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切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刀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切刀。



    背景技术:

    在服装、皮具、皮革制品等行业中,皮革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一般采用切刀进行机械化处理,现有技术的切刀一般针对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设计,对于海绵、皮革制品等软材料,切割时产品存在明显缺陷。

    目前市场上的刀片,一般都是装夹位与切割位同一厚度,多数为1.0mm或0.62mm两种,当刀片为1.0mm厚度时,刀片强度好,但在切割时,因刀片截面积大,导致切割时阻力大,刀片受切割材料的挤压,摩擦严重,同时材料被刀片推移明显,所以刀片易磨损,不耐用,切割质量差,当刀片为0.65mm厚时,刀片截面积小,切割阻力小,但刀片太薄,强度差,易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切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切刀,包括刀柄部和刀刃部,所述刀刃部包括刀背、主刀刃和横刀刃,切刀整体为直角梯形的钨钢板,刀柄部为矩形一端,刀背位于刀柄部上侧,主刀刃位于刀背的对应侧且倾斜向上,横刀刃位于刀背与主刀刃的连接端部,所述主刀刃与刀背的夹角为5°~40°,横刀刃刃口与刀背的夹角为0~105°,刀柄部端侧距离主刀刃底部端口长度为14~20.5mm,所述刀柄部厚度为0.8~1.5mm,刀刃部厚度为0.5~0.8mm,刀柄部厚度比刀刃部厚度厚。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长度为25~50mm,主刀刃刃口角度为20°~40°,横刀刃刃口角度为12°~28°。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的刀柄部的较优厚度为1mm,刀刃部的较优厚度为0.65mm。

    进一步的,所述主刀刃刃口宽度为1.5mm,横刀刃刃口宽度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部上沿两侧和端侧分别设有45°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刀柄部设有切刀标号。

    综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刀柄部作为装夹位,刀刃部作为切割位,刀柄部厚度为1mm,刀片强度高,不易折断,刀刃部厚度为0.65mm,刀片切割位截面积小,切割时阻力小,刀片受切割材料的挤压、摩擦小,同时材料被刀片推移现象不明显,刀片不易磨损,耐用性能好,切割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结构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结构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结构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结构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外观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包括刀柄部1和刀刃部2,所述刀刃部2包括刀背3、主刀刃4和横刀刃5,切刀整体为直角梯形的钨钢板,刀柄部1为矩形一端,刀背3位于刀柄部1上侧,主刀刃4位于刀背3的对应侧且倾斜向上,横刀刃5位于刀背3与主刀刃4的连接端部,所述主刀刃4与刀背3的夹角为5°~40°,横刀刃5刃口与刀背3的夹角为0~105°,刀柄部1端侧距离主刀刃4底部端口长度为14~20.5mm,所述刀柄部1厚度为0.8~1.5mm,刀刃部2厚度为0.5~0.8mm,刀柄部1厚度比刀刃部2厚度厚。所述切刀长度为25~50mm,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20°~40°,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12°~28°。所述主刀刃4刃口宽度为1.5mm,横刀刃5刃口宽度为0~2mm。所述刀柄部1上沿两侧和端侧分别设有45°钝角,便于装夹。所述刀柄部1设有切刀标号6,便于切刀的选取。

    如图2实施例一所示,切刀长度28.5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20°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横刀刃5与刀背3呈70°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24°,横刀刃5宽1mm,该切刀用于较细小、复杂外刀形状的丝质材料切割。

    所述切刀的刀柄部1的较优厚度为1mm,刀刃部2的较优厚度为0.65mm,该规格的切刀既满足较好的强度要求,又能实现较好的切割效果。

    如图3实施例二所示,切刀长度28.5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20°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横刀刃5与刀背3呈70°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24°,横刀刃5宽0.6mm,该切刀用于细小、复杂外刀形状切割。

    如图4实施例三所示,切刀长度28.5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40°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20°,无横刀刃5,该切刀用于简单外刀形状的常规材料快速切割。

    如图5实施例四所示,切刀长度32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12°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横刀刃5与刀背3呈60°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15°,横刀刃5宽2mm,该切刀用于细小、复杂外刀形状的丝质材料切割。

    如图6实施例五所示,切刀长度32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12°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横刀刃5与刀背3呈80°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15°,横刀刃5宽2mm,该切刀用于较细小、较复杂外刀形状的丝质材料切割。

    如图7实施例六所示,切刀长度32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5°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主刀刃4与刀柄部1弧形过渡,横刀刃5与刀背3呈105°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28°,横刀刃5宽1.5mm,该切刀用于极细小、极复杂内外刀形状的常规材料切割。

    如图8实施例七所示,切刀长度35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12°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横刀刃5与刀背3呈60°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12°,横刀刃5宽2mm,该切刀用于较细小、较复杂外刀形状的丝质材料切割。

    如图9实施例八所示,切刀长度35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10°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28°,横刀刃5与刀背3呈105°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15°,横刀刃5宽2mm,该切刀用于较细小、较复杂外刀形状的丝质材料切割。

    如图10实施例九所示,切刀长度35mm,刀柄部1厚度1mm,刀刃部2厚度0.65mm,主刀刃4与刀背3呈5°夹角,主刀刃4刃口角度为36°,主刀刃4与刀柄部1弧形过渡,横刀刃5与刀背3呈105°夹角,横刀刃5刃口角度为28°,横刀刃5宽1.65mm,该切刀用于极细小、极复杂内外刀形状的常规材料切割。

    综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刀柄部1厚度为1mm,刀刃部2厚度为0.65mm,刀片切割位截面积小,切割时阻力小,刀片受切割材料的挤压、摩擦小,不易折断,同时材料被刀片推移现象不明显,刀片不易磨损,耐用性能好,切割质量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切刀,其特征是,包括刀柄部和刀刃部,所述刀刃部包括刀背、主刀刃和横刀刃,切刀整体为直角梯形的钨钢板,刀柄部为矩形一端,刀背位于刀柄部上侧,主刀刃位于刀背的对应侧且倾斜向上,横刀刃位于刀背与主刀刃的连接端部,所述主刀刃与刀背的夹角为5°~40°,横刀刃刃口与刀背的夹角为0~105°,刀柄部端侧距离主刀刃底部端口长度为14~20.5mm,所述刀柄部厚度为0.8~1.5mm,刀刃部厚度为0.5~0.8mm,刀柄部厚度比刀刃部厚度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切刀长度为25~50mm,主刀刃刃口角度为20°~40°,横刀刃刃口角度为12°~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切刀的刀柄部的较优厚度为1mm,刀刃部的较优厚度为0.6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其特征是,所述主刀刃刃口宽度为1.5mm,横刀刃刃口宽度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刀柄部上沿两侧和端侧分别设有45°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切刀,其特征是,所述刀柄部设有切刀标号。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切刀,包括刀柄部和刀刃部,所述刀刃部包括刀背、主刀刃和横刀刃,切刀整体为直角梯形的钨钢板,刀柄部为矩形一端,刀背位于刀柄部上侧,主刀刃位于刀背的对应侧且倾斜向上,横刀刃位于刀背与主刀刃的连接端部,所述主刀刃与刀背的夹角为5°~40°,横刀刃刃口与刀背的夹角为0~105°,刀柄部端侧距离主刀刃底部端口长度为14~20.5mm,刀柄部作为装夹位,刀刃部作为切割位,刀柄部厚度为1mm,刀片强度高,不易折断,刀刃部厚度为0.65mm,刀片切割位截面积小,切割时阻力小,刀片受切割材料的挤压、摩擦小,同时材料被刀片推移现象不明显,刀片不易磨损,耐用性能好,切割质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87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