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88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锰冶炼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是一种在冶炼硅锰矿石时,在对炉渣进行冷却的同时对炉渣进行破碎,便于碎小炉渣直接使用的装置,其在硅锰冶炼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包括四组支腿、水淬箱、进料管、多组喷水管、多组水淬嘴、滑箱和出水管,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水淬箱底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水淬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进料管输出端与水淬箱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多组喷水管输出端均与水淬箱顶面连通,多组喷水管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水淬嘴连通,滑箱左侧壁与水淬箱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进料管输出端位于滑箱左半区域上方,滑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滑箱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右端穿过水淬箱右侧壁中央区域,滑箱底面设置有多组流水孔,出水管输入端与水淬箱底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现有的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使用时,将多组喷水管打开,高压水流穿过多组喷水管经多组水淬嘴喷向滑箱内,将进料管打开,炉渣自进料管流向滑箱内部,滑箱呈向右倾斜的角度,炉渣在滑箱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滑箱向右滑动,高压水流喷向炉渣,将炉渣打碎,同时对炉渣进行冷却,打碎的碎小炉渣沿着滑箱向右滑出,水自多组流水孔直接流下,打开第一阀门,水自出水管排出即可;现有的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使用中发现,高压水的流速大,耗水量大,浪费水资源,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的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包括四组支腿、水淬箱、进料管、多组喷水管、多组水淬嘴、滑箱和出水管,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水淬箱底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水淬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多组喷水管输出端均与水淬箱顶面连通,多组喷水管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水淬嘴连通,滑箱左侧壁与水淬箱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滑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滑箱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右端穿过水淬箱右侧壁中央区域,出水管输入端与水淬箱底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还包括储存箱、矩形方管、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漏斗、右漏斗、左筛板、右筛板、左排料管、右排料管、左支板、右支板、净化箱、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所述储存箱右侧壁与水淬箱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储存箱内部设置有第三工作腔,进料管输出端与储存箱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矩形方管一端与储存箱底面中央区域连通,矩形方管另一端穿过水淬箱左侧壁上半区域并位于滑箱左半区域上方,滑箱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所述左固定杆左端和右固定杆右端分别与水淬箱内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杆右端和右固定杆左端分别与左漏斗和右漏斗连接,左漏斗和右漏斗分别位于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正下方,所述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安装在左漏斗和右漏斗内部并分别将左漏斗和右漏斗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呈向左倾斜和向右倾斜的角度,所述左排料管右端输入端穿过水淬箱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漏斗连通,右排料管左端输入端穿过水淬箱右侧壁下半区域与右漏斗连通,左排料管输入端和右排料管输入端分别位于左筛板和右筛板上侧,左排料管和右排料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左支板顶端和右支板顶端分别与净化箱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底端和右支板底端分别与水淬箱内底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净化箱内部设置有第三工作腔,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分别设置在净化箱内部下半区域、中央区域和上半区域,净化箱底壁设置有多组第三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所述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整体形状均为圆形,且圆形尺寸小于左漏斗和右漏斗的顶面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材质分别为活性炭、沸石颗粒和明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所述左筛板和右筛板的筛孔孔径均小于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转杆和刮板,所述转杆底端穿过储存箱顶面中央区域,刮板左端与转杆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转板,所述转杆顶端与转板底面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挂杆、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挂杆左端与水淬箱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连接杆底端与连接板顶面左半区域连接,连接杆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圆孔,所述挂杆右端穿过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透明玻璃板,所述水淬箱右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矩形开口,所述透明玻璃板安装在矩形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多组喷水管打开,高压水自多组水淬嘴喷出,将进料管打开,炉渣自进料管流入储存箱内,带储存箱内的炉渣完全覆盖储存箱内底壁时,将矩形方管打开,流入储存箱内的炉渣自矩形方管流入滑箱内,高压水流喷向水箱内的炉渣,高压水流对炉渣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大块炉渣破碎成碎小炉渣,同时炉渣在高压水的作用下进行冷却,水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并分别流进左漏斗和右漏斗内部,由于滑箱为向右倾斜的角度,炉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动并自滑箱右端排出,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内流下的水中可能会含有细小的炉渣颗粒,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将细小的炉渣颗粒拦截在左筛板和右筛板上,初步过滤的水自左漏斗和右漏斗流向净化箱内部,由于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具有向左倾斜和向右倾斜的角度,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左筛板和右筛板上的细小炉渣颗粒分别自左排料管和右排料管排出,进入净化箱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三净水层、第二净水层和第一净水层的过滤作用并自多组第三透水孔漏下,打开第一阀门,净化后的水自出水管排出循环使用即可,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滑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储存箱和矩形方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支腿;2、水淬箱;3、进料管;4、喷水管;5、水淬嘴;6、滑箱;7、出水管;8、储存箱;9、矩形方管;10、左固定杆;11、右固定杆;12、左漏斗;13、右漏斗;14、左筛板;15、右筛板;16、左排料管;17、右排料管;18、左支板;19、右支板;20、净化箱;21、第一净化层;22、第二净化层;23、第三净化层;24、转杆;25、刮板;26、转板;27、挂杆;28、连接杆;29、连接板;30、透明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包括四组支腿1、水淬箱2、进料管3、多组喷水管4、多组水淬嘴5、滑箱6和出水管7,四组支腿1顶端分别与水淬箱2底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水淬箱2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多组喷水管4输出端均与水淬箱2顶面连通,多组喷水管4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水淬嘴5连通,滑箱6左侧壁与水淬箱2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滑箱6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滑箱6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6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6右端穿过水淬箱2右侧壁中央区域,出水管7输入端与水淬箱2底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水管7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还包括储存箱8、矩形方管9、左固定杆10、右固定杆11、左漏斗12、右漏斗13、左筛板14、右筛板15、左排料管16、右排料管17、左支板18、右支板19、净化箱20、第一净化层21、第二净化层22和第三净化层23,储存箱8右侧壁与水淬箱2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储存箱8内部设置有第三工作腔,进料管3输出端与储存箱8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矩形方管9一端与储存箱8底面中央区域连通,矩形方管9另一端穿过水淬箱2左侧壁上半区域并位于滑箱6左半区域上方,滑箱6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左固定杆10左端和右固定杆11右端分别与水淬箱2内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杆10右端和右固定杆11左端分别与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连接,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分别位于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正下方,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分别安装在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内部并分别将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分别呈向左倾斜和向右倾斜的角度,左排料管16右端输入端穿过水淬箱2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漏斗12连通,右排料管17左端输入端穿过水淬箱2右侧壁下半区域与右漏斗13连通,左排料管16输入端和右排料管17输入端分别位于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上侧,左排料管16和右排料管17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左支板18顶端和右支板19顶端分别与净化箱20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18底端和右支板19底端分别与水淬箱2内底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净化箱20内部设置有第三工作腔,第一净化层21、第二净化层22和第三净化层23分别设置在净化箱20内部下半区域、中央区域和上半区域,净化箱20底壁设置有多组第三透水孔;将多组喷水管打开,高压水自多组水淬嘴喷出,将进料管打开,炉渣自进料管流入储存箱内,带储存箱内的炉渣完全覆盖储存箱内底壁时,将矩形方管打开,流入储存箱内的炉渣自矩形方管流入滑箱内,高压水流喷向水箱内的炉渣,高压水流对炉渣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大块炉渣破碎成碎小炉渣,同时炉渣在高压水的作用下进行冷却,水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并分别流进左漏斗和右漏斗内部,由于滑箱为向右倾斜的角度,炉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动并自滑箱右端排出,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内流下的水中可能会含有细小的炉渣颗粒,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将细小的炉渣颗粒拦截在左筛板和右筛板上,初步过滤的水自左漏斗和右漏斗流向净化箱内部,由于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具有向左倾斜和向右倾斜的角度,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左筛板和右筛板上的细小炉渣颗粒分别自左排料管和右排料管排出,进入净化箱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三净水层、第二净水层和第一净水层的过滤作用并自多组第三透水孔漏下,打开第一阀门,净化后的水自出水管排出循环使用即可,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整体形状均为圆形,且圆形尺寸小于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的顶面尺寸;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整体形状均为圆形,且圆形尺寸小于左漏斗和右漏斗的顶面尺寸,使得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的水分别可以完全流入左漏斗和右漏斗内部,减少水洒向左漏斗和右漏斗外侧,提高使用合理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第一净化层21、第二净化层22和第三净化层23材质分别为活性炭、沸石颗粒和明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的筛孔孔径均小于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孔径;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的细小炉渣颗粒会被左筛板和右筛板拦截,对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转杆24和刮板25,转杆24底端穿过储存箱8顶面中央区域,刮板25左端与转杆24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在打开进料管时,旋转转杆,使得转杆带动刮板将储存箱内的炉渣进行刮平,使得炉渣平铺在储存箱内,方便炉渣自矩形方管内均匀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转板26,转杆24顶端与转板26底面中央区域连接;在旋转转杆时,可通过转板旋转转杆,同时转板将转杆挡住,减少转杆完全插入储存箱内而不方便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挂杆27、连接杆28和连接板29,挂杆27左端与水淬箱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连接杆28底端与连接板29顶面左半区域连接,连接杆28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圆孔,挂杆27右端穿过圆孔;在炉渣处理后,可将连接杆伸入滑箱内,通过连接板将滑箱顶面残留的未排出的炉渣刮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还包括透明玻璃板30,水淬箱2右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矩形开口,透明玻璃板30安装在矩形开口处;在炉渣处理过程中,可通过透明玻璃板观察滑箱内是否残留右炉渣,若炉渣在滑箱内积存较多时,需要及时将滑箱内的炉渣刮下,以减少积存的炉渣堵塞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在工作时,将多组喷水管打开,高压水自多组水淬嘴喷出,将进料管打开,炉渣自进料管流入储存箱内,带储存箱内的炉渣完全覆盖储存箱内底壁时,将矩形方管打开,流入储存箱内的炉渣自矩形方管流入滑箱内,高压水流喷向水箱内的炉渣,高压水流对炉渣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大块炉渣破碎成碎小炉渣,同时炉渣在高压水的作用下进行冷却,水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并分别流进左漏斗和右漏斗内部,由于滑箱为向右倾斜的角度,炉渣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动并自滑箱右端排出,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内流下的水中可能会含有细小的炉渣颗粒,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将细小的炉渣颗粒拦截在左筛板和右筛板上,初步过滤的水自左漏斗和右漏斗流向净化箱内部,由于左筛板和右筛板分别具有向左倾斜和向右倾斜的角度,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左筛板和右筛板上的细小炉渣颗粒分别自左排料管和右排料管排出,进入净化箱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三净水层、第二净水层和第一净水层的过滤作用并自多组第三透水孔漏下,打开第一阀门,净化后的水自出水管排出循环使用即可,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整体形状均为圆形,且圆形尺寸小于左漏斗和右漏斗的顶面尺寸,使得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的水分别可以完全流入左漏斗和右漏斗内部,减少水洒向左漏斗和右漏斗外侧,提高使用合理性;自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流下的细小炉渣颗粒会被左筛板和右筛板拦截,对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在打开进料管时,旋转转杆,使得转杆带动刮板将储存箱内的炉渣进行刮平,使得炉渣平铺在储存箱内,方便炉渣自矩形方管内均匀排出;在旋转转杆时,可通过转板旋转转杆,同时转板将转杆挡住,减少转杆完全插入储存箱内而不方便取出;在炉渣处理后,可将连接杆伸入滑箱内,通过连接板将滑箱顶面残留的未排出的炉渣刮下;在炉渣处理过程中,可通过透明玻璃板观察滑箱内是否残留右炉渣,若炉渣在滑箱内积存较多时,需要及时将滑箱内的炉渣刮下,以减少积存的炉渣堵塞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包括四组支腿(1)、水淬箱(2)、进料管(3)、多组喷水管(4)、多组水淬嘴(5)、滑箱(6)和出水管(7),四组支腿(1)顶端分别与水淬箱(2)底面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水淬箱(2)内部设置有第一工作腔,多组喷水管(4)输出端均与水淬箱(2)顶面连通,多组喷水管(4)输出端分别与多组水淬嘴(5)连通,滑箱(6)左侧壁与水淬箱(2)内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滑箱(6)内部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滑箱(6)顶面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6)右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工作腔相通,滑箱(6)右端穿过水淬箱(2)右侧壁中央区域,出水管(7)输入端与水淬箱(2)底面中央区域连通,出水管(7)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存箱(8)、矩形方管(9)、左固定杆(10)、右固定杆(11)、左漏斗(12)、右漏斗(13)、左筛板(14)、右筛板(15)、左排料管(16)、右排料管(17)、左支板(18)、右支板(19)、净化箱(20)、第一净化层(21)、第二净化层(22)和第三净化层(23),所述储存箱(8)右侧壁与水淬箱(2)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储存箱(8)内部设置有第三工作腔,进料管(3)输出端与储存箱(8)左侧壁上半区域连通,矩形方管(9)一端与储存箱(8)底面中央区域连通,矩形方管(9)另一端穿过水淬箱(2)左侧壁上半区域并位于滑箱(6)左半区域上方,滑箱(6)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所述左固定杆(10)左端和右固定杆(11)右端分别与水淬箱(2)内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杆(10)右端和右固定杆(11)左端分别与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连接,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分别位于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正下方,所述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分别安装在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内部并分别将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分隔成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分别呈向左倾斜和向右倾斜的角度,所述左排料管(16)右端输入端穿过水淬箱(2)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漏斗(12)连通,右排料管(17)左端输入端穿过水淬箱(2)右侧壁下半区域与右漏斗(13)连通,左排料管(16)输入端和右排料管(17)输入端分别位于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上侧,左排料管(16)和右排料管(17)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左支板(18)顶端和右支板(19)顶端分别与净化箱(20)底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18)底端和右支板(19)底端分别与水淬箱(2)内底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净化箱(20)内部设置有第三工作腔,第一净化层(21)、第二净化层(22)和第三净化层(23)分别设置在净化箱(20)内部下半区域、中央区域和上半区域,净化箱(20)底壁设置有多组第三透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整体形状均为圆形,且圆形尺寸小于左漏斗(12)和右漏斗(13)的顶面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层(21)、第二净化层(22)和第三净化层(23)材质分别为活性炭、沸石颗粒和明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筛板(14)和右筛板(15)的筛孔孔径均小于多组第一透水孔和多组第二透水孔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杆(24)和刮板(25),所述转杆(24)底端穿过储存箱(8)顶面中央区域,刮板(25)左端与转杆(24)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板(26),所述转杆(24)顶端与转板(26)底面中央区域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杆(27)、连接杆(28)和连接板(29),所述挂杆(27)左端与水淬箱(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连接杆(28)底端与连接板(29)顶面左半区域连接,连接杆(28)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圆孔,所述挂杆(27)右端穿过圆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玻璃板(30),所述水淬箱(2)右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矩形开口,所述透明玻璃板(30)安装在矩形开口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锰冶炼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包括四组支腿、水淬箱、进料管、多组喷水管、多组水淬嘴、滑箱和出水管;还包括储存箱、矩形方管、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漏斗、右漏斗、左筛板、右筛板、左排料管、右排料管、左支板、右支板、净化箱、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和第三净化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硅锰合金渣处理装置,可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鼎祥锰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9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