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履带。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挖掘机最重要的几个部分为:履带、发动机功率和铲斗斗容等。
现有的履带在使用的时候履带抓地能力不够,在泥泞的环境中工作时挖掘机不能快速移动,且易打滑,不利于工作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机履带,以解决履带抓地能力不够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挖掘机履带,包括行走带、两个大轮件和多个小轮件,两个大轮件分别处于挖掘机的前侧和挖掘机的后侧,多个小轮件处于两个大轮件之间;所述行走带上均布有通孔,大轮件和小轮件上均设有能够从行走带的内侧插入通孔并带动行走带转动的转动齿;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抓地齿,通孔内设有将抓地齿的上部拉回通孔内的拉簧,抓地齿的底部从行走带的外侧伸出;当转动齿进入通孔后,转动齿驱使抓地齿向行走带外侧移动。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中部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抓地齿的顶部设有凸起,凸起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上,滑动槽和凸起的设置有助于提高抓地齿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两个大轮件之间设有横梁,横梁的上表面设有能够将行走带撑起的支撑件,支撑件的设置方便了行走带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支撑杆和第一固定盘,竖直支撑杆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杆的底部与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了行走带的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挖掘机履带还包括动力缸和第二固定盘,动力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上表面,动力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盘固定连接,启动动力缸,动力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二固定盘竖直抖动,从而加速粘附在行走带外侧、抓地齿上的泥土脱落,进一步提高履带的抓地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履带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所称的行走带的外侧为行走带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行走带的内侧为行走带与大轮件(小轮件)接触的一侧。使用时,控制大轮件和小轮件转动,大轮件和小轮件带动行走带转动,从而使整个挖掘机移动。一方面,两个大轮件之间设有多个小轮件,大轮件和小轮件上设有抓地齿,有助于提高处于两个大轮件之间的行走带的抓地能力;另一方面,大轮件和小轮件上的转动齿进入通孔后,转动齿会驱使抓地齿向行走带外侧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行走带的抓地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履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履带实施例的部分纵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行走带1、大轮件2、小轮件3、转动齿4、通孔5、抓地齿51、凸起511、拉簧52、横梁6、支撑件7、竖直支撑杆71、第一固定盘72、动力缸81、第二固定盘8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履带包括一个行走带1、两个大轮件2和五个小轮件3,两个大轮件2分别处于挖掘机的前侧和挖掘机的后侧,五个小轮件3处于两个大轮件2之间。每个大轮件2包括大转动轴和大转动轮,大转动轴的一端与大转动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大轮件2之间设有横梁6,横梁6的两端分别开有转动孔,横梁6的通过转动孔套接在大转动轴上,转动孔与大转动轴转动连接。每个小轮件3包括小转动轴和小转动轮,小转动轴的一端与小转动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用时,控制大转动轴和小转动轴转动,就能够控制大轮件2和小轮件3转动。
横梁6的上表面设有能够将行走带1撑起的支撑件7。支撑件7包括竖直支撑杆71和第一固定盘72,竖直支撑杆71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盘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杆71的底部与横梁6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动到上部的行走带1在第一固定盘72的作用下,呈现出向第一固定盘72的左侧和向第一固定盘72的右侧分别倾斜。
行走带1上均布有通孔5(图3),大轮件2和小轮件3上均设有能够从行走带1的内侧插入通孔5并带动行走带1转动的转动齿4。
通孔5的中部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通孔5内设有抓地齿51,抓地齿51的顶部设有凸起511,凸起511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上。通孔5内设有将抓地齿51的上部拉回通孔5内的拉簧52,拉簧52的一端与滑动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拉簧52的另一端与抓地齿5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抓地齿51的底部从行走带1的外侧伸出,当转动齿4进入通孔5后,转动齿4驱使抓地齿51向行走带1外侧移动,进一步提高行走带1的抓地能力。
本挖掘机履带还包括动力缸81和第二固定盘82,动力缸8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梁6的上表面,动力缸81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盘8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使用时,控制大轮件2和小轮件3转动,大轮件2和小轮件3带动行走带1转动,从而使整个挖掘机移动。一方面,两个大轮件2之间设有多个小轮件3,大轮件2和小轮件3上设有抓地齿51,有助于提高处于两个大轮件2之间的行走带1的抓地能力;另一方面,大轮件2和小轮件3上的转动齿4进入通孔5后,转动齿4会驱使抓地齿51向行走带1外侧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行走带1的抓地能力。
使用时或使用后启动动力缸81,动力缸81的活塞杆带动第二固定盘82竖直抖动,从而加速粘附在行走带1外侧、抓地齿51上的泥土脱落,进一步提高履带的抓地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本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均以附图中表示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一种挖掘机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带、两个大轮件和多个小轮件,两个大轮件分别处于挖掘机的前侧和挖掘机的后侧,多个小轮件处于两个大轮件之间;所述行走带上均布有通孔,大轮件和小轮件上均设有能够从行走带的内侧插入通孔并带动行走带转动的转动齿;通孔内滑动连接有抓地齿,通孔内设有将抓地齿的上部拉回通孔内的拉簧,抓地齿的底部从行走带的外侧伸出;当转动齿进入通孔后,转动齿驱使抓地齿向行走带外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部内侧壁上开有滑动槽,抓地齿的顶部设有凸起,凸起滑动连接在滑动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机履带,其特征在于,两个大轮件之间设有横梁,横梁的上表面设有能够将行走带撑起的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机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支撑杆和第一固定盘,竖直支撑杆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竖直支撑杆的底部与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挖掘机履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缸和第二固定盘,动力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梁的上表面,动力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盘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