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供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浆系统。



    背景技术:

    皮革所用底布在使用前为了增加与皮革的贴合牢度需要上浆,即开布机,通过开布上浆可以去掉布基的布毛,在进行上浆时,操作人员需要通过不锈钢勺不断往上浆容器中加入浆料,在加入浆料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浆现象,造成机台的污染、原浆的浪费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布机在上浆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通过不锈钢勺不断往上浆容器中加入浆料,从而造成机台的污染、原浆的浪费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浆系统,其包括加浆罐体、上浆容器、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分别设于所述上浆管路的两端,且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均连通于所述上浆管路,所述加浆罐体连通于所述上浆管路,且所述加浆罐体设于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之间,所述加浆罐体和所述上浆容器位于所述排污容器的上部;

    所述上浆管路设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设于所述加浆罐体和所述排污容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加浆罐体的下部呈锥形结构。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液位检测报警装置连接于所述上浆罐体。

    可选的,所述液位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上浆容器的内腔的上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蜂鸣器设于所述加浆罐体的外侧;

    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上浆管路包括铜管、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铜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为陶瓷,所述第二保温层为pvc管。

    可选的,所述加浆罐体的底部的倾斜角度为60°~75°。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包括加浆罐体、上浆容器、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加浆罐体和上浆容器通过上浆管路连通,操作人员往加浆罐体中加入浆料,由于加浆罐体具有一定的容积,操作人员一次性往加浆罐体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浆料,可以满足开布机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的上浆,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上浆次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原浆的浪费;通过设置排污容器,加浆罐体和上浆容器位于排污容器的上部,当需要对加浆罐体和上浆容器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打开排污阀,清洗液体经过排污管路流入至排污容器中,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上浆系统的清洗,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加浆罐体;2、上浆容器;3、上浆管路;31、铜管;32、第一保温层;33、第二保温层;4、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上浆系统,其包括加浆罐体1、上浆容器2、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3,上浆容器2和排污容器分别设于上浆管路3的两端,且上浆容器2和排污容器均连通于上浆管路3,加浆罐体1连通于上浆管路3,且加浆罐体1设于上浆容器2和排污容器之间,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位于排污容器的上部;

    上浆管路3设有排污阀4,排污阀4设于加浆罐体1和排污容器之间。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包括加浆罐体1、上浆容器2、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3,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通过上浆管路3连通,操作人员往加浆罐体1中加入浆料,由于加浆罐体1具有一定的容积,操作人员一次性往加浆罐体1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浆料,可以满足开布机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的上浆,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上浆次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原浆的浪费;通过设置排污容器,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位于排污容器的上部,当需要对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打开排污阀4,清洗液体经过排污管路流入至排污容器中,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上浆系统的清洗,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加浆罐体1能对浆料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加浆罐体1的下部呈锥形结构。具体的,加浆罐体1的底部的倾斜角度为60°~75°,由于加浆罐体1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浆料在经过加浆罐体1时会产生射流效应,使得浆料的速度增加,且向加浆罐体1的中心汇集,从而能增加加浆罐体1中心区的流动速度,且能对浆料起到导流的作用;

    加浆罐体1的底部的倾斜角度优选为67.5°,当然,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倾斜角度,本实施例对此不以为限。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报警装置,液位检测报警装置连接于加浆罐体1,液位检测报警装置能根据流通于加浆罐体1内的液体的体积,提示操作人员是否往加浆罐体1中加入浆料,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位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液位传感器设于上浆容器2的内腔的上部,控制器和蜂鸣器设于加浆罐体1的外侧;

    液位传感器和蜂鸣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加浆罐体1内中预设的报警液位时,液位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至蜂鸣器,蜂鸣器工作发出警报,从而提醒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添加浆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位传感器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方向性好和能够定向传播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提高上浆管路3的保温效果,上浆管路3包括铜管31、第一保温层32和第二保温层33,第一保温层32设于铜管31的外表面,第二保温层33设于第一保温层32的外表面。具体的,第一保温层32和第二保温层33能使得流动于铜管31的浆料的热量不易散失,保证浆料的温度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保温层32为陶瓷,第二保温层33为pvc管,陶瓷和pvc管均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浆料的温度的稳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包括加浆罐体1、上浆容器2、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3,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通过上浆管路3连通,操作人员往加浆罐体1中加入浆料,由于加浆罐体1具有一定的容积,操作人员一次性往加浆罐体1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浆料,可以满足开布机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的上浆,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上浆次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原浆的浪费;通过设置排污容器,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位于排污容器的上部,当需要对加浆罐体1和上浆容器2进行清洗时,操作人员打开排污阀4,清洗液体经过排污管路流入至排污容器中,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上浆系统的清洗,进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和实用性强的特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浆罐体、上浆容器、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分别设于所述上浆管路的两端,且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均连通于所述上浆管路,所述加浆罐体连通于所述上浆管路,且所述加浆罐体设于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之间,所述加浆罐体和所述上浆容器位于所述排污容器的上部;

    所述上浆管路设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设于所述加浆罐体和所述排污容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浆罐体的下部呈锥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检测报警装置,所述液位检测报警装置连接于所述加浆罐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上浆容器的内腔的上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蜂鸣器设于所述加浆罐体的外侧;

    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蜂鸣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管路包括铜管、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于所述铜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为陶瓷,所述第二保温层为pvc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浆罐体的底部的倾斜角度为60°~7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浆系统,其包括加浆罐体、上浆容器、排污容器和上浆管路,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分别设于所述上浆管路的两端,且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均连通于所述上浆管路,所述加浆罐体连通于所述上浆管路,且所述加浆罐体设于所述上浆容器和所述排污容器之间,所述加浆罐体和所述上浆容器位于所述排污容器的上部;所述上浆管路设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设于所述加浆罐体和所述排污容器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操作人员的上浆次数、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原浆的浪费的特点,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明;张克胜;苏陈;吴礼容;孔兵伟;周子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0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