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也在快速的发展,现在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医疗设备的好坏很可能就会直接影响病人的病情,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的对病人进行消毒清洗伤口,定期更换药,防止伤口受到二次感染,在进行消毒清洗伤口时,需要使用护理器具蘸取酒精、碘液、生理盐水等溶液进行消毒清洗有时需要包扎等,但是传统的医用伤口清洗装置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目前,医务人员在进行肢体有骨伤或者烧伤的患者的护理工作时,经常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多数是采用棉签先将伤口表面的物质擦除,再利用消毒水进行清洗伤口,最后进行包扎,在清洗的过程伤口的脓液或者血块以及消毒液容易弄脏床单或者患者的衣服,对医院的清洁管理带来更大的负担,而且在清洁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把肢体抬起,患者的患肢缺少支点容易疲劳,长时间的清洗伤口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在处理的过程中的棉签和包扎带的不是随手就能找到,耽误时间且增加了病患的痛苦;传统的医用伤口清洗液,不能够很好的消毒,这样就有可能会使伤口感染而加重病情,清洗液和消毒液的温度低,很有可能会使伤者感到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解决了清洗液和消毒液不能加热、消毒液对床单和环境的污染、清洗消毒过程中的辅助物质的拿取不方便以及患者伤口处不方便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该清洗护理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下端的连接块、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万向轮、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储存柜、置于所述储存柜上的消毒装置、置于所述储存柜上的清洗装置、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废液收集装置、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上可升降的支撑装置,

    所述清洗装置内部的顶端设有紫外灯,

    所述清洗装置下端设有与所述清洗装置连通的第一导管、置于所述第一导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消毒装置下端设有与所述消毒装置连通的第二导管、置于所述第二导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下端均与第三导管连通,所述第三导管另一端设有喷头,所述第三导管上贴有可撕拉的暖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消毒装置上设有挂环,所述挂环一端开口,所述开口大于所述第三管道的直径小于所述喷头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储存柜内设有棉签放置层,所述储存柜内设有包扎工具箱,所述储存柜的正面设有柜门,所述柜门一侧与所述储存柜铰接,所述柜门另一侧与所述储存柜间隙配合,所述柜门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上端开口,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滚轮配合的滑轨,所述废液收集装置的两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两侧的两排折叠杆、置于两排所述折叠杆之间的连接杆、置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伸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油缸、置于所述油缸输出端的活塞杆,所述油缸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连接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装置的内侧为软质的缓冲材料,所述支撑装置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装置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消毒装置与所述清洗液装置的上端均设有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导管上有一段褶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清洗消毒效果好、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且减少患者的疼痛;本实用新型中的消毒装置和清洗装置的配合使得医务人员可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液体对伤口进行处理,在第三管道上设有暖贴,减少患者在接触液体时的不适感;储存柜的设计方便医务人员在对患者伤口处理过程中的辅助物资的拿放,节省那方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支撑装置与废液收集装置的配合使得处理伤口后的废液及时的收集起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支撑装置可升降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强,方便不同高度的伤口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存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连接块、3.万向轮、4.储存柜、5.消毒装置、6.清洗装置、8.废液收集装置、9.支撑装置、61.第一导管、62.第一阀门、51.第二导管、52.第二阀门、10.第三导管、101.喷头、103.暖贴、53.挂环、41.棉签放置层、42.包扎工具箱、43.柜门、44.把手、81.滚轮、82.滑轨、91.折叠杆、92.连接杆、93.伸缩装置、931.油缸、932.活塞杆、9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实施例一:

    图1-图3示出了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该清洗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置于所述底座1下端的连接块2、置于所述连接块2上的万向轮3、置于所述底座1上端的储存柜4、置于所述储存柜4上的消毒装置5、置于所述储存柜4上的清洗装置6、置于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的废液收集装置8、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上可升降的支撑装置9,

    所述清洗装置6内部的顶端设有紫外灯,

    所述清洗装置6下端设有与所述清洗装置6连通的第一导管61、置于所述第一导管61上的第一阀门62,所述消毒装置5下端设有与所述消毒装置5连通的第二导管51、置于所述第二导管51上的第二阀门52,所述第一导管61与所述第二导管51下端均与第三导管10连通,所述第三导管10另一端设有喷头101,所述第三导管10上贴有可撕拉的暖贴103。

    所述消毒装置5上设有挂环53,所述挂环53一端开口,所述开口大于所述第三管道10的直径小于所述喷头101的直径。

    所述储存柜4内设有棉签放置层41,所述储存柜4内设有包扎工具箱42,所述储存柜4的正面设有柜门43,所述柜门43一侧与所述储存柜4铰接,所述柜门43另一侧与所述储存柜4间隙配合,所述柜门43上设有把手44。

    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的上端开口,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的下端设有滚轮8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滚轮81配合的滑轨82,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的两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所述支撑装置9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两侧的两排折叠杆91、置于两排所述折叠杆91之间的连接杆92、置于所述连接杆92之间的伸缩装置93。

    所述伸缩装置93包括油缸931、置于所述油缸931输出端的活塞杆932,所述油缸931与所述连接杆92铰接,所述活塞杆932与所述连接杆92铰接。

    所述支撑装置9的内侧为软质的缓冲材料,所述支撑装置9上设有通孔94。

    所述支撑装置9为弧形结构。

    所述消毒装置5与所述清洗液装置6的上端均设有进液口。

    所述第三导管10上有一段褶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所述升降结构通过油缸931提供动力带动活塞杆932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支撑装置9实现升降,将升降装置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将患者的受伤部位放置在支撑装置9上让伤口完全暴露,方便医务人员的观察和处理,暖贴103是我们俗称的暖宝宝,将暖贴103的粘贴面的纸撕开,将暖贴103充分暴露在空气中,当暖贴103发热后将其贴在第三导杆10上,打开第一阀门62,将盛有清洗液的清洗装置6内的清洗液从第一导管61中流出,对伤口进行清洗,关闭第一阀门62打开第二阀门52,使得消毒装置5内的消毒液沿着第二导管流出,经过第三导管10上的暖贴103加热,减少对患者伤口的刺激,第三导管10上设有一段褶皱结构,在第三导管10不够长的时候拉伸即可增加长度,废液通过通孔94流向废液收集装置8内,清洗前后需要使用棉签或者其他的包扎工具,通过把手44拉开柜门43,在棉签放置层41和包扎工具箱42内可找到,很方便,伤口处理后将喷头101悬挂在挂环5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洗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置于所述底座(1)下端的连接块(2)、置于所述连接块(2)上的万向轮(3)、置于所述底座(1)上端的储存柜(4)、置于所述储存柜(4)上的消毒装置(5)、置于所述储存柜(4)上的清洗装置(6)、置于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的废液收集装置(8)、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上可升降的支撑装置(9),

    所述清洗装置(6)内部的顶端设有紫外灯,

    所述清洗装置(6)下端设有与所述清洗装置(6)连通的第一导管(61)、置于所述第一导管(61)上的第一阀门(62),所述消毒装置(5)下端设有与所述消毒装置(5)连通的第二导管(51)、置于所述第二导管(51)上的第二阀门(52),所述第一导管(61)与所述第二导管(51)下端均与第三导管(10)连通,所述第三导管(10)另一端设有喷头(101),所述第三导管(10)上贴有可撕拉的暖贴(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5)上设有挂环(53),所述挂环(53)一端开口,所述开口大于所述第三导管(10)的直径小于所述喷头(10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柜(4)内设有棉签放置层(41),所述储存柜(4)内设有包扎工具箱(42),所述储存柜(4)的正面设有柜门(43),所述柜门(43)一侧与所述储存柜(4)铰接,所述柜门(43)另一侧与所述储存柜(4)间隙配合,所述柜门(43)上设有把手(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的上端开口,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的下端设有滚轮(8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与所述滚轮(81)配合的滑轨(82),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的两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端与所述支撑装置(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8)两侧的两排折叠杆(91)、置于两排所述折叠杆(91)之间的连接杆(92)、置于所述连接杆(92)之间的伸缩装置(9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93)包括油缸(931)、置于所述油缸(931)输出端的活塞杆(932),所述油缸(931)与所述连接杆(92)铰接,所述活塞杆(932)与所述连接杆(9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9)的内侧为软质的缓冲材料,所述支撑装置(9)上设有通孔(9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9)为弧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5)与所述清洗装置(6)的上端均设有进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管(10)上有一段褶皱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伤口清洗护理装置,该清洗护理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储存柜、置于所述储存柜上的消毒装置、置于所述储存柜上的清洗装置、置于所述底座上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的废液收集装置、置于所述废液收集装置上可升降的支撑装置,所述清洗装置下端设有与所述清洗装置连通的第一导管、置于所述第一导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消毒装置下端设有与所述消毒装置连通的第二导管、置于所述第二导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下端均与第三导管连通,所述第三导管另一端设有喷头,所述第三导管上贴有可撕拉的暖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清洗消毒效果好、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且减少患者的疼痛。

    技术研发人员:高兰英;刘丽霞;刘慧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兰英
    技术研发日:2019.03.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81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