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波消融装置。
背景技术:
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是指原发于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转移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等侵犯胆管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导致肝外胆管不同部位的狭窄或者闭塞。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胆道肿瘤的唯一根治性方法,但由于胆道梗阻性疾病起病隐匿且进展迅速,有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不足30%。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置入已成为非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在支架放置的同时如何积极控制肿瘤生长特别是支架腔内及支架两端的肿瘤生长成为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的关键。
微波消融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甲状腺等实体肿瘤,在控制肿瘤发展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将微波消融技术应用于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治疗仍属于新兴领域。微波肿瘤消融是利用微波能作用组织即可产生热效应,在数分钟到十数分钟的时间内,其热场中心温度可达100℃以上,肿瘤组织在瞬间高温下被凝固、灭活,达到肿瘤消融治疗的目的。
现有的微波消融装置包括射频电缆、固定连接在射频电缆一端的发射头;射频电缆一端的另一端连接有同轴射频连接器。在使用现有的微波消融装置时,由于现有的微波消融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微波反射头置入患者体内的过程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消融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微波消融装置置入体内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置入管和射频电缆,所述置入管包括首端和末端,所述置入管的首端和末端对应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置入管中设置有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导丝通道;
所述置入管内还设置有电缆容纳腔,所述射频电缆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内,且所述射频电缆的微波发射端位于所述首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容纳腔靠近所述首端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射频电缆的微波发射端插接在所述固定插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其内壁连接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接在所述射频电缆外,所述限位套用于阻止所述射频电缆沿径向发生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置入管包括针头和管体,所述针头与所述管体连接;
所述针头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针头朝向所述管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朝所述管体的方向延伸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管体的端面朝所述针头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固定插孔;
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对齐连通,形成所述导丝通道;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三通道内;
所述限位套与所述针头朝向所述管体的端面连接,且套接在所述插接部外,所述限位套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材质为柔性材料,以使所述管体可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消融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与所述电缆容纳腔连接,用于对所述电缆容纳腔内的射频电缆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集液腔和冷却液导流管,所述电缆容纳腔包括远离所述首端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集液腔连通;
所述冷却液导流管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内,用于向所述电缆容纳腔内注入冷却液;所述集液腔上设置有排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导流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孔。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消融装置包括手柄,所述冷却机构位于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冷却液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集液腔上的排液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导丝通道的第二开口连接的药液注入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置入管和射频电缆,射频电缆的发射端能够持续发射微波能。所述置入管包括首端和末端,置入管的首端能够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所述置入管的首端和末端对应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置入管中设置有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导丝通道;所述置入管内还设置有电缆容纳腔,所述射频电缆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内,且所述射频电缆的微波发射端位于所述首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时,可以利用穿刺等手段建立患者的病患处与外界之间的连接通道,并将导丝置入到该连接通道内;导丝的外端从第一开口穿入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的导丝通道内,置入管能够在导丝的引导下逐渐地伸入到患者体内,最终使置入管的首端移动到病患处;然后,启动微波消融仪,通过射频电缆对病灶进行微波消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能够利用导丝的引导作用,顺利的将射频电缆的微波发射端引动到患者的肿瘤位置,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的针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的管体端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的仰视图;
图6为图5中b-b位置的剖视图。
图标:100-置入管;110-导丝通道;120-第一开口;130-第二开口;140-电缆容纳腔;141-第三开口;150-针头;151-插接部;1511-固定插孔;152-限位套;153-第一通道;160-管体;161-第二通道;162-第三通道;200-射频电缆;210-微波发射端;220-射频电缆连接器;300-手柄;310-集液腔;311-排液孔;320-冷却液导流管;321-出液孔;330-进液接头;340-出液接头;400-鲁尔接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置入管100和射频电缆200,射频电缆200的微波发射端210能够持续发射微波能。所述置入管100包括首端和末端,置入管100的首端能够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所述置入管100的首端和末端对应设置有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所述置入管100中设置有连通第一开口120和第二开口130的导丝通道110。所述置入管100内还设置有电缆容纳腔140,所述射频电缆200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内,且所述射频电缆200的微波发射端210位于所述首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时,可以利用穿刺等手段建立患者的病患处与外界之间的连接通道,并将导丝置入到该连接通道内;导丝的外端从第一开口120穿入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的导丝通道110内,置入管100能够在导丝的引导下逐渐地伸入到患者体内,最终使置入管100的首端移动到病患处;然后,启动微波消融仪,通过射频电缆200对病灶进行微波消融。
置入管100的总长度可以在1700-1900mm之间,满足绝大多数手术的需求,可经内镜下逆行胰腺管造影术(ercp)置入胆道。
射频电缆200是微波能量的传输载体,可以采用柔性射频电缆200,线径为0.6mm,最小弯曲半径12mm。
所述电缆容纳腔140靠近所述首端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固定插孔1511,所述射频电缆200的微波发射端210插接在所述固定插孔1511内。固定插孔1511沿轴向延伸,固定插孔1511的内径尺寸与射频电缆200的微波发射端210的外径对应。装置装配时,可以将微波发射端210卡在固定插孔1511内。
为了减少射频电缆200与置入管100的相对晃动幅度导致的射频电缆200内导体损坏,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内设置有与其内壁连接的限位套152,限位套152的内径尺寸与射频电缆200的外径尺寸对应,限位套152套接在所述射频电缆200外,所述限位套152用于阻止所述射频电缆200沿径向发生晃动。
通过固定插孔1511和限位套152的双重固定方式,将射频电缆200与置入管100的管体160固定,减少了长期使用后射频电缆200相对于置入管100晃动的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容纳腔140靠近所述首端的内壁与所述限位套152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图2中虚线框位置),以使所述射频电缆200的微波发射端210被密封。密封胶可以为高温医用胶,提高了射频电缆200与置入管100的连接牢固性。
置入管100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体加工后再组合而成的,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所述置入管100包括针头150和管体160,所述针头150与所述管体160连接。所述针头150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53,所述针头150朝向所述管体160的端面上设置有朝所述管体160的方向延伸的插接部151,所述插接部151朝向所述管体160的端面朝所述针头150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固定插孔1511,所述管体160内设置有第二通道161和第三通道162。
针头150和管体160连接时,所述第二通道161与所述第一通道153对齐连通,形成所述导丝通道110。所述插接部151插接在所述第三通道162内。
所述限位套152与所述针头150朝向所述管体160的端面连接,且套接在所述插接部151外,所述限位套152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部151的长度,从而可以将射频电缆200套紧固定。
针头150最大外径设计可以为2.8mm,由医用金属材料304不锈钢制成,锥形尖头设计,外表面经过显影工艺处理,喷涂防粘黏涂层。第一通道153的孔径在0.3-1.5mm之间。
管体160的外径可以为2.8mm,第二通道161的孔径可以为0.8mm,可穿过0.025in的导丝,第三通道162的内径可以为1.6mm。管体160的材料可以为耐高温医用塑料ptfe(聚四氟乙烯)。管体160最小弯曲半径可以为12mm,且第一通道153和第二通道161耐压可达20n。
管体160的外壁上刻有刻度,方便使用者控制入体深度。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微波消融装置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与所述电缆容纳腔140连接,用于对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内的射频电缆200进行冷却。对射频电缆200温度进行有效控温,术后可显著疏通狭窄或梗阻胆道、减轻肿瘤负荷、控制肿瘤进展,同时延长胆道内金属支架(sems)通畅时间和患者的生存时间,在治疗胆管癌方面安全、可行、有效。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集液腔310和冷却液导流管320,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包括远离所述首端的第三开口141,所述第三开口141与所述集液腔310连通。所述冷却液导流管320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内,所述冷却液导流管320的一端位于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内,用于向所述电缆容纳腔140内注入冷却液;所述集液腔310上设置有排液孔311。冷却液从冷却液导流管320的外端输入,然后经过冷却液导流管320传导后进入到电缆容纳腔140内,冷却液吸收射频电缆200的热量,并从第三开口141排出进入到集液腔310内,最终再从集液腔310的排液孔311排出。
在微波消融装置外可以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机构,从而使微波消融装置内的冷却液循环流动。
所述冷却液导流管320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孔321。并且出液孔321的数量为多个。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置入管100的直径,电缆容纳腔140的内径较小,安装时,冷却液导流管320可能会被挤压,所以,在其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孔321可以有效的减少出液孔321堵塞的几率。
冷却液导流管320线径可以为0.6mm,采用医用硅胶挤出成型。
微波消融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形成集液腔310,储水箱可以采用医用金属,置入管100的第三通道162可以通过胶黏工艺安装在储水箱上,此外,储水箱上还安装有水管接头及射频电缆连接器220。
微波消融装置包括手柄300,所述冷却机构位于所述手柄300内,所述手柄300上设置有进液接头330和出液接头340,所述进液接头330与所述冷却液导流管3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接头340与所述集液腔310上的排液孔311连接。
手柄300包裹于储水箱的外侧,方便使用时的抓握,可以采用医用塑料abs注塑而成。
所述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导丝通道110的第二开口130连接的药液注入接头。
具体的,药液注入接头可以为鲁尔接头组件400,鲁尔接头组件400与导丝通道110远离针头150的一端连接,鲁尔接头组件400的内腔与导丝通道110连通,临床手术中可以通过注射器或其他设备接在鲁尔接头组件400上,通过置入管100的导丝通道110,经过针头150的第一通道153向病变部位注射生理盐水、局部麻醉剂、造影剂等,起到减小导丝与导丝通道110的摩擦、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显影的效果,同时对病灶内的囊液可以进行术前抽吸,提高手术疗效。
冷却液导流管320的远端(靠近针头150一端)距针头150尾端面小于15mm。
可以通过焊接、压接、粘黏等工艺将第三通道162与储水箱联通密封,管体160的第二通道161延伸至储水箱外面。
鲁尔接头组件400的内腔与导丝通道110贯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可以通过ercp途径实现,操作步骤如下:
1.ercp胆管插管成功后,造影明确肿瘤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长度;
2.常规行乳头括约肌中切开,用扩张管扩张胆管狭窄部位;
3.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使针头150位于肿瘤所在部位(梗阻部位)进行微波消融;
4.消融结束后,置入支架进行引流,达到长期疏通胆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还可以通过ptc途径实现,操作步骤如下:
1.用穿刺针在医学影像(b超等)引导下,穿刺入肝内胆管,通过退针芯见胆汁流出或注入稀释造影剂等确认穿刺针位于胆管内;
2.置入导丝并退出穿刺针,通过扩张管行ptc造影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病变程度和病变长度;
3.经导丝引导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使针头150位于肿瘤所在部位(梗阻部位)进行微波消融;
4.消融结束后,置入支架进行引流,达到长期疏通胆道的目的。
除上述功能外,本实用新型提供微波消融装置还可以用于食管恶性狭窄,支气管肿瘤等病例的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微创、安全、有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波消融装置能够利用导丝的引导作用,顺利的将射频电缆200的微波发射端210引动到患者的肿瘤位置,整个操作过程简单,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入管和射频电缆,所述置入管包括首端和末端,所述置入管的首端和末端对应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置入管中设置有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导丝通道;
所述置入管内还设置有电缆容纳腔,所述射频电缆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内,且所述射频电缆的微波发射端位于所述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容纳腔靠近所述首端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射频电缆的微波发射端插接在所述固定插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容纳腔内设置有与其内壁连接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套接在所述射频电缆外,所述限位套用于阻止所述射频电缆沿径向发生晃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管包括针头和管体,所述针头与所述管体连接;
所述针头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针头朝向所述管体的端面上设置有朝所述管体的方向延伸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管体的端面朝所述针头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固定插孔;
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对齐连通,形成所述导丝通道;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第三通道内;
所述限位套与所述针头朝向所述管体的端面连接,且套接在所述插接部外,所述限位套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材质为柔性材料,以使所述置入管可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装置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与所述电缆容纳腔连接,用于对所述电缆容纳腔内的射频电缆进行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集液腔和冷却液导流管,所述电缆容纳腔包括远离所述首端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集液腔连通;
所述冷却液导流管安装在所述电缆容纳腔内,用于向所述电缆容纳腔内注入冷却液;所述集液腔上设置有排液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导流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装置包括手柄,所述冷却机构位于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冷却液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集液腔上的排液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波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导丝通道的第二开口连接的药液注入接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