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2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



    背景技术:

    在门式墩横梁施工时,为保证既有道路通车不受影响,横梁支架高度必须满足一定高度要求;底模板标高一旦固定后很难进行调整。

    目前在施工项目中,一般使用满堂支架作为墩旁落地支架,这种施工结构要求支架不仅要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还要有可以抵抗风荷载引起的水平弯矩,并且通常这种支架的高度较高,因此,对于落地支架的要求较高,材料使用量较大,架体的安拆工作量较大,难度也较大;还有施工项目中使用贝雷梁作为托架,这种托架安装后其所能确定的底模板的标高是固定不可调的,如果要调整底模板的标高,需要重写调整贝雷梁的设置高度,施工便捷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横梁底模的支撑固定体系设置后,底模的高度不可调节,施工便捷性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包括设置在桥墩上端的三角支撑架,设置在三角支撑架上的主桁架,以及吊设在主桁架下方的底模托梁,横梁的底模板铺设在底模托梁上;

    三角支撑架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的桥墩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架之间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固定;

    主桁架沿横梁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底部与三角支撑架固定连接;

    底模托梁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水平设置,并沿横梁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底模托梁两端通过吊杆吊设在主桁架下方,吊杆顶端向上穿过主桁架的水平底架后通过限位卡块卡固在水平底架上,吊杆向下穿过底模托梁后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三角形架体和位于三角形架体顶部的连接基座,对拉螺杆穿过桥墩后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连接基座,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架体由贴合桥墩侧壁设置的立杆,水平悬挑杆和斜撑杆围合而成,连接基座水平设置,中部与立杆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对拉螺杆的数量不少于4个,水平并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对拉螺杆穿设在桥墩的预留孔洞内。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主桁架的截面呈三角形,相邻桁架标准节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吊杆与限位卡块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底模托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200mm。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结构简单,沿横梁延伸方向设置在两侧的主桁架架设在两侧的三角支撑架上,底模托梁则通过吊杆吊设在主桁架下方,通过设置调节螺母的位置,可以对底模托梁的高度进行调节,应用灵活便捷,且结构安拆方便高效;两侧的主桁架上还可以搭设操作台板,形成供施工人员行走施工的操作平台,简化了桥梁施工的辅助架体结构,减少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x部位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角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5为三角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b-b截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桥墩;2-三角支撑架;21-立杆;22-水平悬挑杆;23-斜撑杆;24-连接基座;3-主桁架;4-底模托梁;5-底模板;6-对拉螺杆;7-吊杆;8-调节螺母;9-限位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包括设置在桥墩1上端的三角支撑架2,设置在三角支撑架2上的主桁架3,以及吊设在主桁架3下方的底模托梁4,横梁的底模板5铺设在底模托梁4上。

    三角支撑架2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的桥墩1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架2之间通过对拉螺杆6连接固定;三角支撑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三角形架体和位于三角形架体顶部的连接基座24,三角形架体由贴合桥墩1侧壁设置的立杆21,水平悬挑杆22和斜撑杆23围合而成,连接基座24水平设置,中部与立杆21顶部固定连接;对拉螺杆6穿设在桥墩1的预留孔洞内且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连接基座24后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对拉螺杆6的数量不少于4个,水平并列排布;桥墩1顶部的预留孔洞,由桥墩1施工时在其中预埋pvc管形成的。

    主桁架3沿横梁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底部与水平悬挑杆22固定连接,主桁架3的截面呈三角形,相邻桁架标准节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底模托梁4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水平设置,并沿横梁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底模托梁4两端通过吊杆7吊设在主桁架3下方,吊杆7顶端向上穿过主桁架3的水平底架后通过限位卡块9卡固在水平底架上,吊杆7与限位卡块9可拆卸连接,吊杆7向下穿过底模托梁4后通过调节螺母8锁紧固定,并可通过上下旋拧调节螺母8的位置,调节底模托梁4的高度,进而调节上方铺设的底模板5的标高,调节简单易操作;相邻底模托梁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200mm。

    本实用新型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桥墩1施工的过程中,在桥墩1顶部预埋pvc管,形成供对拉螺杆6穿过的预留孔洞;

    步骤二、安装三角支撑架2;在桥墩1顶部的预留孔洞内穿设对拉螺杆6,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基座24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将三角支撑架2固定在桥墩1侧壁上;

    步骤三、吊装主桁架3;用70吨履带吊吊装主桁架3,并将主桁架3底部与三角支撑架2的水平悬挑杆22固定;

    步骤四、吊装底模托梁4;将底模托梁4使用吊杆7悬吊在主桁架3下方,并根据底模的设计标高,通过旋拧调节螺母8的位置,调整底模托梁4的高度;

    步骤五、铺设底模板5;在底模托梁4上方铺设底模板5并固定;

    步骤六、铺设横梁的侧面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完成后续施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桥墩(1)上端的三角支撑架(2),设置在三角支撑架(2)上的主桁架(3),以及吊设在主桁架(3)下方的底模托梁(4),横梁的底模板(5)铺设在底模托梁(4)上;

    三角支撑架(2)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的桥墩(1)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架(2)之间通过对拉螺杆(6)连接固定;

    主桁架(3)沿横梁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底部与三角支撑架(2)固定连接;

    底模托梁(4)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水平设置,并沿横梁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底模托梁(4)两端通过吊杆(7)吊设在主桁架(3)下方,吊杆(7)顶端向上穿过主桁架(3)的水平底架后通过限位卡块(9)卡固在水平底架上,吊杆(7)向下穿过底模托梁(4)后通过调节螺母(8)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三角形架体和位于三角形架体顶部的连接基座(24),对拉螺杆(6)穿过桥墩(1)后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连接基座(24),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架体由贴合桥墩(1)侧壁设置的立杆(21),水平悬挑杆(22)和斜撑杆(23)围合而成,连接基座(24)水平设置,中部与立杆(21)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6)的数量不少于4个,水平并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6)穿设在桥墩(1)的预留孔洞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3)的截面呈三角形,由桁架标准节拼接而成,相邻桁架标准节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7)与限位卡块(9)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底模托梁(4)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2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中高度可调节的横梁底模固定体系。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桥墩上端的三角支撑架,设置在三角支撑架上的主桁架,以及吊设在主桁架下方的底模托梁,横梁的底模板铺设在底模托梁上;三角支撑架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的桥墩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架之间通过对拉螺杆连接固定;主桁架沿横梁延伸方向对称设置在横梁两侧;底模托梁垂直于横梁延伸方向水平设置,并沿横梁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底模托梁两端通过吊杆吊设在主桁架下方,吊杆顶端向上穿过主桁架的水平底架后通过限位卡块卡固在水平底架上,吊杆向下穿过底模托梁后通过调节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高度可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赵有收;王光六;胡进源;袁贵华;卞朋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80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