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加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因为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在使用者对无纺布进行气相磺化生产时,需要对无纺布进行蒸汽加湿,从而需要用到加湿装置,然而传统的加湿装置加湿不均匀,易使无纺布的顶面和底面的湿度不均匀,不能使蒸汽与无纺布表面进行充分均匀接触,给下一步工序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具备均匀加湿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加湿装置加湿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包括箱体和加湿器,所述箱体内腔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连接有辊轮,所述辊轮相对应一侧的表面传动连接有无纺布,所述加湿器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有蒸汽泵,所述蒸汽泵的左端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左端连通有五通管,所述五通管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歧管,所述第一歧管远离五通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位于无纺布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歧管顶部的四周均连通有第一喷嘴,所述五通管背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二歧管,所述第二歧管远离五通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位于无纺布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歧管底部的四周均连通有第二喷嘴。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所述箱体的底部粘接有隔离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箱体正面的左侧通过两个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正面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按柄,所述箱门正面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均从左至右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设置为蜂窝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的表面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侧与箱体的表面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湿器、连接管、蒸汽泵、连通管、五通管、第一歧管、第一喷嘴、第二歧管和第二喷嘴的配合,可使蒸汽和无纺布两侧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均匀蒸汽接触,增强无纺布的加湿均匀度,解决了传统加湿装置加湿不均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层,增强箱体的保温效果,通过隔离橡胶垫,避免箱体底部的凉气浸入,通过箱门和按柄,便于维修人员对箱体内部的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通过观察窗,便于使用者观察箱体内部情况,通过换气孔设置为蜂窝状结构,便于外界空气和箱体内部进行均匀换气,通过固定件,分别增强第一歧管和第二歧管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局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五通管结构后视图。

    图中:1、箱体;2、加湿器;3、辊轮;4、无纺布;5、连接管;6、蒸汽泵;7、连通管;8、五通管;9、第一歧管;10、第一喷嘴;11、第二歧管;12、第二喷嘴;13、保温层;14、隔离橡胶垫;15、箱门;16、换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包括箱体1和加湿器2,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保温层13,通过保温层13,增强箱体1的保温效果,保温层13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箱体1的底部粘接有隔离橡胶垫14,通过隔离橡胶垫14,避免箱体1底部的凉气浸入,箱体1正面的左侧通过两个铰链铰接有箱门15,箱门15正面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按柄,通过箱门15和按柄,便于维修人员对箱体1内部的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箱门15正面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便于使用者观察箱体1内部情况,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从左至右开设有换气孔16,换气孔16设置为蜂窝状结构,通过换气孔16设置为蜂窝状结构,便于外界空气和箱体1内部进行均匀换气,箱体1内腔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连接有辊轮3,辊轮3相对应一侧的表面传动连接有无纺布4,加湿器2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左端连通有蒸汽泵6,蒸汽泵6的左端连通有连通管7,连通管7的左端连通有五通管8,五通管8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歧管9,第一歧管9远离五通管8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位于无纺布4底部的两侧,第一歧管9顶部的四周均连通有第一喷嘴10,五通管8背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二歧管11,第一歧管9和第二歧管11的表面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侧与箱体1的表面焊接,通过固定件,分别增强第一歧管9和第二歧管11的稳固性,第二歧管11远离五通管8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位于无纺布4顶部的两侧,第二歧管11底部的四周均连通有第二喷嘴12,通过加湿器2、连接管5、蒸汽泵6、连通管7、五通管8、第一歧管9、第一喷嘴10、第二歧管11和第二喷嘴12的配合,可使蒸汽和无纺布4两侧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均匀蒸汽接触,增强无纺布4的加湿均匀度,解决了传统加湿装置加湿不均匀的问题。

    使用时,通过外设控制器和电源开启加湿器2和蒸汽泵6,由于辊轮3的波状分布,从而可对无纺布4进行波状传送,接着蒸汽泵6通过连接管5将加湿器2内的蒸汽供入连通管7内,接着蒸汽由连通管7经过五通管8,五通管8分别将蒸汽供入第一歧管9和第二歧管11内,从而第一歧管9通过第一喷嘴10对无纺布4底部的两侧进行均匀蒸汽加湿,第二歧管11通过第二喷嘴12对无纺布4顶部的两侧进行均匀蒸汽加湿。

    在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加湿器和蒸汽泵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加湿器和蒸汽泵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其内部构造属于现有技术结构,使用者根据现有技术手册就可完成对其进行正常操作,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综上所述:该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通过加湿器2、连接管5、蒸汽泵6、连通管7、五通管8、第一歧管9、第一喷嘴10、第二歧管11和第二喷嘴12的配合,可使蒸汽和无纺布4两侧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均匀蒸汽接触,增强无纺布4的加湿均匀度,解决了传统加湿装置加湿不均匀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包括箱体(1)和加湿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连接有辊轮(3),所述辊轮(3)相对应一侧的表面传动连接有无纺布(4),所述加湿器(2)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左端连通有蒸汽泵(6),所述蒸汽泵(6)的左端连通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的左端连通有五通管(8),所述五通管(8)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歧管(9),所述第一歧管(9)远离五通管(8)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位于无纺布(4)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歧管(9)顶部的四周均连通有第一喷嘴(10),所述五通管(8)背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二歧管(11),所述第二歧管(11)远离五通管(8)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位于无纺布(4)顶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歧管(11)底部的四周均连通有第二喷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保温层(13),所述保温层(13)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所述箱体(1)的底部粘接有隔离橡胶垫(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正面的左侧通过两个铰链铰接有箱门(15),所述箱门(15)正面右侧的中心处嵌设有按柄,所述箱门(15)正面的中心处嵌设有观察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从左至右开设有换气孔(16),所述换气孔(16)设置为蜂窝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歧管(9)和第二歧管(11)的表面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侧与箱体(1)的表面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气相磺化用蒸汽加湿装置,包括箱体和加湿器,所述箱体内腔的中心处从左至右依次活动连接有辊轮,所述辊轮相对应一侧的表面传动连接有无纺布,所述加湿器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有蒸汽泵,所述蒸汽泵的左端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左端连通有五通管,所述五通管正面中心处的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歧管,所述第一歧管远离五通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位于无纺布底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湿器、连接管、蒸汽泵、连通管、五通管、第一歧管、第一喷嘴、第二歧管和第二喷嘴的配合,可使蒸汽和无纺布两侧的顶面和底面进行均匀蒸汽接触,解决了传统加湿装置加湿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孔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康捷特种无纺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0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