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0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疾病护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率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目前心内科的病人需要专人进行护理,如果在医院,这类疾病只要及时发现,大多可以挽救,但若病情暂时稳定出院后,在家里或者户外出现上述疾病,若不及时得到治疗,则死亡的几率相当大;目前有很多患者的病都是突发性的,因此,作为心内科重症护理产品,不但需要做到在固定位置进行实时监测,也需要做到在病人进行移动时的实时监测,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该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可在患者在户外位移时实时监测病情,并且可通过无线通讯实时连接急救系统,大大提高了疾病突发时的救治几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包括一软性盒体,一电源端,所述软性盒体两侧设有可调式松紧带结构,所述软性盒体的后端设有基于接触式的心脏监测端,所述软性盒体内设有信息存储模块,该信息存储模块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电性连接;同时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还包括可和多个智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以及可和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还包括一可向急救中心自动播报位置的语音播放端;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同时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一信号发送模块,以及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心脏监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且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同时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上设有至少三个信号发送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进一步优选,所述语音播放端包括第一语音播放模块、第二语音播放模块、gprs定位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分别和第一语音播放模块、第二语音播放模块、gprs定位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二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且和第一语音播放模块、第二语音播放模块、gprs定位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改进,还包括一信号抗干扰器,所述信号抗干扰器安装于软性盒体的前端,所述信号抗干扰器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无线发送端口,可同时连接多个智能终端,也就是说,可以同时连接到不同的个体,将监测情况实时发送;

    2、本实用新型可在病人发病时采用语音的方式实时联系急救系统以及路人,大大提高了急救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的系统架构图;

    其中:1、软性盒体;2、电源端;3、可调式松紧带结构;4、心脏监测端;5、信息存储模块;6、第一信号发送模块;7、第一信号处理模块;8、信号发送端口;9、第一语音播放模块;10、第二语音播放模块;11、gprs定位模块;12、第二信号处理模块;13、第二信号发送模块;14、信号抗干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包括一软性盒体1,一电源端2,在软性盒体1的两侧设有可调式松紧带结构3,通过可调式松紧带结构3可将软性盒体1佩戴在胸前;在软性盒体1的后端设有基于接触式的心脏监测端4,在软性盒体1内设有信息存储模块5,该信息存储模块5和心脏监测端4形成电性连接;同时和电源端2形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和多个智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以及可和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还包括一可向急救中心自动播报位置的语音播放端;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同时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一信号发送模块6,以及第一信号处理模块7,第一信号处理模块7和心脏监测端4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且第一信号处理模块7的另一端和第一信号发送模块6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同时在第一信号发送模块6上设有至少三个信号发送端口8。

    多个信号发送端口8可以连接多个智能终端,也就是连接多个智能手机或电脑,这样,心脏检监测4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可通过第一信号处理模块7、第一信号发送模块6实时发送到多台智能手机上,便于让更多人知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语音播放端包括第一语音播放模块9、第二语音播放模块10、gprs定位模块11、第二信号处理模块12。

    上述结构中,第二信号处理模块12和心脏监测端4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第二信号处理模块12分别和第一语音播放模块9、第二语音播放模块10、gprs定位模块11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第二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二信号发送模块13,第二信号发送模13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12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且和第一语音播放模块9、第二语音播放模块10、gprs定位模块11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

    通过第二信号发送模13可实时联系120急救系统,当心脏监测端4监测到心脏发生情况时,通过第二信号处理模块12可做到:通过第一语音播放模块9自动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过gprs定位模块11发送定位;同时通过第二语音播放模块10向路人播放“请对该病人进行心脏复苏急救”的语音。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信号抗干扰器14,该信号抗干扰器14安装于软性盒体1的前端,并且该信号抗干扰器14和电源端2形成电性连接,设置该信号抗干扰器14可使无线信号发送更顺畅。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无线发送端口,可同时连接多个智能终端,也就是说,可以同时连接到不同的个体,将监测情况实时发送;并且本实用新型可在病人发病时采用语音的方式实时联系急救系统以及路人,大大提高了急救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包括一软性盒体,一电源端,所述软性盒体两侧设有可调式松紧带结构,所述软性盒体的后端设有基于接触式的心脏监测端,所述软性盒体内设有信息存储模块,该信息存储模块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电性连接,同时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和多个智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以及可和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还包括一可向急救中心自动播报位置的语音播放端;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同时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一信号发送模块,以及第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心脏检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且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同时所述第一信号发送模块上设有至少三个信号发送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播放端包括第一语音播放模块、第二语音播放模块、gprs定位模块、第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心脏监测端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分别和第一语音播放模块、第二语音播放模块、gprs定位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发送端包括第二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二信号发送模块和第二信号处理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且和第一语音播放模块、第二语音播放模块、gprs定位模块形成控制式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信号抗干扰器,所述信号抗干扰器安装于软性盒体的前端,所述信号抗干扰器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包括一软性盒体,一电源端,软性盒体的后端设有心脏监测端,盒体内设有信息存储模块;还包括可和多个智能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一信号发送端,以及可和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无线连接的第二信号发送端,还包括一可向急救中心自动播报位置的语音播放端;第一信号发送端、第二信号发送端以及语音播放端分别和电源端形成电性连接;该心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系统可在患者在户外位移时实时监测病情,并且可通过无线通讯实时连接急救系统,大大提高了疾病突发时的救治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曌
    技术研发日:2018.10.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89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