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管片技术领域,具体为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管片是盾构施工的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盾构管片是盾构法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隧道的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的对盾构管片进行耐腐蚀试验的装置,每次只能模拟一个环境下的盾构管片耐腐蚀效果,使得装置的实验周期长,实验效果差,并且现有的盾构管片进行耐腐蚀试验的装置无法对盾构管片的位置和环境进行高效模拟,使得试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以解决盾构管片耐腐蚀实验不够充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包括测验箱本体,所述测验箱本体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试验腔、第二试验腔、第三试验腔和第四试验腔,所述测验箱本体内设有拟三通槽,所述测验箱本体上设有传液管,所述传液管的另一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调液仓,所述水泵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于调液仓上,所述调液仓通过内隔板分为第一调液室、第二调液室、第三调液室和第四调液室,所述调液仓上设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水泵对称设置四个。

    优选的,所述测验箱本体内设有横板,所述排液管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导杆。

    优选的,所述导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导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头的一端接触连接有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的另一端与测验箱本体的内壁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杆和套筒采用耐腐低碳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盾构管片进行耐腐蚀试验的装置可以对较为充分的模拟盾构管片的使用环境,使得盾构管片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充分的检验出来。

    2.该盾构管片进行耐腐蚀试验的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水环境下的实验,方便对比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液对盾构管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测验箱本体、11第一试验腔、12第二试验腔、13第三试验腔、14第四试验腔、15拟三通槽、21传液管、22水泵、23调液仓、24第一调液室、25第二调液室、26第三调液室、27第四调液室、28排液管、31横板、32套筒、33导杆、34连接头、35弹簧、4盾构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包括测验箱本体1,测验箱本体1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第一试验腔11内的试验液为自来水,第二试验腔12内的试验液为浓度为0.5%的雕牌洗衣粉水溶液,第三试验腔13内的试验液为饱和氢氧化钙水溶液,第四试验腔14内的试验液为ph=1的硫酸水溶液,此时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的盾构管片4在不同腐蚀液下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可以在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加入一定量的黄沙,黄沙为一般黄沙(40目—70目),掺和量为5%-10%,还可在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加入一定量的隧道内的污泥,对盾构管片4所处环境进行充分模拟,测验箱本体1内设有拟三通槽15,测验箱本体1上设有传液管21,传液管21的另一端设有水泵22,水泵22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调液仓23,调液仓23内的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分别调配:自来水、浓度为0.5%的雕牌洗衣粉水溶液、饱和氢氧化钙水溶液和ph=1的硫酸水溶液,水泵22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于调液仓23上,调液仓23通过内隔板分为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调液仓23上设有排液管28,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在较高位置通过导管分别连通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

    请参阅图1,水泵22对称设置四个,四个水泵22将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内的溶液分别冲入到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

    请参阅图2,测验箱本体1内设有横板31,排液管28上设有套筒32,套筒32内滑动连接有导杆33。

    请参阅图2,导杆33的一端设有连接头34,导杆33上套接有弹簧35,导杆33可以在套筒32内滑动将弹簧35压缩,连接头34的一端接触连接有盾构管片4,盾构管片4的另一端与测验箱本体1的内壁接触连接。

    请参阅图2,导杆33和套筒32采用耐腐低碳钢制成,导杆33和套筒32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

    请参阅图3,控制开关的型号为ty10ar22pl-211m4g,该型号的控制开关具有正、空两挡调节,通过旋转控制开关能够控制水泵22的断电和通电,水泵22的型号为mp-258,且通过电路串联到控制开关和工作电源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在调液仓23内的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内分别配制:自来水、浓度为0.5%的雕牌洗衣粉水溶液、饱和氢氧化钙水溶液和ph=1的硫酸水溶液,将测验箱本体1内的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的底部分别放置一块盾构管片4,再将连接头34向一侧推动使得导杆33在套筒32内滑动将弹簧35压缩,在连接头34对应位置放置一块盾构管片4将其紧贴测验箱本体1的内壁,再将连接头34松开使得弹簧35复位带动导杆33在套筒32滑动直到连接头34将盾构管片4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插接水泵22的电源,使得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内的溶液分别通过各自的传液管21流入对应的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对底部和侧面上的盾构管片4进行冲刷,试验过程中可以在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加入一定量的黄沙,黄沙为一般黄沙(40目—70目),掺和量为5%-10%,进行一端时间后还可在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内加入一定量的隧道内的污泥,对盾构管片4所处环境进行充分模拟,当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的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导管回流到调液仓23的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包括测验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验箱本体(1)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试验腔(11)、第二试验腔(12)、第三试验腔(13)和第四试验腔(14),所述测验箱本体(1)内设有拟三通槽(15),所述测验箱本体(1)上设有传液管(21),所述传液管(21)的另一端设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调液仓(23),所述水泵(22)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于调液仓(23)上,所述调液仓(23)通过内隔板分为第一调液室(24)、第二调液室(25)、第三调液室(26)和第四调液室(27),所述调液仓(23)上设有排液管(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2)对称设置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验箱本体(1)内设有横板(31),所述排液管(28)上设有套筒(32),所述套筒(32)内滑动连接有导杆(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3)的一端设有连接头(34),所述导杆(33)上套接有弹簧(35),所述连接头(34)的一端接触连接有盾构管片(4),所述盾构管片(4)的另一端与测验箱本体(1)的内壁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33)和套筒(32)采用耐腐低碳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盾构管片耐腐蚀试验装置,包括测验箱本体,测验箱本体内通过隔板分为第一试验腔、第二试验腔、第三试验腔和第四试验腔,测验箱本体内设有拟三通槽,测验箱本体上设有传液管,传液管的另一端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调液仓,水泵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于调液仓上,该盾构管片进行耐腐蚀试验的装置可以对较为充分的模拟盾构管片的使用环境,使得盾构管片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充分的检验出来,该盾构管片进行耐腐蚀试验的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多种水环境下的实验,方便对比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液对盾构管片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安德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