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口腔扩张器,其ipc分类号为a61c5/00。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口腔扩张器往往采用机械支撑,在使用时往往会使患者产生抵触心理;机械结构温和度较差,在口腔内会使患者感到不适。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宽度调节机构,导致无法与口腔契合度较低。而设置调节结构,又会使提高结构的复杂度,不利于使用与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腔扩张器,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口腔扩张器包括镜像设置的弧形部,弧形部之间通过条形部相连,其技术要点是:弧形部与口腔对应侧设置成与嘴唇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弧形部的外侧各设有一体的齿垫,齿垫上设有若干防滑槽;条形部包括位于中央的扁平部、对称设置在扁平部两侧的带状部,带状部所在平面与扁平部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带状部与扁平部之间通过四个过渡平面连接,扁平部通过弹性部与弧形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方便适用于不同的口腔大小,改进了条形部结构。具体而言,条形部包括与齿面平行的扁平部、与齿面垂直的带状部、与齿面平行的弹性部;在口腔宽度较窄时,扁平部和弹性部可向口腔内侧弯折(扁平部位于齿排内侧,弹性部位于齿排外侧),带状部具有一定厚度和弹性并咬合在上下齿排之间。齿垫与带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配合上下齿排的咬合。防滑槽的设置,一方面起到防滑作用,另一方面利于齿垫位于口腔边缘时的弯曲。弧形部的凹槽结构与口腔的侧嘴唇相配合,该部分具有较大的厚度,一方面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起到对口腔整体的温和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非术部位的保护作用,防止受到化学试剂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状部
11过渡斜面
2扁平部
3弹性部
4齿垫
5弧形部
6口腔扩张器
7牙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5,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口腔扩张器6,包括镜像设置的弧形部5,弧形部5之间通过条形部相连。弧形部5与口腔对应侧设置成与嘴唇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弧形部5的外侧各设有一体的齿垫4,齿垫4上设有若干防滑槽。条形部包括位于中央的扁平部2、对称设置在扁平部2两侧的带状部1,带状部1所在平面与扁平部2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带状部1与扁平部2之间通过四个过渡平面11连接。扁平部2通过弹性部3与弧形部5相连,带状部1也可通过过渡平面11与弹性部3相连。
使用时,将弧形部5的凹槽侧面向口腔,将侧嘴唇限位在该凹槽内,从而实现定位。弧形部5依靠自身的弹力和支撑力使口腔以温和的方式张开,从而方便进行手术或口腔护理。
1.一种口腔扩张器(6),包括镜像设置的弧形部(5),弧形部(5)之间通过条形部相连,其特征在于:弧形部(5)与口腔对应侧设置成与嘴唇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弧形部(5)的外侧各设有一体的齿垫(4),齿垫(4)上设有若干防滑槽;条形部包括位于中央的扁平部(2)、对称设置在扁平部(2)两侧的带状部(1),带状部(1)所在平面与扁平部(2)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带状部(1)与扁平部(2)之间通过四个过渡平面(11)连接,扁平部(2)通过弹性部(3)与弧形部(5)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