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疗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微镜平台,需要专业人员制作玻片样本。在用到传统显微镜进行观测待测玻片样本时,先装载该样本,再合适的放置到镜检位置,检测完成后手动取出玻片并回收到指定位置,上述操作需要反复的制作玻片、装载玻片(需要夹紧,正确定位等),反复调焦、鉴定结果、卸载玻片、回收玻片等。当待测样本量大时,操作频繁,劳动时间成本高、出错率高等;且上述操作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操作流程工艺复杂,人工操作危险性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以使生物检测更加高效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包括显微镜、底板部件,还包括镜检部件、玻片装载部件、玻片回收部件,镜检部件设于底板部件上,显微镜对应设于镜检部件的上方,玻片装载部件对应设于镜检部件的一侧,玻片回收部件对应设于镜检部件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镜检部件包括镜检载物台、安装板、拨动机构及拨动板,安装板设于镜检载物台上,安装板上设有l形的凹槽通道;凹槽通道的进口位于安装板一侧且进口处呈喇叭状开口,出口位于安装板一端,凹槽通道上还设置有矩形通孔;拨动板与拨动机构连接,拨动机构设于安装板上,驱动拨动板沿凹槽通道的折弯处与出口处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凹槽通道对应矩形通孔位置处的两侧设有压片,压片采用弹片制成,且底部设有凸点。
进一步地,凹槽通道的进口处还朝内开设有“一”字型的便于装载玻片套装的装载槽。
进一步地,镜检载物台为3轴驱动镜检载物台,包括中间板、载物板、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x向导轨、y向导轨,中间板和载物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显微镜通光的大通孔,z轴驱动机构设于底板部件上,载物板设于z轴驱动机构上,中间板通过平行于y轴的y向导轨设于载物板上;y轴驱动机构对应设于载物板上,驱动中间板沿y轴往复运动;安装板通过平行于x轴的x向导轨设于中间板上;x轴驱动机构对应设于中间板上,驱动安装板沿x轴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底板部件上设有z轴限位部件,z轴限位部件上设有光电光耦,载物板上设有对应的用于z轴限位的挡光板。
进一步地,玻片装载部件包括玻片储存部件、装载板、拨动片、螺母支架、转轴及直线电机组件,装载板上开设有一字型的通槽,玻片储存部件设于装载板上且位于通槽上;装载板设于底板部件上,且装载板的一端对应抵于凹槽通道进口处的下方;直线电机组件设于装载板的下方,螺母支架设于直线电机组件上;拨动片通过转轴设于螺母支架上,拨动片顶部穿过通槽,直线电机组件驱动拨动片沿通槽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装载板上对应玻片储存部件的下方位置还设有反射式光耦。
进一步地,转轴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作用于拨动片上,另一端作用于螺母支架上。
进一步地,底板部件上方对应螺母支架运动行程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限位的对射式光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包括显微镜、底板部件、镜检部件、玻片装载部件、玻片回收部件,通过采用玻片装载部件、镜检部件自动装载待检测的玻片套装,使玻片套装自动移位、自动卸载,解决了需人工操作的问题,进而减少了待测样本对人工的伤害,达到了操作简单、成本低、出错率低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片装载部件在不同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检部件部分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检载物台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镜检载物台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包括显微镜100、底板部件500、镜检部件200、玻片装载部件300、玻片回收部件400。
镜检部件200设于底板部件500上,显微镜100对应设于镜检部件200的上方,玻片装载部件300对应设于镜检部件200的一侧,玻片回收部件400对应设于镜检部件200的另一侧。玻片回收部件400为回收盒。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镜检部件200包括镜检载物台、安装板201、拨动机构202及拨动板203。安装板201设于镜检载物台上,安装板201上设有l形的凹槽通道208。凹槽通道208的进口位于安装板201一侧且进口处呈喇叭状开口,出口位于安装板201一端,凹槽通道208上还设置有矩形通孔209,便于显微镜100通光用。拨动板203与拨动机构202连接,拨动机构202设于安装板201上,驱动拨动板203沿凹槽通道208的折弯处与出口处来回滑动。拨动机构202优选为直线电机直线驱动机构,主要由电机、导向杆、滑动块组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凹槽通道208对应矩形通孔209位置处的两侧设有压片,压片采用弹片制成,且底部设有凸点。当玻片套装600被推送至矩形通孔209处时,两侧的压片将玻片套装600固定、压紧,保障镜检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凹槽通道208的进口处还朝内开设有完全贯穿呈“一”字型的便于装载玻片套装600的装载槽207。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镜检载物台为3轴驱动镜检载物台,包括中间板204、载物板211、x轴驱动机构205、y轴驱动机构210、z轴驱动机构214、x向导轨212、y向导轨213,中间板204和载物板211上均开设有用于显微镜100通光的大通孔,z轴驱动机构214设于底板部件500上,载物板211设于z轴驱动机构214上,中间板204通过平行于y轴的y向导轨213设于载物板211上;y轴驱动机构210对应设于载物板211或中间板204上,驱动中间板204沿y轴往复运动;安装板201通过平行于x轴的x向导轨212设于中间板204上;x轴驱动机构205对应设于中间板204上,驱动安装板201沿x轴往复运动。x向导轨212、y向导轨213均由一件有凹槽的长条形零件、安装在凹槽内对称放置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金属导轨和一条带有一排钢珠的保持架组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底板部件500上设有z轴限位部件216,z轴限位部件216上设有光电光耦,载物板211上设有对应的用于z轴限位的挡光板215。优选地,载物板211上设有y轴限位部件,y轴限位部件上设有光电光耦,中间板204上设有对应的用于y轴限位的挡光板;中间板204上设有x轴限位部件,x轴限位部件上设有光电光耦,安装板201上设有对应的用于x轴限位的挡光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玻片装载部件300包括玻片储存部件301、装载板302、拨动片303、螺母支架304、转轴305及直线电机组件306。装载板302上开设有一字型的通槽,玻片储存部件301设于装载板302上且位于通槽上。玻片储存部件301用于存放玻片套装600,玻片储存部件301底部对应通槽的两侧设有开口(对应凹槽通道208进口处的一侧开口大于1片玻片套装600),便于拨动片303经过以及最底下的玻片套装600被推出至凹槽通道208。装载板302通过4根立柱307设于底板部件500上,且装载板302的一端对应抵于凹槽通道208进口处。直线电机组件306设于装载板302的下方,螺母支架304设于直线电机组件306上。拨动片303通过转轴305设于螺母支架304上,拨动片303顶部穿过通槽,直线电机组件306驱动拨动片303沿通槽往复运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装载板302上对应玻片储存部件301的下方位置还设有反射式光耦。反射式光耦用于检测玻片储存部件301内的玻片套装600是否用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转轴305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作用于拨动片303上,另一端作用于螺母支架304上。拨动片303回程时,会接触到玻片套装600的底面,直到退回到初始位置,因扭簧的扭矩,使得拨动片303保持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底板部件500上方对应螺母支架304运动行程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限位的对射式光耦。对射式光耦保证拨动片303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玻片套装600装入玻片装载部件300的玻片储存部件301中后,直线电机组件306驱动拨动片303沿通槽推动玻片储存部件301最底部的玻片套装600至安装板201的凹槽通槽内;拨动机构202驱动拨动板203,将玻片套装600推动至矩形通孔209处,玻片套装600两侧被压片压紧固定,显微镜100观测、检验玻片套装600上的样本(具体可根据需要xyz三轴调整安装板201的位置,进而调整玻片套装600的位置,便于显微镜100拍摄观测);观测完成后,拨动机构202驱动拨动板203,继续将玻片套装600推动通过凹槽通槽的出口进入玻片回收部件400内;然后拨动板203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检验流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1.一种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包括显微镜、底板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检部件、玻片装载部件、玻片回收部件,镜检部件设于底板部件上,显微镜对应设于镜检部件的上方,玻片装载部件对应设于镜检部件的一侧,玻片回收部件对应设于镜检部件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镜检部件包括镜检载物台、安装板、拨动机构及拨动板,安装板设于镜检载物台上,安装板上设有l形的凹槽通道;凹槽通道的进口位于安装板一侧且进口处呈喇叭状开口,出口位于安装板一端,凹槽通道上还设置有矩形通孔;拨动板与拨动机构连接,拨动机构设于安装板上,驱动拨动板沿凹槽通道的折弯处与出口处来回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通道对应矩形通孔位置处的两侧设有压片,压片采用弹片制成,且底部设有凸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通道的进口处还朝内开设有“一”字型的便于装载玻片套装的装载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镜检载物台为3轴驱动镜检载物台,包括中间板、载物板、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x向导轨、y向导轨,中间板和载物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显微镜通光的大通孔,z轴驱动机构设于底板部件上,载物板设于z轴驱动机构上,中间板通过平行于y轴的y向导轨设于载物板上;y轴驱动机构对应设于载物板上,驱动中间板沿y轴往复运动;安装板通过平行于x轴的x向导轨设于中间板上;x轴驱动机构对应设于中间板上,驱动安装板沿x轴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部件上设有z轴限位部件,z轴限位部件上设有光电光耦,载物板上设有对应的用于z轴限位的挡光板。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玻片装载部件包括玻片储存部件、装载板、拨动片、螺母支架、转轴及直线电机组件,装载板上开设有一字型的通槽,玻片储存部件设于装载板上且位于通槽上;装载板设于底板部件上,且装载板的一端对应抵于凹槽通道进口处的下方;直线电机组件设于装载板的下方,螺母支架设于直线电机组件上;拨动片通过转轴设于螺母支架上,拨动片顶部穿过通槽,直线电机组件驱动拨动片沿通槽往复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板上对应玻片储存部件的下方位置还设有反射式光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上还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作用于拨动片上,另一端作用于螺母支架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显微镜镜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部件上方对应螺母支架运动行程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限位的对射式光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