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在涉及到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现有的转向机构均为电机带动控制,转向的精度有待提高,同时整体的机器人转向控制机构空间的占有量较大,机器人表面的装配位置不能进行灵活调节性安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壳体和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端的一侧设置有翻转装置,并在翻转装置内对称安装有第一电磁吸盘和第二电磁吸盘,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的槽体内对称式滑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滚轮的中心设置有轴承,且轴承与轴承座之间通过设置转轴连接,所述轴承座的表面电镀有磁性镀层,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的槽体内位于轴承座的一侧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轴承座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吸盘和第二电磁吸盘均与轴承座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截面为同心圆结构,且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盖合,并在壳体的内侧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吸盘和第二电磁吸盘的磁吸面反向设置,且磁吸面均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的槽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圆环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长度为第一弹性件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处均开设有两道滑槽,所述轴承座的上下两端与滑槽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配套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轮有八组,所述轴承座的每个平面内均在轴承座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四组滑轮,且滑轮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上下壳体的翻盖式结构,在限位块内贯穿设置螺丝,同时固定限位块和上下壳体,方便拆卸和安装,减小了整体转向控制机构的空间占用量,装配位置可进行灵活调节;

    2、通过设置两个电磁吸盘、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需要进行转向工作时,通过使用变阻器改变需要转向方向端电磁吸盘的电流大小,产生不同的磁力,此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轴承座由于磁力吸引在壳体内的槽体中发生滑动,从而使滚轮发生偏转,偏转的角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实现精密的转向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的壳体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的图2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图中:1、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2、翻转装置;3、第一电磁吸盘;4、第二电磁吸盘;5、第一弹性件;6、轴承座;7、第二弹性件;8、限位块;9、转轴;10、轴承;11、滚轮;12、滑槽;13、滑轮;14、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壳体1和滚轮11,滚轮11设置于壳体1的中心位置,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且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盖合端的一侧设置有翻转装置2,并在翻转装置2内对称安装有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内对称式滑动设置有轴承座6,滚轮11的中心设置有轴承10,且轴承10与轴承座6之间通过设置转轴9连接,轴承座6的表面电镀有磁性镀层,该磁性镀层与两个电磁吸盘产生磁吸现象,

    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内位于轴承座6的一侧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与轴承座6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7连接,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均与轴承座6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5连接。

    如图1和2所示,壳体1的截面为同心圆结构,且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下盖合,并在壳体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

    通过设置上下壳体的翻盖式结构,在限位块8内贯穿设置螺丝,同时固定限位块8和上下壳体,方便拆卸和安装,减小了整体转向控制机构的空间占用量,装配位置可进行灵活调节。

    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的磁吸面反向设置,且磁吸面均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连通,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产生的磁吸方向相反,各自对应两侧的轴承座6。

    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件5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圆环状,第二弹性件7的长度为第一弹性件5的四分之一,该长度为弹性件正常状态下的长度。

    通过设置两个电磁吸盘、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需要进行转向工作时,通过使用变阻器改变需要转向方向端电磁吸盘的电流大小,产生不同的磁力,此时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7发生弹性形变,轴承座6由于磁力吸引在壳体1内的槽体中发生滑动,从而使滚轮11发生偏转,偏转的角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实现精密的转向调控。

    如图2和3所示,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内壁处均开设有两道滑槽12,轴承座6的上下两端与滑槽1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4,且安装槽14内设置有滑轮13,滑轮13与滑槽12配套设置,滑轮13在滑槽12内产生滑动,该设计避免轴承座6直接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接触,减小产生的摩擦力,方便轴承座6在槽体内滑动。

    如图2所示,滑轮13有八组,轴承座6的每个平面内均在轴承座6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四组滑轮13,且滑轮13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该橡胶套起到减震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首先,整体机构采用上下壳体的翻盖式结构,在限位块8内贯穿设置螺丝,同时固定限位块8和上下壳体,方便拆卸和安装,减小了整体转向控制机构的空间占用量,装配位置可进行灵活调节,在将整体机构装配到合适位置后,接通整体机构的电源,若是需要滚轮11向左偏转移动一定角度时,使用机器人内设的变阻器改变需要转向方向端第一电磁吸盘3的电流大小,产生不同的磁力,此时左侧的第一弹性件5发生弹性拉伸,左侧的第二弹性件7发生弹性压缩,同时右侧的两个弹性件发生与左侧弹性件相反的弹性形变,

    轴承座6由于磁力吸引在壳体1内的槽体中发生滑动,滑轮13在滑槽12内产生滑动,该设计避免轴承座6直接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接触,减小产生的摩擦力,方便轴承座6在槽体内滑动,最终,使滚轮11发生偏转,偏转的角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实现精密的转向调控,若是需要向右侧进行偏转,开启第二电磁吸盘4,关闭第一电磁吸盘3,按照之前第一电磁吸盘3相同的操作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壳体(1)和滚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1)设置于壳体(1)的中心位置,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且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盖合端的一侧设置有翻转装置(2),并在翻转装置(2)内对称安装有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所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内对称式滑动设置有轴承座(6),所述滚轮(11)的中心设置有轴承(10),且轴承(10)与轴承座(6)之间通过设置转轴(9)连接,所述轴承座(6)的表面电镀有磁性镀层,所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内位于轴承座(6)的一侧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且限位块(8)与轴承座(6)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7)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均与轴承座(6)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截面为同心圆结构,且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上下盖合,并在壳体(1)的内侧开设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吸盘(3)和第二电磁吸盘(4)的磁吸面反向设置,且磁吸面均与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之间形成的槽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5)的长度为四分之一圆环状,所述第二弹性件(7)的长度为第一弹性件(5)的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的内壁处均开设有两道滑槽(12),所述轴承座(6)的上下两端与滑槽(12)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14),且安装槽(14)内设置有滑轮(13),所述滑轮(13)与滑槽(12)配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3)有八组,所述轴承座(6)的每个平面内均在轴承座(6)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四组滑轮(13),且滑轮(13)的表面套接有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转向控制机构,包括壳体和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端的一侧设置有翻转装置,并在翻转装置内对称安装有第一电磁吸盘和第二电磁吸盘,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的槽体内对称式滑动设置有轴承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电磁吸盘、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需要进行转向工作时,通过使用变阻器改变需要转向方向端电磁吸盘的电流大小,产生不同的磁力,此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轴承座由于磁力吸引在壳体内的槽体中发生滑动,从而使滚轮发生偏转,偏转的角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实现精密的转向调控。

    技术研发人员:邓渝;向阳;潘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百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0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