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检测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医疗技术中,往往需要检测病人肢体围长的变化情况,由病人肢体围长的变化情况来诊断疾病或进行相关治疗;例如:通过测量获取人体下肢围长的变化数据,特别是人体髌骨上缘10-15cm或者髌骨下缘10-15cm对应的下肢围长的变化数据,可以准确的判断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目前,在医疗检测中,测量肢体围长的工具一般都直接使用普通皮尺,但因为普通皮尺没有定位功能,检测人员使用普通皮尺测量被检测的肢体围长时,无法保证每次都测量在同一个位置,或者因为更换检测人员而因习惯不同等原因导致检测位置偏差,从而导致检测获取到的肢体围长变化的数据不准确,检测数据精确度不高,影响诊断分析,并且还可能造成误诊,存在安全风险,所以通过使用普通皮尺获取到的被检测者肢体围长变化数据的结果不可靠,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检测人员使用普通皮尺获取的被检测者肢体围长变化的数据不准确、检测数据精确度不高、检测结果不可靠以及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测量肢体围长的水平尺以及用于定位所述水平尺测量位置的定距尺,其中:所述水平尺和定距尺由柔性材料一体成型,且所述定距尺连接在所述水平尺的第一侧边;所述水平尺远离所述定距尺的第二侧边形成测量边,且所述水平尺以与所述定距尺的相交位置为分界点形成基准部和测量部,所述基准部的自由端到所述定距尺的距离小于所述测量部自由端到所述定距尺的距离;在所述水平尺绕设到人体肢体时,所述定距尺位于所述水平尺与人体显著特征之间。
优选地,所述定距尺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水平尺到人体显著特征的距离的第一刻度,所述水平尺的测量边设有用于读取肢体围长数据的第二刻度。
优选地,所述定距尺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尺的第一侧边,且所述水平尺和定距尺都为长方形;
所述第一刻度与所述第二刻度垂直,且所述第一刻度的零刻度位于所述定距尺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刻度的零刻度位于所述基准部的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定距尺的零刻度线至所述水平尺的第一侧边的距离为10cm。
优选地,在所述水平尺绕设到人体上肢时,所述定距尺的零刻度线与人体肘窝横纹对齐;
在所述水平尺绕设人体下肢时,所述定距尺的零刻度线与人体髌骨上缘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二刻度位于所述基准部自由端上的零刻度到所述定距尺的垂直距离为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上的对应整数刻度上都设有对应的数字标记,且所述水平尺上设有刻度单位。
优选地,所述基准部位于所述定距尺正面投影的右边,所述测量部位于所述定距尺正面投影的左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刻度沿所述定距尺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位于所述定距尺正面投影的左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水平尺和定距尺,可以由定距尺测得水平尺所测肢体围长对应的位置到被检测者上人体显著特征之间的距离,不仅方便后续测量的快速定位,还可以提高重复测量的定位精度,使测量获取的数据更加精确,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和收纳,制作成本低,实用性高;并且,通过设置基准部和测量部,有利于读数和提高测量操作的方便性,提高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肢体围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医用肢体围长检测装置可应用于医疗检测工具领域,特别是在需要重复测量被检测者的同一肢体位置的变化数据中。本实施例中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包括用于测量肢体围长的水平尺1以及用于定位水平尺1测量位置的定距尺2,其中:水平尺1和定距尺2由柔性材料(例如橡胶)一体成型(可通过挤压工艺一体成型),且定距尺2连接在水平尺1的第一侧边;水平尺1远离定距尺2的第二侧边形成测量边11,且水平尺1以与定距尺2的相交位置为分界点形成基准部12和测量部13;基准部12的自由端到定距尺2的距离小于测量部13自由端到定距尺2的距离(即基准部12的沿水平尺1长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测量部13沿水平尺1长度方向的长度);并且,在水平尺1绕设到人体肢体时,定距尺2位于水平尺1与人体显著特征(即人体上比较明显且短时间不会变化或消失的结构特征,例如肘窝横纹、关节骨等等)之间,然后通过定距尺2测量获取所测位置到人体显著特征之间的距离并进行相关记录,后续根据记录利用定距尺2测量定位水平尺1的测量位置。
因此,上述医用肢体围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水平尺1和定距尺2,可以由定距尺2测得水平尺1所测肢体围长对应的位置到被检测者的人体显著特征之间的距离,不仅方便后续测量的快速定位,还可以提高重复测量的定位精度,使测量获取的数据更加精确,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且有效避免了因检测数据不可靠造成的误诊风险;并且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方便携带和收纳,加工方便且制作成本低,实用性高;此外,通过设置基准部12和测量部13,有利于读数和提高测量操作的方便性,提高测量效率。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利用定距尺2将水平尺1定位到需要测量的位置,例如在测量判断被测者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人体髌骨上缘10-15cm或者髌骨下缘10-15cm的对应位置为最佳检测位置,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实用性高。
由于定距尺2上设有用于测量水平尺1到人体显著特征的距离的第一刻度21,水平尺1的测量边11设有用于读取肢体围长数据的第二刻度111,通过设置第一刻度21和第二刻度111可以高效率的获取水平尺1测量的对应肢体位置,以及被测量的对应肢体位置的围长数据,测量结果可靠,且重复测量定位稳定性高。
为进一步使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定距尺2垂直连接在水平尺1的第一侧边,且水平尺1和定距尺2都为长方形;并且,第一刻度21与第二刻度111垂直,且第一刻度21的零刻度位于定距尺2的自由端,第二刻度111的零刻度位于基准部12的自由端;有利于检测操作和读数,提高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定距尺2与水平尺1可具有相同的宽度,使结构更加合理可靠。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水平尺1和定距尺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当以实际需求为准,例如可呈半圆形设置,即可起圆盘刻度尺作用,提高产品具体应用的灵活性。
具体地,在水平尺1绕设到人体上肢时,定距尺2的零刻度线与人体肘窝横纹对齐;在水平尺1绕设人体下肢时,定距尺2的零刻度线与人体髌骨上缘对齐。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测量情况对相应的人体显著特征进行调节,以可获取更具准确性的测量数据为准,使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此外,在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医用肢体围度检测装置可使用橡胶材料一体制成,有利于在检测完成后进行消毒,特别是在被检测对象为病人群体时,可有效防止测量装置携带病毒并传播疾病,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实用性。
特别地,在判断被检测者下肢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检测人体髌骨上缘10-15cm或者髌骨下缘10-15cm为最佳检测位置,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定距尺2的零刻度线到水平尺1的第一侧边的距离设为10cm,有利于定位,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
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第二刻度111位于基准部12自由端上的零刻度到定距尺2的垂直距离为5mm;使具较短长度的基准部12不容易变形,方便测量操作,只需按压连接处即可完成操作,提高操作方便性,且方便读数。
并且,通过使本实施例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呈t字型设置,可提高水平尺1和定距尺2的连接强度以及测量装置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结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的横截面也可以呈l字型设置,但这将大大降低测量装置的机构可靠性,且水平尺1和定距尺2的连接处容易因误操作拉扯断裂。
为提高读数效率,第一刻度21和第二刻度111上的对应整数刻度上都设有对应的数字标记,且水平尺1上设有刻度单位,测量人员可以快速的读取测量数据并记录,且提高读数的准确性,提高实用性。
此外,基准部12位于定距尺2正面投影的右边,测量部13位于定距尺2正面投影的左边,通过测量部13从左边绕设一圈后搭设到右边的基准部12,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方便操作,且读数时不会受到手部遮挡,实用性强。
为进一步提高读数效率,第一刻度21沿定距尺2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刻度21位于定距尺2正面投影的左边,方便读数,提高测量效率。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第一刻度21的刻度线延伸至定距尺2正面投影的右边或者在两边都设置测量刻度,提高测量方便性,实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测量肢体围长的水平尺以及用于定位所述水平尺测量位置的定距尺,其中:所述水平尺和定距尺由柔性材料一体成型,且所述定距尺连接在所述水平尺的第一侧边;所述水平尺远离所述定距尺的第二侧边形成测量边,且所述水平尺以与所述定距尺的相交位置为分界点形成基准部和测量部,所述基准部的自由端到所述定距尺的距离小于所述测量部自由端到所述定距尺的距离;在所述水平尺绕设到人体肢体时,所述定距尺位于所述水平尺与人体显著特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尺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水平尺到人体显著特征的距离的第一刻度,所述水平尺的测量边设有用于读取肢体围长数据的第二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尺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尺的第一侧边,且所述水平尺和定距尺都为长方形;
所述第一刻度与所述第二刻度垂直,且所述第一刻度的零刻度位于所述定距尺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刻度的零刻度位于所述基准部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距尺的零刻度线至所述水平尺的第一侧边的距离为1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尺绕设到人体上肢时,所述定距尺的零刻度线与人体肘窝横纹对齐;
在所述水平尺绕设人体下肢时,所述定距尺的零刻度线与人体髌骨上缘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刻度位于所述基准部自由端上的零刻度到所述定距尺的垂直距离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上的对应整数刻度上都设有对应的数字标记,且所述水平尺上设有刻度单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部位于所述定距尺正面投影的右边,所述测量部位于所述定距尺正面投影的左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肢体围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沿所述定距尺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刻度位于所述定距尺正面投影的左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