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型板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
背景技术:
分型板是由两块较薄的底板与一层较厚的分型状夹层粘接在一起的板材。竹质结构的分型板强度高韧性好而且重量轻。
目前市面上的板材大多采用木头或者木屑复合制成,这样的板材受环境制约较大,难以满足家庭需求,所以需要研发出新的竹质板材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使用特别设计的竹质分型夹层,且通过在夹层空隙内加入聚乙烯泡棉,使竹制分型板具有一定的隔热阻燃的功能,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包括上底板、下底板,竹质分型夹层、凸筋、u型槽和粘接剂,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均为竹质板,所述上底板内表面外侧边缘处设有凸筋,所述凸筋对称分布在上底板的两侧,所述下底板内表面外侧边缘处设有u型槽且与上底板内表面的凸筋对应,所述u型槽对称分布在下底板的两侧,所述竹质分型夹层位于上底板和下底板中间,并用胶接剂与上下底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竹质分型夹层包括四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由四个正方形框组成,四个正方形框相连,各支撑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竹质分型夹层的空隙内填充有聚乙烯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厚度在1mm~1.5mm,所述分型夹层的高度在10mm~15mm,厚度在1mm~1.5mm,所述凸筋的厚度在1mm~2mm,所述u型槽的厚度在1mm~2mm,本申请在生产中已经得到实践故常采用以上尺寸进行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方形框的宽度为1mm,本申请主要采用宽度为1mm的正方形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竹质分型板结构之间通过粘接剂相连,实际使用中当需要进行板扩展可以将本申请竹质分型板结构通过粘接剂相连达到所需要求。
本申请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有益效果是在竹质分型板内加入聚乙烯泡棉,使竹制分型板具有一定的隔热阻燃的功能,竹质分型夹层包括四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由四个正方形框组成,四个正方形框相连,各支撑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这种结构可以保证较好的支撑强度,且整体为模块化设计容易生产,上下底板设有凸筋和u型槽,可以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提高分型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上底板和下底板后的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新型竹质分型板的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上底板;2、下底板;3、竹质分型夹层;4、凸筋;5、u型槽;6、聚乙烯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使用特别设计的竹质分型夹层,且通过在夹层空隙内加入聚乙烯泡棉,使竹制分型板具有一定的隔热阻燃的功能。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竹质分型板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竹质分型夹层3,凸筋4,u型槽5和粘接剂;上底板1和下底板2由竹质材料制成,上底板1内表面设有凸筋4,下底板2内表面为u型槽5结构;凸筋4和u型槽5可以作为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可以提高竹质分型板的强度,从而提高竹质分型板的寿命;竹质分型夹层3位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中间,并用胶接剂与上下底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竹质分型夹层3内设有聚乙烯泡棉6,在竹质分型夹层3加入聚乙烯泡棉6可以使竹质分型板具有一定的隔热阻燃的功能。这种新型竹质分型板重量轻、强度高,还具有隔热阻燃的作用。
本申请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厚度在1mm~1.5mm,所述分型夹层3的高度在10mm~15mm,厚度在1mm~1.5mm。
本申请所述上底板1的边缘处设有凸筋4,所述凸筋4对称分布在上底板1的两侧,凸筋4的厚度在1mm~2mm,所述下底板2的边缘处设有u型槽5,所述u型槽5对称分布在下底板2的两侧,u型槽5的厚度在1mm~2mm。
本申请所述竹质分型夹层包括四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由四个正方形框组成,四个正方形框相连,所述正方形框的宽度为1mm,本申请主要采用宽度为1mm的正方形框,各支撑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而成,所述竹质分型夹层3的内部填充有聚乙烯泡棉6。
本申请竹质分型板结构之间通过粘接剂相连,实际使用中当需要进行板扩展可以将本申请竹质分型板结构通过粘接剂相连达到所需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竹质分型夹层(3)、凸筋(4)、u型槽(5)和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均为竹质板,所述上底板(1)内表面外侧边缘处设有凸筋(4),所述凸筋(4)对称分布在上底板(1)的两侧,所述下底板(2)内表面外侧边缘处设有u型槽(5)且与上底板(1)内表面的凸筋(4)对应,所述u型槽(5)对称分布在下底板(2)的两侧,所述竹质分型夹层(3)位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中间,并用胶接剂与上下底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竹质分型夹层(3)包括四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由四个正方形框组成,四个正方形框相连,各支撑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竹质分型夹层(3)的空隙内填充有聚乙烯泡棉(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厚度在1mm~1.5mm,所述分型夹层(3)的高度在10mm~15mm,厚度在1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4)的厚度在1mm~2mm,所述u型槽(5)的厚度在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框的宽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竹质分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竹质分型板结构之间通过粘接剂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