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3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检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交通运输事业起到了先导作用,其本身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特别是国省干道在我国大量修建,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国省干道建设初期交通量就很大,并且重载、超载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很多国省干道出现了大面积的早期病害,提前进入大规模养护维修期,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交叉口进口道,重载车辆反复刹车、启动引起交叉口车辙病害反复出现。随着国省干道养护工作的推进,其余病害(坑槽、沉陷及路段车辙等病害)得到了妥善处理。交叉口车辙病害在总病害面积中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长,已成为国省干道的重要养护对象。因此,提出应对交叉口车辙病害防治的合理路面结构,提高国省干道的耐久性和长期路用性能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防车辙路面结构参照公开号为cn109056445a的发明专利,具体公开一种道路交叉口抗车辙路面结构和方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粗型密级配细粒式改性沥青上面层、ftr上粘结层、粗型密级配中粒式改性沥青下面层、ftr下粘结层、高强钢筋混凝土刚性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底基层和排水垫层。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增加高强钢筋混凝土钢性上基层对交叉口道路起到加强的作用,有效防止开裂等路面情况,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高强钢筋混凝土上基层在实际应用中所承受的车辆的压力更大,并且在钢筋架两端受压的时候,钢筋容易发生弯曲形变的现象,因此很可能造成路面的凹陷,影响了路面使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具有在解决车辙问题的同时强化加强结构的优点,能够防止出现路面凹陷,增加路面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所述路面基层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包括钢筋架、浇注在钢筋架之间的沥青混凝土,所述钢筋架包括横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固定连接的纵向钢筋,所述钢筋架的两端设置有支架钢筋,所述支架钢筋包括与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的钢筋框架、与钢筋框架固定连接的折弯钢筋,所述折弯钢筋的竖直段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架放置在路面基层上,再向钢筋架之间浇筑沥青混凝土,两端的支架钢筋能够与钢筋架一体成型,因此在成型之后能够与钢筋架共同作用起到更好的支撑连接作用,并且钢筋架两端的支架钢筋能够使路口处道路的支撑性能更好,在汽车作用于路面的时候与不会出现车辙以及凹陷,能够使路面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并且能够使两端钢筋架的支撑强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设置为夹角状,横向钢筋与车轮既不相互平行也不相互垂直,从而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横向钢筋能够起到更好的连接作用,在车轮的压力之下路面也不会发生凹陷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钢筋的竖直段呈倾斜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状的设置既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的范围也更大,从而折弯钢筋能够对道路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在路面受到压力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车辙或者凹槽,从而使道路的耐久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弯钢筋的水平一端与钢筋框架相互垂直,且延伸至钢筋框架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弯钢筋与钢筋框架的连接强度更高,并且折弯钢筋延伸至钢筋框架外侧可以与道路另一端连接,从而能够增强道路交叉口的连接强度,使道路的支撑强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架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路面基层固定连接的支撑底板、与支撑底板固定连接的y形支撑板,所述y形支撑板与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相匹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钢筋架的时候固定组件能够对横向钢筋以及纵向钢筋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安装架设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时候能够使钢筋架更加的稳定,从而钢筋架不会发生晃动以及不稳定的现象,能够使钢筋架更加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y形支撑杆与支撑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斜杆,所述加强斜杆、y形支撑杆与支撑底板之间的空隙为三角形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斜杆能够使y形支撑杆以及支撑底板起到连接作用,在架设钢筋架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固,钢筋架的支撑强度更大,从而能够使道路的耐久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y形支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与y形支撑杆相匹配的时候,磁块能够吸引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使钢筋架放置在y形支撑杆上端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框架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斜板的设置能够增加钢筋框架的连接强度,从而在支撑道路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固,提高道路连接处的强度,使道路整体耐久性能够更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两端的支架钢筋能够与钢筋架一体成型,因此在成型之后能够与钢筋架共同作用起到更好的支撑连接作用,并且钢筋架两端的支架钢筋能够使路口处道路的支撑性能更好,在汽车作用于路面的时候与不会出现车辙以及凹陷,能够使路面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并且能够使两端钢筋架的支撑强度更好;

    2、折弯钢筋倾斜状的设置既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的范围也更大,从而折弯钢筋能够对道路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在路面受到压力的时候也不会出现车辙或者凹槽,从而使道路的耐久性更强;

    3、在安装钢筋架的时候固定组件能够对横向钢筋以及纵向钢筋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安装架设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时候能够使钢筋架更加的稳定,从而钢筋架不会发生晃动以及不稳定的现象,能够使钢筋架更加的稳固;

    4、加强斜杆能够使y形支撑杆以及支撑底板起到连接作用,在架设钢筋架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固,钢筋架的支撑强度更大,从而能够使道路的耐久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钢筋架与支架钢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路面基层;2、钢筋混凝土板;21、钢筋架;211、横向钢筋;212、纵向钢筋;22、沥青混凝土;3、支架钢筋;31、钢筋框架;32、折弯钢筋;4、固定组件;41、支撑底板;42、y形支撑板;5、加强斜杆;6、磁块;7、支撑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路面基层1,路面基层1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2,钢筋混凝土板2包括钢筋架21、浇注在钢筋架21之间的沥青混凝土22,将钢筋架21架设好之后可以浇注沥青混凝土22,使钢筋架21与沥青混凝土22能够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对道路起到支撑和强化的作用。

    如图2所示,钢筋架21包括横向钢筋211、与横向钢筋211固定连接的纵向钢筋212,钢筋架21的两端设置有支架钢筋3,横向钢筋211与纵向钢筋2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横向钢筋211与纵向钢筋212之间设置为夹角状,横向钢筋211与车轮既不相互平行也不相互垂直,从而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横向钢筋211能够起到更好的连接作用,在车轮的压力之下路面也不会发生凹陷的现象。

    如图2所示,支架钢筋3包括与横向钢筋211和纵向钢筋212固定连接的钢筋框架31、与钢筋框架31固定连接的折弯钢筋32,钢筋架21两端的支架钢筋3能够使路口处道路的支撑性能更好,折弯钢筋32的竖直段与纵向钢筋212固定连接,折弯钢筋32的竖直段呈倾斜状设置,且折弯钢筋32两竖直端倾斜的方向不一致,倾斜状的设置既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的范围也更大,从而折弯钢筋32能够对道路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如图2所示,折弯钢筋32的水平一端与钢筋框架31相互垂直,且延伸至钢筋框架31的外侧,钢筋框架3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板7,支撑斜板7的设置能够增加钢筋框架31的连接强度,从而在支撑道路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固。

    如图3所示,钢筋架2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包括与路面基层1固定连接的支撑底板41、与支撑底板41固定连接的y形支撑板42,y形支撑板42与横向钢筋211或纵向钢筋212相匹配设置,固定组件4能够对横向钢筋211以及纵向钢筋212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安装架设横向钢筋211与纵向钢筋212的时候能够使钢筋架21更加的稳定,y形支撑杆与支撑底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斜杆5,加强斜杆5、y形支撑杆与支撑底板41之间的空隙为三角形状设置。

    如图3所示,y形支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磁块6,在横向钢筋211与纵向钢筋212与y形支撑杆相匹配的时候,磁块6能够吸引横向钢筋211和纵向钢筋212,使钢筋架21放置在y形支撑杆上端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包括路面基层(1),所述路面基层(1)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2),所述钢筋混凝土板(2)包括钢筋架(21)、浇注在钢筋架(21)之间的沥青混凝土(2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21)包括横向钢筋(211)、与横向钢筋(211)固定连接的纵向钢筋(212),所述钢筋架(21)的两端设置有支架钢筋(3),所述支架钢筋(3)包括与横向钢筋(211)和纵向钢筋(212)固定连接的钢筋框架(31)、与钢筋框架(31)固定连接的折弯钢筋(32),所述折弯钢筋(32)的竖直段与纵向钢筋(2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211)与纵向钢筋(2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钢筋(32)的竖直段呈倾斜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钢筋(32)的水平一端与钢筋框架(31)相互垂直,且延伸至钢筋框架(3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2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与路面基层(1)固定连接的支撑底板(41)、与支撑底板(41)固定连接的y形支撑板(42),所述y形支撑板(42)与横向钢筋(211)或纵向钢筋(212)相匹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支撑杆与支撑底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斜杆(5),所述加强斜杆(5)、y形支撑杆与支撑底板(41)之间的空隙为三角形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支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磁块(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3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叉口防车辙的路面加强结构,其包括路面基层,路面基层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包括钢筋架、浇注在钢筋架之间的沥青混凝土,钢筋架包括横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固定连接的纵向钢筋,钢筋架的两端设置有支架钢筋,支架钢筋包括与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的钢筋框架、与钢筋框架固定连接的折弯钢筋。本实用新型中两端的支架钢筋能够与钢筋架一体成型,因此在成型之后能够与钢筋架共同作用起到更好的支撑连接作用,并且钢筋架两端的支架钢筋能够使路口处道路的支撑性能更好,在汽车作用于路面的时候与不会出现车辙以及凹陷,能够使路面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并且能够使两端钢筋架的支撑强度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颖;吴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85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