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画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为了方便对铝管进行二次加工,人们通常会在铝管上画线作出相应的标记,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加工,如在铝管上安装感温管,安装前需要在铝管上对应的安装位置画线。但是现有的铝管表面画标线方式大部分都是手工执笔划标线,此种方法弊端手工操作速度慢且效率低,因此,有必要研制出一种新型画线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通过机械设备实现在铝管上的画线,很好的取代了人工画线的形式,达到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且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上均设有铝管导向板,所述铝管导向板之间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孔;墨盒,所述墨盒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墨盒上设有墨笔;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杆、从动杆和第一导带,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活动安装在所述铝管导向板上,所述主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之间通过第一导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带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一侧上;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压板,所述固定座底端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固定杆安装固定在所述铝管导向板上,所述固定座下方连接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方,且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带的内侧且与其相抵靠。
其中,所述墨笔在所述墨盒上呈一字形排开,且一字形排开的墨笔设置有两排以形成画线区;其中,所述通孔为方形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画线区相对。
其中,所述铝管导向板一侧上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主动杆、从动杆和固定杆均穿过所述铝管导向板后与所述挡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挡板,所述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安装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导带,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导带与所述主动杆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铝管导向板包括第一铝管导向板和第二铝管导向板,其中,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和第二铝管导向板之间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铝管导向板相抵靠,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后安装一把手,所述把手转动安装在所述推动杆上。
其中,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和第二铝管导向板上均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一侧上设有侧板。
其中,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调节螺栓和套接在所述调节螺栓上的弹簧,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座后与所述压板相抵靠。
其中,所述主动杆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从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带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凹槽上,以使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之间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有益效果为:铝管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在墨笔的上方滚过,同时在下压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对铝管的画线,通过传动装置、压板以及墨笔的作用下实现在铝管上画线,整个过程均由机械设备实现,很好的取代了人工画线的形式,达到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且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画线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示意图;
图3为画线设备局部结构后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示意图;
图5为墨盒结构图。
图中标号说明:1、工作台;2、铝管导向板;21、第一铝管导向板;22、第二铝管导向板;3、通孔;4、墨盒;41、墨笔;5、驱动电机;51、转动轴;6、主动杆;7、从动杆;8、第一导带;9、固定座;91、调节螺栓;10、压板;11、弹簧;12、挡板;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二导带;16、推动杆;17、把手;18、斜坡;181、侧板;19、第三齿轮;20、刻度线;23、固定杆;24、连接杆;25、铝管;26、线;27、控制终端;28、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
如图1-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两侧上均设有铝管导向板2,所述铝管导向板2之间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通孔3;墨盒4,所述墨盒4设置在所述通孔3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墨盒4上设有墨笔41;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主动杆6、从动杆7和第一导带8,所述驱动电机5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底部,所述主动杆6和从动杆7活动安装在所述铝管导向板2上,所述主动杆6与所述驱动电机5传动连接,且所述主动杆6和所述从动杆7之间通过第一导带8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带8设置在所述通孔3的一侧上;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通孔3的上方,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座9和压板10,所述固定座9底端上设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座9通过所述固定杆23安装固定在所述铝管导向板2上,所述压板10与所述固定座9相连接,且所述压板10设置在所述通孔3上方,且所述压板10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带8的内侧且与其相抵靠。
优选地,墨盒4通过安装座28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墨笔41在所述墨盒4上呈一字形排开,且一字形排开的墨笔41设置有两排形成画线区;其中,所述通孔3为方形通孔,所述通孔3与所述画线区相对,通孔3的孔面积比所有墨笔41共同组成的面积要大,也就是说,通孔3的周侧将所有的墨笔41所组成的面积都覆盖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1)能提高画线的效率,可以同时对多跟铝管进行画线;2)通过多跟墨笔41并排设置,使铝管上需要被画线的位置可被多次画线,增加铝管上的线条颜色的深度,提高线条的辨识度,使画在铝管上的线条不易掉色。
优选地,所述铝管导向板2一侧上均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主动杆6、从动杆7和固定杆12均穿过所述铝管导向板2后与所述挡板12相连接,主动杆6用于与所述驱动电机5传动连接,驱动电机5驱动主动杆6转动,主动杆6通过第一导带8传动从动杆7,从而将铝管经由第一导带8的传输到达墨笔41的上方进行画线。
优选地,所述挡板12包括第一挡板121和第二挡板122,所述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挡板121,所述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挡板121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13;其中,所述驱动电机5上设有转动轴51,所述转动轴51上转动安装一第二齿轮14,所述第二齿轮14和所述第一齿轮13之间设有第二导带15,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所述第二导带15与所述主动杆6传动连接。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传动,进而使驱动电机5驱动主动杆6进行旋转。
优选地,所述铝管导向板2包括第一铝管导向板21和第二铝管导向板22,其中,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21和第二铝管导向板22之间设有推动杆16,所述推动杆16一端与所述第二铝管导向板22相抵靠,所述推动杆16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21和所述第二挡板22后安装一把手17,所述把手17转动安装在所述推动杆16上。由于把手17与推动杆16之间转动安装,用户只需转动把手17,即可实现向前或者向后推动第二铝管导向板22,进而调节第一铝管导向板21和第二铝管导向板22之间的宽度,使用户可根据实际的画线需求选择合适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21和第二铝管导向板22上均设有斜坡18,所述斜坡18一侧上设有侧板181,斜坡18的角度可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进行调整,斜坡18一侧上的侧板181用于防止铝管在滚落的过程中发生偏离,保证铝管滚落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9上还设有调节螺栓91和套接在所述调节螺栓上的弹簧11,所述调节螺栓91贯穿所述固定座9后与所述压板10相抵靠,且所述调节螺栓91上套设有所述弹簧11。用户可通过调节调节螺栓91的下陷长度进而控制压板10往下的位置,从而对压板10进行微调,使压板10更好的配合铝管,实现更好的画线效果。
其中,所述压板10通过连接杆24与所述固定座9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杆6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19,所述从动杆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带8相配合的凹槽(未示出),所述第一导带8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19和所述凹槽上,以使所述主动杆6与所述从动杆7之间传动连接。第三齿轮19和凹槽分别与第一导带8相配合,以实现主动杆6和从动杆7之间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有刻度线20。刻度线20用于配合推动杆16使用,在推动第二铝管导向板22的时候,可参考第二铝管导向板22在刻度线20上的位置从而获得准确的移动距离,进而提高画线的精度,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本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还包括控制终端27,所述控制终端27用于控制驱动电机5的启动与停止,进而控制整台设备的运转。
参阅图4,铝管25在墨笔41的作用下完成画线26,本画线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铝管在铝管导向板2的作用下滚落至传动机构的下方后,驱动电机5驱动主动杆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导带8动作,在第一导带8的作用下,使铝管滚过画线区,在铝管滚动的过程中,在压板的作用下,使铝管始终与墨笔相接触,从而实现画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有益效果为:铝管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在墨笔的上方滚过,同时在下压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对铝管的画线,通过传动装置、压板以及墨笔的作用下实现在铝管上画线,整个过程均由机械设备实现,很好的取代了人工画线的形式,达到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且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1.一种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上均设有铝管导向板,所述铝管导向板之间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孔;
墨盒,所述墨盒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墨盒上设有墨笔;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杆、从动杆和第一导带,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活动安装在所述铝管导向板上,所述主动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之间通过第一导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带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一侧上;
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压板,所述固定座底端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固定杆安装固定在所述铝管导向板上,所述固定座下方连接所述压板,且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方,且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带的内侧且与其相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笔在所述墨盒上呈一字形排开,且一字形排开的墨笔设置有两排以形成画线区;其中,所述通孔为方形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画线区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导向板一侧上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主动杆、从动杆和固定杆均穿过所述铝管导向板后与所述挡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挡板,所述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转动安装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有第二导带,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导带与所述主动杆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导向板包括第一铝管导向板和第二铝管导向板,其中,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和第二铝管导向板之间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铝管导向板相抵靠,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后安装一把手,所述把手转动安装在所述推动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管导向板和第二铝管导向板上均设有斜坡,所述斜坡一侧上设有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调节螺栓和套接在所述调节螺栓上的弹簧,所述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固定座后与所述压板相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从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带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导带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凹槽上,以使所述主动杆与所述从动杆之间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铝管上的画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