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轨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
背景技术: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位于线路闭塞分区两端的钢轨接头处,有着双重的作用,一是划分轨道电路区段,分隔相邻的轨道电路;二是通过绝缘夹板与螺栓将两根钢轨牢牢的连接在一起,承受列车通过时作用在接头上的垂直力和横向力,以及热胀冷缩时所产生的温度力,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机械力学性能。
绝缘夹板是钢轨绝缘接头最重要的部件,其对钢轨绝缘接头性能、寿命起关键作用。为提高绝缘接头的抗剪切性能、抗疲劳性能,现阶段绝缘夹板和钢轨的间隙设计值很小,可以提高接头性能,但同时带来一定的问题。小间隙设计的绝缘夹板其对铁道线路所使用的钢轨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绝缘夹板安装时的通用性和适应性降低。尤其在普通线路维护、钢轨截面形状误差较大、不同厂家钢轨连接、新旧轨连接等应用场合,过小的安装间隙使得绝缘夹板的适应性不好,导致接头安装质量不高。需要现场安装人员进行大量的打磨工作,匹配钢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具有对钢轨适应性强、性能优良等特点,用以解决因钢轨截面形状误差较大、新旧轨连接、不同厂家钢轨尺寸差异导致的钢轨绝缘接头安装不良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其包括夹板本体、位于所述夹板本体一侧的且安装到钢轨侧面上的工作面以及位于所述夹板本体另一侧的加强结构,所述工作面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部斜工作面、竖直工作面和下部斜工作面.
进一步的,在安装到所述钢轨侧面后,所述竖直工作面和所述钢轨轨腰部位有3-5mm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贯穿全长的上加强筋、间隔设置的局部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局部加强筋的两侧设计有过渡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设计的上下斜面和中间大竖直工作面,与钢轨安装时,轨腰部位有较大的间隙,能够避免因钢轨误差导致安装效果不良等问题;绝缘夹板背面的加强设计,可以有效保证钢轨连接的强度;因此使得本设计结构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适应铁路部门使用的不同厂家的钢轨安装,同时对各种旧轨、磨耗轨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钢轨后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夹板本体;2上部斜工作面;3竖直工作面;4下部斜工作面;5上加强筋;6局部加强筋,61过渡斜面;7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为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100,其包括夹板本体1、位于夹板本体1一侧的且安装到钢轨7侧面上的工作面以及位于夹板本体1另一侧的加强结构,所述工作面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部斜工作面2、竖直工作面3和下部斜工作面4。在安装到钢轨7侧面后,竖直工作面3和钢轨7轨腰部位留有3-5mm的间隙,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同钢轨误差导致的安装不良或较大的打磨工作量。
绝缘夹板100的背部设计有性能增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贯穿全长的上加强筋5、间隔设置的局部加强筋6,有效提高绝缘夹板的机械性能,避免因工作面间隙增加导致性能降低。局部加强筋6的两侧设计有过渡斜面61,可以有效减低应力集中导致的疲劳裂纹。
本实施例通过优化设计绝缘夹板形状,合理控制绝缘夹板和钢轨轨腰部的间隙,提高绝缘夹板对各种钢轨的适应性,避免因不同厂家钢轨误差、新旧轨导致的接头安装不良等问题。同时优化绝缘夹板背部形状,在其上部和下部设计不同形状的加强筋,有效提高绝缘夹板的机械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夹板本体、位于所述夹板本体一侧的且安装到钢轨侧面上的工作面以及位于所述夹板本体另一侧的加强结构,所述工作面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部斜工作面、竖直工作面和下部斜工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到所述钢轨侧面后,所述竖直工作面和所述钢轨轨腰部位有3-5mm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贯穿全长的上加强筋、间隔设置的局部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性强的钢轨连接用绝缘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加强筋的两侧设计有过渡斜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