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ct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ct平板成像器。
背景技术: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束、γ射线和超声波等,配合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或小动物等其他扫描物的某一部位作断面扫描,ct具有扫描时间快,成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和预防,ct平板成像器是用于小型ct机的成像装置,能够在第一时间反应扫描物的内部病变等情况。
目前使用的ct平板成像器,不能够根据医者的需要调节高度,不能够配合不同医者的不同习惯进行调节,不能够大幅度调节角度,不方便ct扫描时医者对扫描物的控制,不能够有效固定,不能避免仪器掉落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ct平板成像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平板成像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ct平板成像器不能够根据医者的需要调节高度,不能够配合不同医者的不同习惯进行调节,不能够大幅度调节角度,不方便ct扫描时医者对扫描物的控制,不能够有效固定,不能避免仪器掉落造成的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平板成像器,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的前后两侧均紧密贴合有限位板,所述限位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成像器本体,并且成像器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贯穿连接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左侧后方紧密贴合有第一限位框,并且限位杆的左侧前方紧密贴合有第二限位框,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前方卡槽连接有前限位框,且限位杆的右侧后方卡槽连接有后限位框,并且后限位框和前限位框的后侧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下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中部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三连接杆在第一连接杆上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连接杆和限位杆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杆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关于限位块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限位块和第二连接杆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杆的纵截面呈“凹”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在第一限位框上构成拆卸结构,且第一限位框的纵截面形状为“l”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框在第二连接杆的下侧等间距设置,且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一一对应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与第二连接杆构成“凸”字形的槽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ct平板成像器,能够根据医者的需要调节高度,能够配合不同医者的不同习惯进行调节,能够调节角度,方便ct扫描时医者对扫描物的控制,能够有效固定,避免仪器掉落造成的损失;
1、设置有第二连接杆、限位块和限位板,通过在第二连接杆内部滑动的限位块,能够根据医者的需要调节高度,能够配合不同医者的不同习惯进行调节,由于限位块的前后两侧均紧密贴合有材质为塑料的限位板,能够在滑动过程中进行缓冲,能够对限位块起到保护作用;
2、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限位杆,通过在第三连接杆上转动第二连接杆,然后将限位杆与第一连接杆的凹槽处卡槽连接,能够调节角度,方便ct扫描时医者对扫描物的控制,避免医者查看检测效果时妨碍到控制扫描物的护士;
3、设置有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和后限位框,通过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与限位杆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固定,由于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的下侧,后限位框和前限位框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下侧,能够避免仪器掉落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杆和限位板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和第一限位框连接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杆和限位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连接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限位块;4、限位板;5、连接块;6、限位杆;7、第一限位框;8、第二限位框;9、连接板;10、阻尼转轴;11、成像器本体;12、挂钩;13、第三连接杆;14、后限位框;15、前限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平板成像器,包括第一连接杆1,第一连接杆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且第二连接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并且限位块3的前后两侧均紧密贴合有限位板4,限位块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且连接块5的下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10,阻尼转轴1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成像器本体11,并且成像器本体1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挂钩12,连接块5的中部贯穿连接有限位杆6,且限位杆6的左侧后方紧密贴合有第一限位框7,并且限位杆6的左侧前方紧密贴合有第二限位框8,限位杆6的右侧前方卡槽连接有前限位框15,且限位杆6的右侧后方卡槽连接有后限位框14,并且后限位框14和前限位框15的后侧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的下侧,第一连接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3,且第三连接杆13中部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
如图1和图2中限位板4关于限位块3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限位块3和第二连接杆2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杆2的纵截面呈“凹”字形结构便于调节高度,灵活性高;
如图3中限位杆6在第一限位框7上构成拆卸结构,且第一限位框7的纵截面形状为“l”字形,稳定牢固,安全性高,如图3中第一限位框7在第二连接杆2的下侧等间距设置,且第一限位框7和第二限位框8一一对应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框7和第二限位框8与第二连接杆2构成“凸”字形的槽状结构,方便固定,便于拆卸;
如图4和图5中第二连接杆2通过第三连接杆13在第一连接杆1上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连接杆1和限位杆6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杆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便于调节角度,灵活性高。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ct平板成像器时,首先根据需要将限位块3在第二连接杆2上滑动,由于限位块3的前后均紧密贴合有限位板4,当限位块3在第二连接杆2上滑动时,限位板4能够对限位块3起到缓冲作用,辅助医者对限位块3进行调节,然后将限位杆6插入第一限位框7和第二限位框8中,再将限位杆6向右推动与连接块5卡槽连接,然后将限位杆6与后限位框14和前限位框15卡槽连接,使限位杆6固定在连接块5上,然后将连接板9在阻尼转轴10转动,调节成像器本体11的倾斜角度,然后将记录本挂在挂钩12上;
当需要进行扫描作业时,将限位杆6从后限位框14和前限位框15中抽出,再将第二连接杆2在第三连接杆13上转动,然后将限位杆6与第一连接杆1卡槽连接,使限位杆6固定,这就是ct平板成像器使用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ct平板成像器,包括第一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且第二连接杆(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3),并且限位块(3)的前后两侧均紧密贴合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块(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且连接块(5)的下侧内部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10),所述阻尼转轴(1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成像器本体(11),并且成像器本体(1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挂钩(12),所述连接块(5)的中部贯穿连接有限位杆(6),且限位杆(6)的左侧后方紧密贴合有第一限位框(7),并且限位杆(6)的左侧前方紧密贴合有第二限位框(8),所述限位杆(6)的右侧前方卡槽连接有前限位框(15),且限位杆(6)的右侧后方卡槽连接有后限位框(14),并且后限位框(14)和前限位框(15)的后侧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的下侧,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3),且第三连接杆(13)中部外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平板成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通过第三连接杆(13)在第一连接杆(1)上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连接杆(1)和限位杆(6)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杆(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平板成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关于限位块(3)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限位块(3)和第二连接杆(2)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杆(2)的纵截面呈“凹”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平板成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在第一限位框(7)上构成拆卸结构,且第一限位框(7)的纵截面形状为“l”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平板成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框(7)在第二连接杆(2)的下侧等间距设置,且第一限位框(7)和第二限位框(8)一一对应设置,并且第一限位框(7)和第二限位框(8)与第二连接杆(2)构成“凸”字形的槽状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