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玩具层出不穷,其中能够行走的机械人是玩具中的一大类,玩具机器人的行走大多都是通过轮子进行的,通过内部配电控制模块驱动轮子的转动实现整个玩具机器人的前进,但是现有的玩具机器人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被障碍物阻挡之后就无法行进了,为了使其具有更好的功能,亟需设计一种能够遇到障碍物自动环换向的玩具机械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将主体悬空安装在两个轮子转臂上使主体和轮子产生相对转动,并在主体内部设置可以活动的活动感应棒和触片开关,遇到障碍物时轮子不转动主体进行转动,进而使活动感应棒撞击触片开关使其接通,进而通过配电控制模块使转轴反转,即实现机械人的换向。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配电控制模块和转轴,所述的配电控制模块配合有启动开关,所述的转轴的两端配合有轮子转臂,所述的轮子转臂连接有轮子,所述的主体相对于轮子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的配电控制模块外侧连接有用于控制转轴反转的触片开关,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胶套,所述的胶套内设置有用于撞击触片开关的活动感应棒。

    优选的,所述的胶套内开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的活动感应棒间隙套接在胶套内,且活动感应棒的下端为限位板,限位板大于阶梯孔的上部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去掉一半壳体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触片开关与活动感应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文字标准表示为:1、主体;2、轮子转臂;3、轮子;4、壳体;5、转轴;6、配电控制模块;7、启动开关;8、触片开关;9、胶套;10、活动感应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包括主体1,所述的主体1包括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配电控制模块6和转轴5,所述的配电控制模块6配合有启动开关7,所述的转轴5的两端配合有轮子转臂2,所述的轮子转臂2连接有轮子3,所述的主体1相对于轮子3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的配电控制模块6外侧连接有用于控制转轴5反转的触片开关8,所述的壳体4内设置有胶套9,所述的胶套9内设置有用于撞击触片开关8的活动感应棒10。

    首先将整个机械人放在地上,两个轮子会接触地面,主体1由于重力的关系会摆正并悬空,之后按下启动开关7,配电控制模块内控制系统会启动,进而控制其内的电机控制转轴5转动,由于主体1重力的原因,主体1不会转动,会带动轮子3进行转动,实现行进,当轮子碰到障碍物无法转动时,由于相对转动关系,主体1必然会进行转动,在主体1转动过程中,活动感应棒10会相应的出现活动,进而会撞击触片开关8,使触片开关8闭合,产生感应信号,感应信号会传递给配电控制模块的控制器,进而会控制电机反转,带动转轴5反转,如此轮子会朝反方向给进,实现了玩具机械人遇到障碍物自动换向的功能。

    如图3所示,所述的胶套9内开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的活动感应棒10间隙套接在胶套9内,且活动感应棒10的下端为限位板,限位板大于阶梯孔的上部孔径。

    胶套阶梯孔和活动感应棒限位板的设计,可以限定活动感应棒的活动区间,避免活动过大损坏触片开关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包括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配电控制模块(6)和转轴(5),所述的配电控制模块(6)配合有启动开关(7),所述的转轴(5)的两端配合有轮子转臂(2),所述的轮子转臂(2)连接有轮子(3),所述的主体(1)相对于轮子(3)处于悬空状态,所述的配电控制模块(6)外侧连接有用于控制转轴(5)反转的触片开关(8),所述的壳体(4)内设置有胶套(9),所述的胶套(9)内设置有用于撞击触片开关(8)的活动感应棒(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套(9)内开设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的活动感应棒(10)间隙套接在胶套(9)内,且活动感应棒(10)的下端为限位板,限位板大于阶梯孔的上部孔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遇障碍自动换向的机械人,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配电控制模块和转轴,配电控制模块配合有启动开关,所述的转轴的两端配合有轮子转臂,轮子转臂连接有轮子,所述的主体相对于轮子处于悬空状态,配电控制模块外侧连接有用于控制转轴反转的触片开关,壳体内设置有胶套,胶套内设置有用于撞击触片开关的活动感应棒;将主体悬空安装在两个轮子转臂上使主体和轮子产生相对转动,并在主体内部设置可以活动的活动感应棒和触片开关,遇到障碍物时轮子不转动主体进行转动,进而使活动感应棒撞击触片开关使其接通,进而通过配电控制模块使转轴反转,即实现机械人的换向。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宏溢塑胶玩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0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