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牙拉筒。
背景技术:
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在衣物的边缘缝制花边或者牙边,使衣物美观漂亮。目前在很多制衣厂中都是工人手工进行折叠再缝制,不仅生产效率低下,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高,而且由于工人手工缝制难免出现平整度与松紧度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制衣成品的质量。拉筒又称卷边器、边缝器,俗名嘴子,是各类服装、皮革、箱包缝制设备的辅助工具。
拉筒主要用于各种面料缝制过程中的滚领、滚边、埋卡、嵌线、包边、卷边、折边、围边、拉脚、拉带、贴条等,拉筒可以很好的帮助工人缝制衣物,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牙边带都是通过人工折叠、烫成型、缝合到衣物上三个工序,工序繁多、效率低下、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操作工艺复杂,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牙拉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夹牙拉筒,包括筒体,筒体前端设有进出布口,筒体后端设有进布口,所述进布口的一侧设有布料顺料器,筒体表面为弧形状,所述筒体两侧内翻边形成上下两层的出布口,所述在两层的出布口之间设有舌体,在筒体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条形孔,在筒体上部设有u型布料板。
舌体6延伸出出布口5-6毫米,舌体呈梯形状,所述舌体6与出布口22的右侧留有2-3毫米的间隙。
布料顺料器呈竖向s形状,且布料顺料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进布口的后端。
所述出布口与舌体的横截面呈e字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从进布口到出布口收缩设置,对边布料进行折叠,衣服边缘通过u型布料板穿出,与折叠后的边布料进行缝纫,形成牙边或花边,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用缝纫机对衣服边缘进行夹牙或花边的缝制,有效简化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对工人技术要求偏低,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图1中a方向示意图。
图5是舌体额结构示意图。
其中,1.u型布料板,2.筒体,21.进布口,22.出布口,3.布料顺料器,4.连接板,5.条形孔,6.舌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到5所示,一种夹牙拉筒,包括筒体2,筒体2前端设有进出布口22,筒体2后端设有进布口21,所述进布口21的一侧设有布料顺料器3,筒体2表面为弧形状,所述筒体2两侧内翻边形成上下两层的出布口22,所述在两层的出布口22之间设有舌体6,舌体6延伸出出布口5-6毫米,舌体6呈梯形状,边布料从出布口22输出折叠,舌体6在折叠处进二次加工,形成折痕,对边布料进行引导折叠作用,所述舌体6与出布口22的右侧留有2-3毫米的间隙,该间隙从后端(进布口21)至前端(出布口22)的宽度逐渐变小,以使边布料在经过的同时两边被逐步对称弯折,便于在出布口22弯折的边布料后被缝纫针缝制,在筒体2一侧设有连接板4,连接板4上设有条形孔5,通过在连接板4的条形孔内设置螺栓,从而将筒体2固定在工作面上,在筒体2上部设有u型布料板1,衣服边缘布料从u型布料板1穿出。
布料顺料器3呈竖向s形状,且布料顺料器3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进布口21的后端。
出布口22与舌体6的横截面呈e字型,对边布料进行折叠,限制折叠的层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边布料从布料顺料器3穿过,布料顺料器3为竖向s形状,对边布料进行张紧,防止边布料出现起皱现象,边布料经过布料顺料器3进入进布口21,筒体2两侧内翻边形成的出布口22对边布料进行折叠,在折叠的同时衣服边缘布料从u型布料板1穿过,衣服边缘布料在折叠后的边布料上方,经过缝纫机对折叠后的边布料缝制,形成衣服边缘的夹牙或者花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夹牙拉筒,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前端设有进出布口,筒体后端设有进布口,所述进布口的一侧设有布料顺料器,筒体表面为弧形状,所述筒体两侧内翻边形成上下两层的出布口,所述在两层的出布口之间设有舌体,在筒体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条形孔,在筒体上部设有u型布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牙拉筒,其特征在于:舌体(6)延伸出出布口5-6毫米,舌体呈梯形状,所述舌体(6)与出布口(22)的右侧留有2-3毫米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牙拉筒,其特征在于:布料顺料器呈竖向s形状,且布料顺料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进布口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牙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布口与舌体的横截面呈e字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