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镜撑口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

    目前使用的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器大多是一体的,对于口无法自行张开的患者,需要将口用手撑开,在将撑口器放入,费时费力,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牙托、第一调节支撑板、第二牙托、第二调节支撑板、调节杆、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第一内镜调节杆、第二内镜调节杆、第一内镜固定块、第二内镜固定块及导向杆,所述第一牙托两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支撑板,所述第二牙托两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支撑板,所述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底端与第二调节支撑板活动相连,所述第一牙托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所述第二牙托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与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底部与第一内镜固定块相连,所述第二内镜调节杆与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内镜调节杆顶部与第二内镜固定块相连,所述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两侧分别与导向杆相连,所述导向杆依次穿过第二内镜固定块、第一内镜固定块及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牙托上端及第二牙托下端开有牙槽,所述牙槽内设置有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杆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盘,所述调节杆顶端设置有第一旋钮。

    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与第一圆盘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与第二内镜调节杆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及第二内镜调节杆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及第二内镜调节杆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及第二内镜调节杆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圆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与第二内镜固定块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及第二内镜固定块一端均开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及第二内镜固定块另一端均开有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形凹槽与第二圆盘相匹配,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及第二内镜固定块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存放,调节方便。

    (2)由于可以调节第一牙托和第二牙托之间的距离,对于一些口难张开的病人来说,非常适用。

    (3)第一内镜固定块和第二内镜固定块可以调节位置,也是为了针对各种患者设计的,根据不同患者调节不同位置,便于将内镜插入食道内,适用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调节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内镜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内镜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牙托1、第一调节支撑板2、第二牙托3、第二调节支撑板4、调节杆5、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第一内镜调节杆8、第二内镜调节杆9、第一内镜固定块10、第二内镜固定块11、导向杆12、牙槽13、第一圆形凹槽41、第一圆盘51、第一旋钮52、第二导向槽61、第二旋钮81、第二圆盘82、弧形槽101、第二圆形凹槽102、第一导向槽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牙托1、第一调节支撑板2、第二牙托3、第二调节支撑板4、调节杆5、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第一内镜调节杆8、第二内镜调节杆9、第一内镜固定块10、第二内镜固定块11及导向杆12,第一牙托1两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支撑板2,第二牙托3两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支撑板4,第一牙托1上端及第二牙托3下端开有牙槽13,牙槽13内设置有硅胶套,调节杆5与第一调节支撑板2螺纹连接,调节杆5底端与第二调节支撑板4活动相连,第一牙托1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第二牙托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第一内镜调节杆8与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螺纹连接,第一内镜调节杆8底部与第一内镜固定块10相连,第二内镜调节杆9与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螺纹连接,第二内镜调节杆9顶部与第二内镜固定块11相连,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两侧分别与导向杆12相连,导向杆12依次穿过第二内镜固定块11、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两侧。

    如图3所示,调节杆5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调节杆5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盘51,调节杆5顶端设置有第一旋钮52。

    如图4所示,第二调节支撑板4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41,调节杆5一端设置有第一圆盘51活动设置于第一圆形凹槽41内。

    如图5所示,第一内镜调节杆8与第二内镜调节杆9结构一致,第一内镜调节杆8及第二内镜调节杆9表面均设置有螺纹,第一内镜调节杆8及第二内镜调节杆9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旋钮81,第一内镜调节杆8及第二内镜调节杆9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圆盘82。

    如图6所示,第一内镜固定块10与第二内镜固定块11结构一致,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二内镜固定块11一端均开有弧形槽101,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二内镜固定块11另一端均开有第二圆形凹槽102,第二圆盘82设置在第二圆形凹槽102内,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二内镜固定块11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03。

    如图7所示,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槽61。

    使用原理:通过旋转第一旋钮52调节调节杆5,将第一牙托1和第二牙托3靠近,然后通过牙槽13咬住第一牙托1和第二牙托3,随后再旋转调节杆5,将第一牙托1和第二牙托3撑开,通过旋转第二内镜调节杆9,使第二内镜固定块11位于合适的位置,将内镜从第一牙托1和第二牙托3之间穿过进入到食道内,然后调节第一内镜固定块10,将内镜管放置在第一内镜固定块10的弧形槽101和第二内镜固定块11的弧形槽101所形成的圆形通道内,然后在进行内镜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存放,调节方便,由于可以调节第一牙托1和第二牙托3之间的距离,对于一些口难张开的病人来说,非常适用,第一内镜固定块10和第二内镜固定块11可以调节位置,也是为了针对各种患者设计的,根据不同患者调节不同位置,便于将内镜插入食道内,适用范围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牙托(1)、第一调节支撑板(2)、第二牙托(3)、第二调节支撑板(4)、调节杆(5)、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第一内镜调节杆(8)、第二内镜调节杆(9)、第一内镜固定块(10)、第二内镜固定块(11)及导向杆(12),所述第一牙托(1)两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支撑板(2),所述第二牙托(3)两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支撑板(4),所述调节杆(5)与第一调节支撑板(2)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5)底端与第二调节支撑板(4)活动相连,所述第一牙托(1)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所述第二牙托(3)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8)与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8)底部与第一内镜固定块(10)相连,所述第二内镜调节杆(9)与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内镜调节杆(9)顶部与第二内镜固定块(11)相连,所述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7)两侧分别与导向杆(12)相连,所述导向杆(12)依次穿过第二内镜固定块(11)、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托(1)上端及第二牙托(3)下端开有牙槽(13),所述牙槽(13)内设置有硅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5)外侧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调节杆(5)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盘(51),所述调节杆(5)顶端设置有第一旋钮(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板(4)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41),所述第一圆形凹槽(41)与第一圆盘(5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8)与第二内镜调节杆(9)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8)及第二内镜调节杆(9)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8)及第二内镜调节杆(9)一端均设置有第二旋钮(81),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杆(8)及第二内镜调节杆(9)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圆盘(8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10)与第二内镜固定块(11)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二内镜固定块(11)一端均开有弧形槽(101),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二内镜固定块(11)另一端均开有第二圆形凹槽(102),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02)与第二圆盘(82)相匹配,所述第一内镜固定块(10)及第二内镜固定块(11)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6)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槽(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撑口固定装置,第一牙托两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支撑板,第二牙托两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支撑板,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支撑板螺纹连接,调节杆底端与第二调节支撑板活动相连,第一牙托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第二牙托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第一内镜调节杆与第一内镜调节支撑板螺纹连接,第一内镜调节杆底部与第一内镜固定块相连,第二内镜调节杆与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螺纹连接,第二内镜调节杆顶部与第二内镜固定块相连,第二内镜调节支撑板两侧分别与导向杆相连,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存放,调节方便,对于一些口难张开的病人来说,非常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瑞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0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