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十分痛苦,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治疗风险高,物理疗法例如推拿、按摩等虽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包括支架和铰接在支架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下段通过弹性连接体与铰接轴下方的支架相连接,所述杠杆的中段通过弹性连接体与铰接轴上方的支架相连接,所述杠杆的上段具有手柄,当人体伸出手臂向上抓住手柄时,杠杆沿铰接轴转动并在弹性连接体的回复力作用下形成向上的牵引力。
进一步地,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柱,所述铰接轴横向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杠杆包括两个,分别垂直于连接在铰接轴的两端并能够沿铰接轴转动,所述立柱和杠杆上分别形成有位置相适应挂环,所述弹性连接体通过挂环将杠杆与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手柄为横向连接两个杠杆的活动连杆,手柄的两端均形成套筒,两个套筒分别套于两个杠杆上并通过第一旋钮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弹性连接体为弹簧或橡皮筋。
进一步地,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立柱包括套接在一起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套接于第二立柱内并通过第二旋钮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支架的底部由下至上固定多个不同高度的横梁,用于摆放不同倾斜角度的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置于地面上,所述踏板的另一端置于横梁上并通过限位块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踏板的倾斜角度为0-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利用杠杆和弹性连接体的回复力达到上拉下坠腰椎自然牵引的目的,同时配合踏步动作,在踏步中形成身体内关节震颤,腰部组织收缩,使髓核回纳,达到治疗和缓解腰间盘突出的目的,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杠杆;3、弹性连接体;4、铰接轴;5、手柄;6、立柱;7、挂环;8、第一旋钮;9、第一立柱;10、第二立柱;11、第二旋钮;12、横梁;13、踏板;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包括支架1和铰接在支架1上的杠杆2,所述杠杆2的下段通过弹性连接体3与铰接轴4下方的支架1相连接,所述杠杆2的中段通过弹性连接体3与铰接轴4上方的支架1相连接,所述杠杆2的上段具有手柄5,当人体伸出手臂向上抓住手柄5时,杠杆2沿铰接轴4转动并在弹性连接体3的回复力作用下形成向上的牵引力。
具体地,所述弹性连接体3为弹簧或橡皮筋。当人体抓住手柄5时,身体下坠,杠杆2转动,弹性连接体3产生弹性拉伸,利用弹性连接体3的回复力达到上拉下坠腰椎自然牵引的目的。同时配合踏步动作,在踏步中形成身体内关节震颤,腰部组织收缩,使髓核回纳,达到治疗和缓解腰间盘突出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支架1包括两个立柱6,所述铰接轴4横向连接在两个立柱6之间;所述杠杆2包括两个,分别垂直于连接在铰接轴4的两端并能够沿铰接轴4转动,所述立柱6和杠杆2上分别形成有位置相适应挂环7,所述弹性连接体3通过挂环7将杠杆2与支架1相连接。具体地,支架1和杠杆2可采用不锈钢材质,挂环7可通过焊接等固定在立柱6和杠杆2上,坚固耐用,清洁方便,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手柄5为横向连接两个杠杆2的活动连杆,手柄5的两端均形成套筒,两个套筒分别套于两个杠杆2上并通过第一旋钮8限位固定。通过套筒结构,手柄5可活动于杠杆2上,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力度要求等进行调节,距离铰接轴越近,弹力越小。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立柱6包括套接在一起的第一立柱9和第二立柱10,所述第一立柱9套接于第二立柱10内并通过第二旋钮11限位固定。通过套接在一起的第一立柱9和第二立柱10,可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操作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支架1的底部由下至上固定多个不同高度的横梁12,用于摆放不同倾斜角度的踏板13,所述踏板13的一端置于地面上,所述踏板13的另一端置于横梁12上并通过限位块14限位固定。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踏板前端高度,进而调节踏板的后倾角度,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上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所述踏板13的倾斜角度为0-60度。把脚的前部抬高,使人体内部连接到脚部的筋脉拉伸,使腰部组织紧固,使腰间盘髓核自然收缩、回纳,进一步达到缓解治疗腰间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双脚站在踏板13上,伸出手臂向上抓住手柄5,身体自然下坠,杠杆2和弹性连接体3构成向上反弹力度,每次踏步30-120下,最多不可超过150下,一面过度使身体受到损伤,每天3-5次。在踏步中形成身体内关节震颤,腰部组织收缩,使髓核回纳,达到治疗目的。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1.一种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铰接在支架上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下段通过弹性连接体与铰接轴下方的支架相连接,所述杠杆的中段通过弹性连接体与铰接轴上方的支架相连接,所述杠杆的上段具有手柄,当人体伸出手臂向上抓住手柄时,杠杆沿铰接轴转动并在弹性连接体的回复力作用下形成向上的牵引力;所述支架的底部由下至上固定多个不同高度的横梁,用于摆放不同倾斜角度的踏板,所述踏板的一端置于地面上,所述踏板的另一端置于横梁上并通过限位块限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柱,所述铰接轴横向连接在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杠杆包括两个,分别垂直于连接在铰接轴的两端并能够沿铰接轴转动,所述立柱和杠杆上分别形成有位置相适应挂环,所述弹性连接体通过挂环将杠杆与支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横向连接两个杠杆的活动连杆,手柄的两端均形成套筒,两个套筒分别套于两个杠杆上并通过第一旋钮限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体为弹簧或橡皮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套接在一起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套接于第二立柱内并通过第二旋钮限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间盘弹性立体自然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倾斜角度为0-60度。
技术总结