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oled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幕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屏幕顶部需要安装摄像头、传感器、听筒等元件,因此,相关技术中屏幕顶部通常会预留一部分区域用于安装上述元件,例如,苹果手机iphonex的“刘海”区域,影响了屏幕的整体一致性。目前,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包括第一区与第二区;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衬底上,覆盖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
中间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上,所述中间层包括透明导电子层与隔离保护子层,所述透明导电子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隔离保护子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子层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隔离保护子层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不透明电极。由于第一电极为不透明电极,这样,可以将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向下发射的光反射至出光面。由于第二电极为不透明电极,这样,可以将第二电极上的发光结构向下发射的光反射至出光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金属层与第四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由于隔离保护子层可以导电,因此,第二电极既可以为依次层叠的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金属层与第四透明导电层的结构,也可以为依次层叠的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透明导电层的结构,丰富了第二阳极的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电极经所述透明导电子层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这样,通过透明导电子层可以将第一电极与第一像素电路连接起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或者所述第二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m个电极块,m为自然数;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n种发光颜色的发光结构,一个所述电极块上设置有一个发光结构,同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的发光颜色相同,n为自然数;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所述透明导电子层,同一所述第一电极中的所有所述电极块位于同一所述透明导电子层上。由于第一电极包括m个电极块,且同一第一电极中的所有电极块位于同一透明导电子层上,因此,通过同一透明导电子层可以将同一第一电极中的所有电极块进行电连接,进而可以使同一第一电极中的所有电极块上的发光结构同时发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一个所述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接触区域为像素显示区域,所述像素显示区域在所述平坦化层上的第一投影位于所述隔离保护子层在所述平坦化层上的第二投影之内,且所述第一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投影的边缘不重合。由于第一投影的边缘与第二投影的边缘不重合,这样,可以避免隔离保护子层的边缘影响第二电极的平整度,进而可以避免影响显示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与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下方,且所述器件区包括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
所述感光器件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摄像头、光线感应器、光线发射器。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位于平坦化层上的中间层包括隔离保护子层,且第二电极位于隔离保护子层上,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即使位于第二电极下方的平坦化层受损,由于第二电极与平坦化层被中间层隔开,因此,可以避免第二电极因平坦化层受损而受影响,可以改善显示异常,提升良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全面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全面屏,如图1所示,该全面屏包括非透明显示区与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既可以实现透光功能,也可以实现显示功能。其中,透明显示区的下方设置有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等感光元件。全面屏包括衬底11、驱动电路层12与平坦化层13。在透明显示区,平坦化层13上存在阵列排布的第一不透明阳极14,第一不透明阳极14可通过其下方的透明引线15连接至对应的像素电路,或者与其他第一不透明阳极14连接。在非透明显示区,平坦化层13上存在阵列排布的第二不透明阳极16。如图1所示,全面屏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7、有机发光层18以及阴极19。其中,第一不透明阳极14可包括依次层叠的氧化铟锡(ito)、银(ag)、氧化铟锡,第二不透明阳极16可包括依次层叠的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
在制备上述的全面屏的过程中,通常先制备透明引线15,再制备第一不透明阳极14与第二不透明阳极16,这样,平坦化层13经历了两次成膜、两次刻蚀。由于平坦化层13的材料为有机材料,稳定性比较差,因此,平坦化层13经历两次成膜、两次刻蚀之后,平坦化层13容易受损,会引起非透明显示区中第二不透明阳极16不稳定,导致银发生迁移,进而导致显示异常。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可以避免因平坦化层受损而导致的显示异常,提升良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该显示面板2包括第一显示区21与第二显示区22。其中,第一显示区2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22的透光率。
该显示面板2包括显示基板与封装层,封装层位于显示基板上。如图3所示,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1、平坦化层13、中间层31与第一电极层32。
如图3所示,衬底11包括第一区与第二区,第一显示区21在衬底1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区,第二显示区在衬底11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区。
如图3所示,平坦化层13位于衬底11上,覆盖第一区与第二区。中间层31位于平坦化层13上,第一电极层32位于中间层31上。其中,中间层31包括透明导电子层311与隔离保护子层312,透明导电子层311在衬底1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区,隔离保护子层312在衬底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区。第一电极层32包括第一电极321与第二电极322,第一电极321位于透明导电子层311上,第二电极322位于隔离保护子层312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位于平坦化层上的中间层包括隔离保护子层,且第二电极位于隔离保护子层上,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即使位于第二电极下方的平坦化层受损,由于第二电极与平坦化层被中间层隔开,因此,可以避免第二电极因平坦化层受损而受影响,可以改善显示异常,提升良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21可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像素,第二显示区22可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像素。中间层31可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透明导电子层311与阵列排布的多个隔离保护子层312。多个透明导电子层311位于第一显示区21,多个隔离保护子层312位于第二显示区22。第一电极层32可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321与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电极322。其中,一个第一像素包括一个第一电极321,第一电极321为第一像素的阳极。一个第二像素包括一个第二电极322,第二电极322为第二像素的阳极。也就是,第一显示区21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电极321,第二显示区22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电极322。一个第一电极321位于一个透明导电子层311上,一个第二电极322位于一个隔离保护子层3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21远离衬底11的表面与第二电极322远离衬底11的表面齐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21的面积小于第二电极322的面积,且第一显示区21中第一像素的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显示区22中第二像素的密度,相邻两个第一电极321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322之间的间距。由于第一电极321的面积比较小,且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这样,可以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由于第二电极322的面积比较大,这样可以提高第二像素的开口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子层311的材料与隔离保护子层312的材料相同,也就是,隔离保护子层312的材料也是透明的导电材料,隔离保护子层312也可以导电。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子层311与隔离保护子层312可以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由于透明导电子层的材料与隔离保护子层的材料相同,且透明导电子层与隔离保护子层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这样,可以简化制备工艺,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子层311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隔离保护子层312的材料也为氧化铟锡(ito)。当然,透明导电子层的材料还可以为石墨烯、氧化铟锌或者氧化铟锡锌,隔离保护子层的材料还可以为石墨烯、氧化铟锌或者氧化铟锡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21为不透明电极,第二电极322为不透明电极。由于第一电极为不透明电极,这样,可以将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朝向第一电极发射的光反射至出光面,提高第一显示区中发光结构的出光效率。由于第二电极为不透明电极,这样,可以将第二电极上的发光结构朝向第二电极发射的光反射至出光面,提高第二显示区中发光结构的出光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21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中间层31上。第二电极322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金属层与第四透明导电层,第三透明导电层位于中间层31上,或者,第二电极322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金属层位于中间层31上。由于隔离保护子层可以导电,因此,第二电极既可以为依次层叠的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金属层与第四透明导电层的结构,也可以为依次层叠的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透明导电层的结构,丰富了第二阳极的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导电层的材料、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材料、第三透明导电层的材料、第四透明导电层的材料可为ito,但不限于此。第一金属层的材料、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可为银,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一电极321经透明导电子层311与第一像素电路连接。这样,通过透明导电子层可以将第一电极与第一像素电路连接起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11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区。也就是,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一显示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像素电路在衬底11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区,也就是,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由于第一显示区中像素的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因此,可以提升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有机发光层18。有机发光层18位于第一电极层32上。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一电极321包括m个电极块,m为自然数,例如,m可以为1、2、3或者其他自然数。有机发光层18包括n种发光颜色的发光结构,n为自然数。例如,n为3,有机发光层18包括发光颜色为红色的发光结构、发光颜色为绿色的发光结构与发光颜色为蓝色的发光结构,但不限于此。当然,n也可以为1、2、或者其他自然数。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电极块上设置有一个发光结构,同一个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的发光颜色相同。例如,当一个第一电极321包括4个电极块时,该4个电极块上的发光结构的发光颜色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层包括多个透明导电子层311,同一第一电极321中的所有电极块位于同一透明导电子层上。通过同一透明导电子层可以将同一第一电极中的所有电极块进行电连接,进而可以使同一第一电极中的所有电极块上的发光结构同时发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第二电极322上设有一个发光结构,第二电极322上的发光结构与第二电极的接触区域为像素显示区域,该像素显示区域在平坦化层13上的第一投影位于隔离保护子层312在平坦化层13上的第二投影之内,且第一投影的边缘与第二投影的边缘不重合。由于第一投影的边缘与第二投影的边缘不重合,这样,可以避免隔离保护子层的边缘影响第二电极的平整度,进而可以避免影响显示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保护子层312的面积与第二电极322的面积基本相同。具体地,隔离保护子层312的面积与第二电极322的面积相同,或者,隔离保护子层312的面积与第二电极322的面积之差在指定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二电极层33。第二电极层33位于有机发光层18上。第二电极层33可以包括一个面电极,该面电极位于第一显示区21与第二显示区22。该面电极为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的阴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12。驱动电路层12位于衬底11与平坦化层13之间。其中,位于第一显示区21的驱动电路层12的材料可采用透光率较高的材料,以提高第一显示区21的透光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7。像素定义层17位于平坦化层13上,用于隔离相邻的两个像素。像素定义层17的材料可以是有机材料,例如,像素定义层17的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氧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平坦化层、中间层与第一电极层。
其中,衬底包括第一区与第二区;平坦化层位于衬底上,覆盖第一区与第二区。中间层位于平坦化层上,中间层包括透明导电子层与隔离保护子层,透明导电子层在衬底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区,隔离保护子层在衬底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区。第一电极层位于中间层上,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子层上,第二电极位于隔离保护子层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位于平坦化层上的中间层包括隔离保护子层,且第二电极位于隔离保护子层上,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即使位于第二电极下方的平坦化层受损,由于第二电极与平坦化层被中间层隔开,因此,可以避免第二电极因平坦化层受损而受影响,可以改善显示异常,提升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设备本体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覆盖在设备本体上,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该器件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下方,且器件区包括透过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其中,感光器件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摄像头、光线感应器、光线发射器。
本实施例中,由于位于平坦化层上的中间层包括隔离保护子层,且第二电极位于隔离保护子层上,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即使位于第二电极下方的平坦化层受损,由于第二电极与平坦化层被中间层隔开,因此,可以避免第二电极因平坦化层受损而受影响,可以改善显示异常,提升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包括第一区与第二区;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衬底上,覆盖所述第一区与所述第二区;
中间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上,所述中间层包括透明导电子层与隔离保护子层,所述透明导电子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隔离保护子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
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透明导电子层上,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隔离保护子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不透明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三透明导电层、第二金属层与第四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三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中间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电极经所述透明导电子层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或者所述第二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包括m个电极块,m为自然数;
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n种发光颜色的发光结构,一个所述电极块上设置有一个发光结构,同一个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发光结构的发光颜色相同,n为自然数;
所述中间层包括多个所述透明导电子层,同一所述第一电极中的所有所述电极块位于同一所述透明导电子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上设有一个所述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的接触区域为像素显示区域,所述像素显示区域在所述平坦化层上的第一投影位于所述隔离保护子层在所述平坦化层上的第二投影之内,且所述第一投影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投影的边缘不重合。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与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上;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第一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具有器件区;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覆盖在所述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器件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下方,且所述器件区包括透过所述第一显示区发射或者采集光线的感光器件;
所述感光器件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摄像头、光线感应器、光线发射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