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路面。
背景技术:
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而为居民提供的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现有的市政路面主要指市政设施中的道路路面,其通常具有设为拱形,且其两侧设有平石以及与城市下水管路连通的用于排水的雨水篦子。当出现雨水天气时,雨水沿着路面的拱形弧面流动至路面两侧并从设置于路面两侧的雨水篦子排走,而当降水量较大时,容易在雨水流向雨水篦子路径上积蓄雨水,为车辆和行人的出行造成了不便。
为此,亟需一种市政路面,该路面能够在降雨时迅速排水,避免雨水在路面上的积蓄,防止积蓄的雨水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路面,该路面在降雨时及时排除了路面的雨水,避免雨水在路面上的积蓄,防止积蓄的雨水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出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路面,包括路面基础、设置于路面基础上的结构层、设置于结构层上的路面层以及设置于结构层两侧并与城市排水管路连通的雨水坑;所述结构层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雨水坑连通的排水槽,且所述结构层上设有竖直穿过所述结构层上表面并与所述结构层浇筑固定的雨水管;所述路面层由沥青铺设而成,所述雨水管上端竖直穿过所述路面层,且所述雨水管上端端面与所述路面层上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降落在路面层上并沿与路面层上表面连通的雨水管进入排水槽内,然后进入排水槽内的雨水通过设置于结构层两侧的雨水坑排放至城市排水管路上,故而该路面的设置使得降落在路面层上的雨水直接排除,避免雨水在路面层上积蓄,防止积蓄的雨水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出行,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雨水管内设有与所述雨水管内侧壁螺纹连接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表面开设有布满所述过滤板上表面的过滤孔,且所述过滤板上设有方便转动过滤板的旋转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进入雨水管时,雨水流动至过滤板上侧,此时,雨水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流动至排水槽内,而雨水中夹杂的大块杂质残留于过滤板上,防止雨水中夹杂的大块杂质堵塞雨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上表面低于所述雨水管上端端面;所述旋转部包括竖直穿过所述过滤板上表面并与之滑动连接的转动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上端的转动盘,所述转动杆的水平截面呈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过滤板上残留的杂质过多时,转动杆朝向滑动,使得转动盘露出雨水管,此时转动转动盘即可旋开过滤板,方便维护人员清理过滤板上的杂质,而当正常使用时,转动柱在转动盘的重力作用下朝下滑动,使得转动盘收入雨水管内,防止露出雨水管的转动盘绊倒路上的行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下端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下端固定有限位块,防止转动杆上移时滑出过滤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盘上表面开设有过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上开设有过水孔,防止转动盘与过滤板相抵时阻挡雨水通过过滤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内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层支撑强度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排水槽内的支撑柱以及浇筑于所述排水槽内顶壁内的加强板,所述支撑柱下端与所述路面基础上表面固定,其上端穿过所述排水槽内顶壁并与所述加强板底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竖直设置于排水槽内,且支撑柱下端与路面基础固定,其上端穿入结构层内并与设置于排水槽内顶壁内的加强板固定,使得排水槽内顶壁与路面基础之间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加强了结构层的支撑强度,防止排水槽坍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套设有耐腐蚀的防锈套,所述防锈套上端与所述排水槽内顶壁固定并密封,所述防锈套下端与所述路面基础上表面固定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锈套套设于支撑柱上,且防锈套两端密封,使得支撑柱与进入排水槽内的雨水接触,从而减少了支撑柱的腐蚀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锈套上端延伸至所述排水槽内顶壁内浇筑固定,其下端延伸至所述路面基础上表面内浇筑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锈套两端分别与排水槽内顶壁以及路面基础上表面内浇筑固定,使得防锈套两端完全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该路面的设置使得降落在路面层上的雨水直接排除,避免雨水在路面层上积蓄,防止积蓄的雨水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出行,实用性强;
2.当过滤板正常使用时,转动柱在转动盘的重力作用下朝下滑动,使得转动盘收入雨水管内,防止露出雨水管的转动盘绊倒路上的行人;
3.支撑柱竖直设置于排水槽内,且支撑柱下端与路面基础固定,其上端穿入结构层内并与设置于排水槽内顶壁内的加强板固定,使得排水槽内顶壁与路面基础之间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加强了结构层的支撑强度,防止排水槽坍塌。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路面基础;2、结构层;21、排水槽;211、导水槽;22、支撑部;221、支撑柱;222、加强板;223、防锈套;3、路面层;4、雨水坑;41、排雨管;5、雨水管;51、过滤板;511、过滤孔;52、旋转部;521、转动杆;522、转动盘;5221、过水孔;52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路面,包括路面基础1、结构层2、路面层3、雨水坑4以及雨水管5。路面基础1由水泥在地面上浇筑而成,其长度方向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延伸。结构层2在路面基础1层凝固后由水泥在路面基础1层上支模浇筑而成,其长度方向与路面基础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其底面开设有排水槽21。排水槽21的截面呈矩形,且排水槽21的长度方向与结构层2的长度方向一致。路面层3由沥青铺设而成,其设置于结构层2上,且路面层3底面与结构层2上表面固定。雨水坑4开设于结构层2上表面,其水平截面呈矩形,且其底部设有排雨管41。排雨管41为圆管状,其一端与雨水坑4远离排水槽21的内侧壁连通,另一端与城市排水管路连通。排水槽21靠近雨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水槽211,导水槽211的截面呈矩形,且导水槽211远离排水槽21的一端与雨水坑4内部连通。
如图1所示,雨水管5为圆管状,由不锈钢制成,其轴线竖直,且其上端穿过路面层3底面并与路面层3固定,其下端穿过结构层2上表面并与排水槽21内顶壁连通。此外,雨水管5上端与路面层3上表面齐平,其设有多根,多根雨水管5在路面层3上均匀分布,结合图2所示,雨水管5内设有过滤板51以及旋转部52。过滤板51为圆形板状,其轴线与雨水管5的轴线重合,过滤板51侧壁与雨水管5内侧壁螺纹连接,且过滤板51上表面低于雨水管5上端端面。过滤板51上表面开设有过滤孔511,过滤孔511的截面呈圆形,且过滤孔511设有多处,多处过滤孔511布满过滤板51。
如图2所示,旋转部52包括转动杆521、转动盘522以及限位块523,转动杆521为截面呈方形的杆状结构,其竖直穿过过滤板51上表面圆心,且转动杆521与过滤板51滑动连接。转动盘522为圆形板状,其轴线与转动杆52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转动盘522底面与转动柱上端固定。转动盘522上表面开设有过水孔5221,过水孔5221的截面呈圆形,且过水孔5221布满转动盘522上表面。限位块523为圆形块状,其轴线与转动杆52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限位块523上表面与转动杆521下端固定。
如图1所示,排水槽21内还设有支撑部22,支撑部22包括支撑柱221、加强板222以及防锈套223。加强板222为圆形板状,由钢铁制成,其轴线竖直,且其浇筑固定于结构层2内,且加强板222设置于排水槽21内顶壁上侧。支撑柱221为圆形柱状结构,其上端穿过排水槽21内顶壁并与加强板222底面固定,且其下端与路面基础1上表面固定。防锈套223由耐腐蚀橡胶制成,其截面呈圆形,防锈套223套设于支撑柱221上,且防锈套223一端延伸至排水槽21内顶壁内并浇筑固定,另一端延伸至路面基础1上表面内并浇筑固定。此外,支撑部22设有多个,多个支撑部22均匀设置于排水槽21内。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降落在路面层3上并沿与路面层3上表面连通的雨水管5进入排水槽21内,然后进入排水槽21内的雨水通过雨水坑4排放至城市排水管路上,故而该路面的设置使得降落在路面层3上的雨水直接排除,避免雨水在路面层3上积蓄,防止积蓄的雨水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出行,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市政路面,包括路面基础(1)、设置于路面基础(1)上的结构层(2)、设置于结构层(2)上的路面层(3)以及设置于结构层(2)两侧并与城市排水管路连通的雨水坑(4),其特征是:所述结构层(2)底面开设有与所述雨水坑(4)连通的排水槽(21),且所述结构层(2)上设有竖直穿过所述结构层(2)上表面并与所述结构层(2)浇筑固定的雨水管(5);所述路面层(3)由沥青铺设而成,所述雨水管(5)上端竖直穿过所述路面层(3),且所述雨水管(5)上端端面与所述路面层(3)上表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雨水管(5)内设有与所述雨水管(5)内侧壁螺纹连接的过滤板(51),所述过滤板(51)上表面开设有布满所述过滤板(51)上表面的过滤孔(511),且所述过滤板(51)上设有方便转动过滤板(51)的旋转部(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板(51)上表面低于所述雨水管(5)上端端面;所述旋转部(52)包括竖直穿过所述过滤板(51)上表面并与之滑动连接的转动杆(521)以及固定于所述转动杆(521)上端的转动盘(522),所述转动杆(521)的水平截面呈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部(5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杆(521)下端的限位块(5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转动盘(522)上表面开设有过水孔(5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排水槽(21)内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层(2)支撑强度的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排水槽(21)内的支撑柱(221)以及浇筑于所述排水槽(21)内顶壁内的加强板(222),所述支撑柱(221)下端与所述路面基础(1)上表面固定,其上端穿过所述排水槽(21)内顶壁并与所述加强板(222)底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221)上套设有耐腐蚀的防锈套(223),所述防锈套(223)上端与所述排水槽(21)内顶壁固定并密封,所述防锈套(223)下端与所述路面基础(1)上表面固定并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路面,其特征是:所述防锈套(223)上端延伸至所述排水槽(21)内顶壁内浇筑固定,其下端延伸至所述路面基础(1)上表面内浇筑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