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定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08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颌面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部定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外表形象的重视,牙齿美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在牙齿矫正治疗过程中,口腔颌面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在进行扫描时,需要对病人面部定位,让病人保持位置不动,然后调节到合适位置进行面部扫描。现有结构一般是很刚性的定位,不仅患者舒适度差,而且结构复杂。因此,研究一种采用柔性调节的方式对病患面部定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柔性调节且调节范围广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基座、调节旋钮、滑轨、驱动块、调节挡块和定位单元;所述滑轨设置在基座正中间,滑轨上端超出基座顶部,滑轨上端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驱动块固定设置在滑轨上,所述调节旋钮调节滑轨带动驱动块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块为倒梯形结构,所述驱动块下端两侧处的基座上各设有一个调节挡块,所述调节挡块包括底座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置在底座上并可沿底座旋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随动轴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通过定位支架固定块固定在随动轴下端,所述定位单元为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通过随动轴上端与两个调节挡块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安装在基座上,所述随动轴上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旋向为靠近基座的中间,即左侧定位单元上的扭转弹簧为右旋,右侧定位单元上的扭转弹簧为左旋。

    进一步的,所述随动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侧设有开孔,另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限位柱,两根限位柱限定随动轴转动范围,两限位柱顶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两端的限位柱连接固定。限位块的设置一方面限定了定位单元在基座平面内的转动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止定位单元受外力作用远离基座平面导致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有4个,每一随动轴上设置2个限位块,2个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扭转弹簧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还包括限位罩,所述限位罩设置在连接部的下侧。限位罩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定位单元受外力作用远离基座平面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调节旋钮,驱动块上下移动驱动调节挡块旋转,在扭转弹簧扭力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单元旋转,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定位,有着结构简单、定位精准、柔性调节、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的限位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基座、调节旋钮、滑轨、驱动块、调节挡块和定位单元;所述滑轨设置在基座正中间,滑轨上端超出基座顶部,滑轨上端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驱动块固定设置在滑轨上,所述调节旋钮调节滑轨带动驱动块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块为倒梯形结构,所述驱动块下端两侧处的基座上各设有一个调节挡块,所述调节挡块包括底座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置在底座上并可沿底座旋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随动轴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通过定位支架固定块10固定在随动轴下端,所述定位单元为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通过随动轴上端与两个调节挡块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安装在基座上,所述随动轴上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旋向为靠近基座的中间,即左侧定位单元上的扭转弹簧为右旋,右侧定位单元上的扭转弹簧为左旋。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随动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侧设有开孔,另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限位柱,两根限位柱限定随动轴转动范围,两限位柱顶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两端的限位柱连接固定。限位块的设置一方面限定了定位单元在基座平面内的转动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止定位单元受外力作用远离基座平面导致损坏。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限位块有4个,每一随动轴上设置2个限位块,2个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扭转弹簧两侧。

    本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限位块还包括限位罩,所述限位罩设置在连接部的下侧。限位罩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定位单元受外力作用远离基座平面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调节旋钮,驱动块上下移动驱动调节挡块旋转,在扭转弹簧扭力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单元旋转,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定位,有着结构简单、定位精准、柔性调节、操作方便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调节旋钮(2)、滑轨(3)、驱动块(4)、调节挡块(5)和定位单元;所述滑轨(3)设置在基座(1)正中间,滑轨(3)上端超出基座(1)顶部,滑轨(3)上端设置有调节旋钮(2),所述驱动块(4)固定设置在滑轨(3)上,所述调节旋钮(2)调节滑轨(3)带动驱动块(4)上下移动,所述驱动块(4)为倒梯形结构,所述驱动块(4)下端两侧处的基座(1)上各设有一个调节挡块(5),所述调节挡块(5)包括底座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置在底座上并可沿底座旋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随动轴(6)和定位支架(8),所述定位支架(8)通过定位支架固定块(10)固定在随动轴(6)下端,所述定位单元为两个,两个定位单元分别通过随动轴(6)上端与两个调节挡块(5)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随动轴(6)上设有扭转弹簧(7),所述扭转弹簧(7)的旋向为靠近基座(1)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轴(6)设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包括固定部(91),所述固定部(91)一侧设有开孔,另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限位柱(92),两根限位柱(92)限定随动轴(6)转动范围,两限位柱(92)顶部通过连接部(93)连接,所述连接部(93)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两端的限位柱(92)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有4个,每一随动轴(6)上设置2个限位块(9),2个所述限位块(9)设置在扭转弹簧(7)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还包括限位罩(94),所述限位罩(94)设置在连接部(93)的下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基座、调节旋钮、滑轨、驱动块、调节挡块和定位单元;滑轨设置在基座正中间,滑轨上端设置有调节旋钮,驱动块固定设置在滑轨上,调节旋钮调节滑轨带动驱动块上下移动;定位单元包括随动轴和定位支架,定位支架通过定位支架固定块固定在随动轴下端,两个定位单元分别通过随动轴上端与两个调节挡块的旋转部固定连接安装在基座上,随动轴上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旋向为靠近基座的中间。本实用新型的面部定位调节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调节旋钮,驱动块上下移动驱动调节挡块旋转,在扭转弹簧扭力的共同作用下定位单元旋转,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定位,有着结构简单、定位精准、柔性调节、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田方俊;诸明;贾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博恩中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87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