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装裤带叠装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西装裤带叠装模具。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服装生产领域中,从布料的展开、加工到完成之后的裁切,裁切之后的缝纫都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在西裤的生产过程中,就会遇到更多的严苛的需求,从前片、前袋布、裤膝绸、门襟、底襟、腰头、后片、后袋步和裤袢的缝纫均是在原本一张布缝纫在一起,因为涉及到裤的长度以及不同种布料的杂合就会导致在缝合过程的混轮,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也会导致西裤的缝合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供西装裤带传输的叠装模具,以便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包括叠装模具本体,所述叠装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入口部和递进部,所述入口部与递进部的连接处形成折弯,所述递进部形成西装裤带导向槽且导向槽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槽的出口端连接有缝纫装置。

    所述递进部侧壁设置有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所述入口部设置有缓冲部。

    所述缓冲部呈蛇形管状。

    所述递进部的外部焊接有连接卡。

    所述连接卡设置有供螺丝安装的长条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西装裤带的可靠分层和传动导向,避免了布料的杂合和缝合过程的混轮,而且实现了边传动边卷绕聚拢,大大提高了缝纫过程的便利性。因此,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口部,2-递进部,3-缓冲部,4-连接卡,5-长条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包括叠装模具本体,所述叠装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入口部1和递进部2,所述入口部与递进部的连接处形成折弯,所述递进部2形成西装裤带导向槽且导向槽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槽的出口端连接有缝纫装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本申请的叠装模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重叠组合使用,叠装模具充当西装裤带的传动导向结构,西装裤带从入口部进入,从递进部出来,当经过折弯处时,折弯形成的凸起可以将西装裤带拱起,有利于将层与层之间的西装裤带分隔开,当经过导向槽时,由于导向槽的口径逐步收拢,可以西装裤带边传动边卷绕聚拢,以便提高缝纫的便利性。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的叠装模具,不仅实现了西装裤带的可靠分层和传动导向,避免了布料的杂合和缝合过程的混轮,而且实现了边传动边卷绕聚拢,大大提高了缝纫过程的便利性。因此,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所述递进部2侧壁设置有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腰形孔,在缝纫过程中,当涉及到缝纫装置卡住而出现传输中断时,可以从腰形孔伸入拨动杆拨动西装裤带,防止西装裤带卡在递进部的出口处。

    所述入口部设置有缓冲部,3,所述缓冲部3呈蛇形管状,西装裤带依次上下交替绕过缓冲部,缓冲部对西装裤带起稳固和缓冲传送作用,避免了西装裤带在传送过程中产生偏离。

    所述递进部2的外部焊接有连接卡4,所述连接卡4设置有供螺丝安装的长条通孔5,利用螺丝可以将叠装模具固定。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叠装模具本体,所述叠装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入口部和递进部,所述入口部与递进部的连接处形成折弯,所述递进部形成西装裤带导向槽且导向槽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槽的出口端连接有缝纫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递进部侧壁设置有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腰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部设置有缓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呈蛇形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递进部的外部焊接有连接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设置有供螺丝安装的长条通孔。

    技术总结
    一种西装裤带叠装模具,包括叠装模具本体,所述叠装模具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入口部和递进部,所述入口部与递进部的连接处形成折弯,所述递进部形成西装裤带导向槽且导向槽的横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导向槽的出口端连接有缝纫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西装裤带的可靠分层和传动导向,避免了布料的杂合和缝合过程的混轮,而且实现了边传动边卷绕聚拢,大大提高了缝纫过程的便利性。因此,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颖斌;崔友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NO.1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2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