设有第一条形孔8,第二调节板5横向设有第二条形孔9。第一调节板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6,第一滑动板6沿第一调节板4的横向滑动。如图3所示,第一滑动板6与第一调节板4连接的一侧为凹槽结构,第一滑动板6通过凹槽卡接在第一调节板4上。
第二调节板5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7,第二滑动板7沿第二调节板5的横向滑动,第二滑动板7的结构与第一滑动板6的结构相同,第二滑动板7与第二调节板5连接的一侧也为凹槽结构,第二滑动板7通过凹槽卡接在第二调节板5上,第二滑动板7和第一滑动板6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第一滑动板6沿垂直于第一条形孔8的方向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第一条形孔8对齐,第二滑动板7沿垂直于第二条形孔9的方向也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第二条形孔9对齐,第一滑动板6通过第一螺栓10与第一调节板4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板7通过第二螺栓11与第二调节板5固定连接。
第一调节板4和第二调节板5的上部均设有刻度线,第一调节板4的刻度线的刻度值与第二调节板5的刻度线的刻度值相同,第一调节板4上的刻度线与第二调节板5上的刻度线的左端为首端,右端为尾端,第一调节板4的刻度线的首端与第二调节板5的刻度线首端对齐,第一调节板4的刻度线的尾端与第二调节板5的刻度线的尾端对齐。
第一滑动板6的上端设有第一绕线器15,第一绕线器15的上部连通有出线孔23,本实施例中第一绕线器15采用现有技术中型号为dyb-d325的自动收缩绕线器的结构,第一绕线器15内有水平拉线16和平面涡卷弹簧(图中未画出),水平拉线16的一端连接在平面涡卷弹簧上,并且水平拉线16卷绕在平面涡卷弹簧上,水平拉线16的另一端穿出出线孔23。
调节架2的右侧还设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左侧焊接有上滑块13,固定块14通过上滑块13与调节架2滑动连接,上滑块13与下滑块12之间焊接有连接板171,连接板171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螺栓将连接板171固定连接在调节架2上,进而将固定块14和第一调节板4均固定在调节架2上。固定块14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出线孔23的轴线位于同一个水平面。水平拉线16穿出出线孔23的一端穿过通孔并通过打结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块14上。
第二滑动板7的上端设有第二绕线器18,本实施例中第二绕线器18与第一绕线器15的结构相同,其同样采用现有技术中型号为dyb-d325的自动收缩绕线器,第二绕线器18位于第二滑动板7的正中心,第二绕线器18内设有竖直拉线19,竖直拉线19远离第二绕线器18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21,本实施例中,竖直拉线19粘接在第二磁铁21上,第一滑动板6的下端设有第一磁铁20,第一磁铁20与第二磁铁21正相对,第一磁铁20和第二磁铁21相互靠近的一侧为异性磁极。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炉排需要进行组装的时候,将本技术方案中的炉排组装拉架放置于炉排组装的位置上,根据炉排的高度,人工滑动第一调节板4到需要组装的高度或位置,同时固定块14上的水平拉线16也会随着第一调节板4的滑动而同步移动,当水平拉线16在第一调节板4的作用下移动到基准位置后,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71上的螺纹孔配合使第一调节板4和固定块14的位置固定。当调节好第一调节板4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后,旋动第一螺栓10,使第一滑动板6能够在第一调节板4上滑动,通过滑动第一滑动板6,使水平拉线16被拉长到安装炉排所需要的长度,然后再通过旋动第一螺栓10使第一滑动板6与第一调节板4固定,从而避免第一滑动板6滑动造成水平拉线16出现基准误差。
当只需要对炉排水平方向进行基准定位的时候,使第一磁铁20和第二磁铁21脱离吸附作用,当需对炉排的竖直方向进行基准定位的时候,将第一磁铁20和第二磁铁21相吸附,然后旋出第一滑动板6上的第一螺栓10,滑动第一调节板4到炉排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上,再调节第一滑动板6和第二滑动板7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在调节第一滑动板6和第二滑动板7的时候应当根据刻度线上的刻度值来精确的调节两者的位置,使第一滑动板6的两端与第二滑动板7的两端分别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当第一滑动板6和第二滑动板7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分别通过第一螺栓10和第二螺栓11实现固定。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板4的上下滑动来确定竖直拉线19的长度,从而适应炉排的不同组装高度的基准定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1.炉排组装拉架,包括支撑柱和调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与调节架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有第二调节板,所述调节架上竖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横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位于同侧,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上端设有第一绕线器,第一绕线器内设有可收卷的水平拉线,调节架上还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一调节板的上方,水平拉线远离第一绕线器的一端与固定块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的上端设有第二绕线器,所述第二绕线器内设有可收卷的竖直拉线,所述竖直拉线与第一滑动板连接;所述固定块与第一调节板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调节板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设有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刻度线与第二调节板的刻度线的刻度值相等,且第一调节板的刻度线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与第二调节板的刻度线的首端和尾端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器上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出线孔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横向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二调节板横向设有第二条形孔,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分别通过螺栓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上滑块,固定块通过上滑块与调节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滑块,所述第一调节板通过下滑块与调节架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块与下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调节架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炉排组装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下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竖直拉线靠近第一滑动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接触时相吸。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